文化中国行丨爱国不需要理由,只希望你共赴壮美山河 ——昆仑古道科考手记之七
2025-05-01 21:33:21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肖春飞
帕米尔高原的烈烈风中,高鼻深目的塔吉克族护边员朝我们笑着挥手,他们面孔黧黑,笑容憨厚,让人肃然起敬。
帕米尔,中国古代称“葱岭”,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会的巨大山结。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塔吉克族集中聚居的边境自治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
全县居民中,有7000人担任护边员,几乎每家都有护边员,再往上溯,很多人是几代人护边巡边,父亲走不动了,儿子接着走……他们骑摩托、骑马、骑牦牛、步行,手足并用,不管积雪过膝、朔风如刀,他们一直在走,将为国戍边当作一代代人不变的使命,无怨无悔。在平均海拔约42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他们熟悉边境的每一道山口、每一条河流、每一条古道,不放过每一处异动。
4月30日,帕米尔景区管委会主任阿力甫·阿克木汗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大同乡“胡杨王”之前推介旅游。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肖春飞摄
“为什么这么爱国?”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35岁的阿力甫·阿克木汗愣住了,显然他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想了一会,他拍着胸脯说:“爱国,是刻在骨子里的,不需要理由。”
阿力甫现任帕米尔景区管委会主任,是一位英俊快乐的塔吉克族青年,在担任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时,开通抖音号“魅力帕米尔”,拍摄视频宣传该县旅游,积累了大量“粉丝”。这次他陪同科考队考察,所到之处,常有“粉丝”上来请求与这位帅哥合影。
他很重视关于“爱国”的这个问题,又去征求了亲朋好友的答案,一一回复记者,包括:“家就是国,国就是家”“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做,我们的孩子也会这样做”……
塔什库尔干边境线漫长,边防部队人手有限,从清末开始,当地边民就配合正规军守边,形成一个严密的边境军民联防网。
翻开县志,壮怀激烈的故事比比皆是:
1836年10月,浩罕侵略军2000人围攻塔什库尔干石头城,用大炮轰开城墙,塔吉克族英雄库尔恰克“杀贼数十名,因胸间中枪身死”,其次孙英提巴哈沙也一同殉国。
1877年,随着左宗棠大军凯歌猛进,塔吉克官民团结作战,杀死阿古柏伪政权派驻帕米尔的阿山夏,收复色勒库尔(即塔什库尔干)。
1879年9月,阿古柏残部3000匪徒围困石头城,守城官兵派出死士苏莱曼等人城前舍命诱杀贼酋,当时“贼兵忿恨,猛攻,终未得逞”。守军坚守7天,“飞将军”刘锦棠率军来援,军民携手全歼匪军,阿古柏余党就此覆灭。
1896年,为抵御英、俄帝国主义的侵略,许多塔吉克族青年应募组成“色勒库尔绥远回队”,修筑工事,严密防守,极大充实边防力量。还有大量塔吉克牧民自愿迁到塔什库尔干南部的热斯坎姆附近边卡和明铁盖等处,长期在那里垦牧戍边,担任边防重任。
1938年5月,胡鉴出任蒲犁(塔什库尔干旧称)边卡大队大队长,这是第一个踏上帕米尔高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带领塔吉克族群众,平定叛乱,勘探边境,重建哨卡,查缉走私,抓捕间谍,驱逐英国代办处……彰显了中国人的尊严。
1949年12月,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这块土地迎来新生。人民当家作主、保家卫国意识更为强烈。1954年,塔什库尔干地方政府、派驻机构与边防部队共同组成边防委员会,这是新疆最早的由军队和地方组成的边境管理机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讲述的就是军民携手打击匪特保卫边境的故事。
……
2021年3月3日,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被追授为“时代楷模”称号,2024年9月13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这对父子,是帕米尔高原戍边英雄的杰出代表。
翻阅这段近200年的史料,如同沉浸式进入一段史诗,史诗中有“家国情怀”,有“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多民族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脉”……
近年来,随着塔什库尔干旅游开发,一些自媒体喜欢渲染塔吉克族的外貌、血缘。他们不喜欢,他们很坚定:我们都是中华民族!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塔吉克族的创世神话,自称为“汉日天种”,认为他们是汉土公主和太阳神的后代:
“昔波利刺斯国王娶妇汉土,迎归至此。时属兵乱东西路绝,遂以王女置于孤峰,极危峻梯崖而上下。设周卫警昼巡夜。时经三月寇贼方静,欲趣归路女已有娠。使臣惶惧……时彼侍儿谓使臣曰:勿相尤也,乃神会耳,每日正中有一丈夫,从日轮中乘马会此……于是即石峰上筑宫起馆,周三百余步,环宫筑城立女为主。建官垂宪至期产男,容貌妍丽。母摄政事,子称尊号,飞行虚空控驭风云,威德遐被声教远洽,邻域异国莫不称臣……”
说的是,波斯王迎娶汉家公主,公主走到今天塔什库尔干时,因前方战乱停驻此地,随从将公主安置在一处孤峰,需靠梯子攀援而上,警卫在峰下严密防守,三个月后战乱平息,队伍可以出发了,但发现公主怀孕了!大家又是害怕又是困惑,不知谁是罪魁祸首,这时公主侍女说:“不要互相责怪了,这是神灵的安排。每天正午时分,有一个男子从太阳中骑马来到这里。”大家见状,不再前行,就地在石峰上修筑宫殿馆舍,拥立公主为王,自成一国,即朅盘陀。
5月1日,帕米尔景区管委会主任阿力甫·阿克木汗(左)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巫新华在叶尔羌河干流开始处接受采访。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肖春飞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巫新华说,生活在塔什库尔干的人们早在唐代以前就自称为“汉日天种”,是汉土公主和太阳神的后代,“这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认母’行为,表明了塔吉克族先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亲近,也反映了当年中原与西域的民族交流融合。”
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斯坦因怀揣《大唐西域记》来到帕米尔高原,找到了他认为的“公主堡”——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以南约70公里,古丝绸之路咽喉地段卡拉其峡谷的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这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
但巫新华认为斯坦因摆了一道“乌龙”,公主不可能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公主堡”只是一个要塞,真正的“公主堡”,是今天县城的石头城。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石头城残垣与旁边的金海滩。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肖春飞摄
今天的石头城,巍然屹立,雄浑沧桑,远方是雪山,塔什库尔干河蜿蜒流淌,金草滩如梦如幻,这是游客必到之地。
塔什库尔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既有壮美山川自然景观,又有塔吉克族矫健动人的民俗文化,还有红其拉甫国门这样的精神高地。随着这些年国家的持续投入,塔什库尔干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许多百姓吃上了“旅游饭”,阿力甫自豪地说:“旅游旺季,许多牧民仅靠摆摊销售特色农副产品就能年收入万元,更别说那些开民宿、牧家乐的致富带头人了。”
他诚恳地说:现在全县旅游基础设施硬件已经很完备了,但软件还需提升,边民观念转变还需要时间,但请大家放心,塔吉克族同胞,深爱国家,也会用这份深情,来对待每一位来帕米尔高原旅游的同胞!
爱国不需要理由,只希望你来帕米尔,共赴壮美山河!
在我们临别塔什库尔干时,记者在这里新认识的塔吉克族作家买迪巴依·巴都尔发来了他写的诗《帕米尔之魂》:
为了维护祖国大地,
曾牺牲了无数的勇士。
看啊,他们的灵魂,
点燃了每个人心里,
我们的人民喜爱营火,
我们的心灵仰望营火。
祖国的营火永远燃烧,
不熄灭它是我们的义务。
高高的山丘,壮观的雪岭,
骄傲地立足在祖国的怀抱里。
我们平安,我们有幸福的生活,
我们深爱祖国的每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