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物馆里藏着哪些扮美“神器”?
2025-05-08 18:38:3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新疆博物馆的展柜里,静静陈列着古代女子跨越千年的扮美“神器”,这些承载着丝路文明的饰品,无声诉说着西域大地的美学密码。
新疆博物馆展出的骨珠串饰。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摄
项链、耳环、耳坠、手镯、戒指、头饰……在新疆博物馆展柜中,你会看到各式各样新疆古代女子使用过的饰品。一件汉代琉璃珠项链出土于洛浦县山普拉墓地,以橙黄琉璃珠与青绿松石间隔排列,珠粒虽历经两千年风霜仍圆润如初。馆内还陈列有奶白色琉璃珠、铜、金、绿松石、薏苡籽、炭精、动物骨头等制作的项链,有的工艺是粗犷的链环相扣,有的工艺比较讲究,在链环上镶嵌着宝石或雕刻精美的花纹。
新疆博物馆展出的炭精项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摄
耳畔摇曳的风情最是动人。馆内展出的坠石金耳环、三羊金耳环、镶嵌宝石金耳环、葡萄坠金耳环、铜耳环,每一个都别有风情。尤其是造型独特的坠石金耳环,距今约2500年,由金子和玉石两部分组成,金子上刻有简单的花纹,在弯月形玉石衬托下,犹如一只展翅的小鸟,随着女子的走动而摇曳生姿。
新疆博物馆展出的镶嵌宝石金戒指、镶嵌宝石金耳环等饰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摄
新疆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耳环和耳坠是新疆古代女子不可或缺的耳部饰品。馆内现展出的文物中,耳环的款式丰富多样,从简约的金属耳环到华丽的宝石耳坠,应有尽有,“耳环能够修饰女子的面容,展现了古代女子的审美。”
新疆博物馆展出的金饰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摄
腕间风华同样璀璨。珊瑚手链、珊瑚串珠、金珠串饰、铜珠串、手镯等,都是新疆古代女子用来装扮手腕的饰品。出土于洛浦县山普拉墓地的汉代珊瑚手链和串珠,色泽明艳,即便放在现在,也不输一些网红产品。而出土于哈巴河县东塔勒德墓地的金珠串饰,其做工款式和时下大牌珠宝厂家售卖的黄金手链款式几乎没有差异。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坂地墓葬出土的一批铜手镯,距今约2500——3600余年,虽已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绿锈,但依然散发出其独特魅力。此外,还有出土于昭苏县夏塔墓葬的汉代镶嵌宝石金戒指,发簪、发钗、步摇、花钿等头饰。
新疆博物馆展出的珊瑚串珠、珊瑚手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摄
新疆博物馆的古代女子饰品,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审美。它们不仅见证着古代女子对美的永恒追求,更铭刻着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文化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