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共命神鸟:丝绸之路上“你中有我”的美学见证
2025-05-22 17:16:35 来源: 天山网
“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两头,识神各异,同共报命,故曰命命。”共命鸟源自于佛经里的神话故事,喻示祸福与共之理。后来,传入中原经过演变,被赋予爱情或友谊的隐喻。常常出现于古人的诗歌词赋、刺绣、陶瓷、壁画等作品中。
吐鲁番博物馆的展厅里,也有一对千年前的共命鸟——双头共命鸟昂首展翅,游龙盘桓左右,卷草纹翻涌如浪……让驻足其前的观众仿佛听见丝路驼铃与梵音交织的古老回响。
吐鲁番博物馆收藏的共命鸟刺绣。图片由邓永红提供。
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共命鸟刺绣,也被称作红底鸟龙卷草纹刺绣,长38厘米,宽26厘米,通体为红色。在红色绢地的中央,绣工用蓝、绿、黄、褐色丝线绣有图案,针法为锁绣。图案上方,是五座倒立的山峰,图案中间绣有一只两头一体的鸟。在两头鸟的两侧,对称绣有两只身姿矫健的龙,龙首分别与两头鸟的头部相对。在两头鸟的下方分别绣有两只鸟,一只鸟昂首向上,另一只在低头觅食。在这些鸟和龙的周围,一些卷草纹布满其间。整件刺绣的图案均匀对称、造型生动,显示出绣工高超的刺绣工艺。
它被考古学家发现时,作为一件遮胸物,正静静躺在女墓主人的胸前。绣有共命鸟图案的丝织品,目前在吐鲁番一共出土了两件。另外一件也为红色绢地,中间绣有一只共命鸟,共命鸟的上方是五座倒立的山峰,四条游龙和四只鸟围绕在共命鸟的周围,一些花草布满其间。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多种文化交流之地,这里出土的文物,有很多都有着文化交融的特征,这件共命鸟刺绣也不例外。共命鸟的图案看似普通,却时刻传递着其深刻的哲学道理,警示后人:人们个体与整体是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同生死、共命运的象征,寓意人们要珍惜民族团结。而在新疆发现共命鸟纹刺绣品,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佛教盛行流传的地区之一。
这件共命鸟刺绣,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是文明对话的见证,它融合了印度神话、希腊纹饰、中原龙纹,堪称“丝绸之路上的神鸟”。
今日观之,恰似“一带一路”倡议的古老注脚——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和谐并存。
监制:丁涛
统筹:冯婷、喻鹏涛
策划:葛惠芹、廖映月
编辑、制图:赵静
出品:新疆日报社(集团)
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协作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支持单位: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