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鉴宝”真少仿多!新疆博物馆专家提醒“少买多看”

2025-05-17 10:19:08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赵梅报道)5月16日,新疆博物馆举办“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20多位收藏爱好者携带瓷器、钱币、铜镜、玉器等藏品前来“验明正身”,现场文物鉴定专家团队为收藏爱好者们提供了专业的鉴定服务。

5月16日,新疆博物馆举办了“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收藏爱好者们带来了上百件藏品前来咨询,藏品种类有瓷器、铜器、钱币、陶器等。现场专家对每一件藏品进行了细致鉴定,并结合藏品向收藏爱好者讲解了真伪辨别、年代特征和收藏价值。

现场专家在鉴定铜器藏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活动现场,乌鲁木齐市藏家李先生展示了5件藏品,其中,一件纹饰精美的铜器引起专家注意。“这件铜器可能是宋元时期一件器物上的嵌饰残件,上面的纹饰非常精美。”现场专家说,这件铜器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现场专家在鉴定瓷器藏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藏家张先生拿出了母亲托付他来鉴定的一个铜香炉,经现场专家仔细查验,确认此藏品为民国年间仿制的明代宣德炉。“我妈妈说这是奶奶传下来的物件,我们一直不清楚它是什么年代的,今天终于知道了它的‘身世’。”张先生说。

  藏家李女士带来了一件外形奇特的石器藏品,形状类似于现在的斧头,现场专家鉴定后确认,这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石锄。“这件藏品一端有刃,光滑圆钝,有人工使用过的痕迹,另一端还可以用碾磨食物。”现场专家说。

乌鲁木齐市藏家李先生展示的青铜饰品残件。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据介绍,此次鉴定的藏品中真品占比较少,仿古品仍占相当比例。专家特别提醒收藏者:“当前市场上高仿品技术升级,建议多看少买,力戒捡漏心理。”

  新疆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陈新勇表示:“希望通过公益鉴定活动,引导收藏爱好者合法、理性收藏。也希望此次活动满足藏家对收藏品的鉴定需求,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据了解,今后新疆博物馆还将不定期举办公益鉴定活动。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赵静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