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瑰宝丨汉代说唱俑 千年前的“喜剧之王”
2025-05-21 22:03:1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袒胸露腹,咧嘴大笑,一手扬起,一手持鼓,仿佛在喊“左边的朋友把手举起来!”近日,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开展的“未央大乐——黄河流域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中,一尊来自东汉的击鼓说唱俑,用生动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向人们活灵活现地展现了近两千年前“喜剧之王”的形象。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未央大乐——黄河流域乐舞戏曲文物精品展”中陈列的东汉灰陶侏儒击鼓说唱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这尊说唱俑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现馆藏于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其高56厘米,为泥质灰陶材质,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它与国家博物馆藏的“网红”说唱俑同出一门,刻画的均是汉代的俳优形象。
该展览中的另一尊汉代灰陶侏儒说唱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俳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在秦汉时期非常盛行,当时的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都喜欢蓄养俳优。俳优的职业类似于今天的“脱口秀演员+说唱歌手+喜剧演员”结合体,是一个专门以逗乐为职业的群体。他们的地位虽然低,身体多有残疾或为侏儒,但从事的工作和今天的演员非常相似,“寓教于乐”是他们的职责。在取悦皇室王族时,也会用幽默的方式劝谏他们,甚至巧妙地讽谏社会不良现象。
游客在展厅参观击鼓说唱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摄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身边养了1000多个俳优,其中,一个叫优旃的是当时有名的俳优。一次,秦始皇在跟大臣们讨论国事时,说自己想盖一个花园,大臣们却说应该加固国防。就在双方为此争论之时,优旃突然跳出来讲了一个笑话,他说:“皇上说的是正确的,大家都应该听皇上的,花园盖好以后,可以养很多鹿,敌人如果从东边进攻,我们的鹿会冲上去把敌人都顶死。”秦始皇听完这个笑话,打消了盖花园的念头。
国家博物馆馆藏的汉代击鼓说唱俑。资料图
由此可以看出,俳优在当时地位虽然不高,但是,他们的才艺并不低俗。否则,司马迁也不会为他们立传,把他们写进《史记》里。
汉代,俳优依旧随侍主人左右,进行即兴表演。从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汉墓出土的陶俑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形象。
四川新都博物馆馆藏的汉代击鼓说唱俑。资料图
秦汉以后,俳优一直在以不同形式延续,如唐代的“参军戏”、元代的杂剧、明清的相声等。今天的脱口秀、说唱、喜剧等表演,也都能看到俳优的影子。
今天,当我们走进乌市博物馆,再次凝视这尊击鼓说唱俑时,也许能听到他穿越千年的笑声:“嘿,朋友,来听段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