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非遗丨青河“姑娘追”追出草原上最浪漫的事

2025-05-22 20:59:4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青河县青格里狼山赛马场内,身着亮丽服饰的姑娘小伙在奔驰的马背上你追我赶,场面激烈欢腾。5月2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姑娘追”代表性传承人库兰·再依提那尔带着徒弟们训练,绣着传统纹样的马鞭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泽。这项源于哈萨克族青年求爱仪式的马上竞技,如今已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

  今年50岁的库兰,人生轨迹与“姑娘追”紧密相连。生于青河县阿热勒乡喀让格托海村的她,8岁便跟着父亲学会了骑马。“挥动皮鞭赶着羊群。是我最幸福的童年记忆。”16岁那年,她在邻居婚礼上首次参与“姑娘追”,身着母亲缝制的绣花马甲,扬鞭追逐小伙的场景,定格成草原上动人的画面。

库兰在参加“姑娘追”活动。哈那提供图

  “姑娘追”是一项传统马上竞技活动,原为青年借助骑术来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活动中,男女双方骑马前往指定地点,途中男子可以向女子表达爱意,而女子则默默倾听。到达目的地后,男子策马回奔,女子则紧追不舍,用马鞭轻轻抽打男子。如果女子对男子有好感,马鞭会轻轻落下,形成一种浪漫而有趣的互动。

  随着时代发展,“姑娘追”已从单纯的爱情表达演变为兼具娱乐性和竞技性的群众体育项目,并登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舞台。1990年起,库兰开始系统传承这项技艺,不但自行组织举办“姑娘追”活动,每年还积极参加当地举办的“阿依特斯大会”“农牧民运动会”中的“姑娘追”活动,并通过组织表演和培训青少年骑手,推动“姑娘追”融入现代生活。30多年间,她完整保存了从服饰礼仪到竞技规则的原生态传承体系。

  这一传统马上竞技活动,凭借兼具浪漫风情与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青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哈那提·沙力木介绍,如今,当地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农牧民民俗表演队,把“姑娘追”与旅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场活动不仅为参与牧民带来人均300至500元收入,还带动了周边餐饮、手工艺品和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双赢。”

  非遗需要“活态延续”,这就要求传承人不仅要掌握技艺,还要会教学、能传播。如今库兰培养的传承人中,既有自己的儿子,也有转型文旅服务的牧民。30岁的牧民巴恒·那斯甫汗经过几年学习,已成为能独立带队的核心成员,“库兰老师不仅教骑术,更让我们理解每个动作的意义。参加表演和旅游接待,旺季能挣好几千元。”

  “姑娘追”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随着阿勒泰地区旅游热潮涌动,这个曾深藏草原的古老民俗,正通过“非遗+旅游”的创新转化,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着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哪里有‘姑娘追’,哪里就有我。”库兰说,“我要把‘姑娘追’教给更多年轻人,让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晓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