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交易额破亿!新疆黄公巴扎里的“幸福吆喝”

2024-05-27 11:44:07    来源: 人民网

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人民网 李龙摄

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人民网 李龙摄

  人民网伊宁5月25日电(李龙)“咩咩……哞哞……”,牛羊声此起彼伏,农牧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前往新疆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的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市场(简称:黄公巴扎),参加每周的巴扎日。对于新疆人来说,每周的赶巴扎,都像一次快乐盛会的赴约。

农牧民赶着自己的牛羊来到巴扎。人民网 李龙摄

农牧民赶着自己的牛羊来到巴扎。人民网 李龙摄

  近日,记者走进黄公巴扎看到,通往市场的道路两侧早早就停满了车,远远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声、嬉笑声……一个热闹的市场在此刻具象化。 

在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双方正在交谈。人民网 李龙摄

在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双方正在交谈。人民网 李龙摄

  黄公巴扎一直是伊犁活畜交易的集散地。2022年6月,新疆创锦黄公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接管了黄公巴扎的运营,建设了集活畜交易、畜产品综合展销、活畜寄养、市场信息服务于一体,具备交易、检疫、住宿、餐饮、休闲等功能的服务型交易平台。同时,市场交易日由原来的每周三一个交易日,增加至每周一、周三、周五三个交易日。

买家正在挑选自己心仪的牛。人民网 李龙摄

买家正在挑选自己心仪的牛。人民网 李龙摄

  如今的黄公巴扎建有交易棚10栋、交易圈290个、散养圈4座、寄养圈2座,可同时提供2.5万头(只)活畜交易。目前,市场牛、马、羊等活畜最高日交易量达到2万头只,交易额达1.5亿元,带动了2000余人就业。

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人民网 李龙摄

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人民网 李龙摄

  此时,在羊交易区,商户们凑在一起讨价还价,抱着羊掂量轻重,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养殖户吐尔逊江·吾布拉洪是萨木于孜镇人,平时靠养殖牛羊挣钱,他买卖牛羊的地方都在黄公巴扎,“花了14500元,买了一大一小两头牛,回去育肥后再卖掉挣钱。”

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人来人往。人民网 李龙摄

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区人来人往。人民网 李龙摄

  在黄公巴扎,最忙碌的就是牛羊经纪人了。“这里人气旺,大家都爱来这里交易。”来自伊宁县的热甫开提·艾合买提说,他不仅做牛经纪人,自己平时也收牛卖牛,依靠黄公巴扎,收入年年攀升。

双方正在交易。人民网 李龙摄

双方正在交易。人民网 李龙摄

  黄公巴扎的火爆也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畜牧业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周边村镇陆续建成了新户牛专业养殖基地、新疆褐牛养殖基地等,带动了奶牛养殖、专业育肥、饲料加工等产业发展。这些相关产业又反哺黄公巴扎,为其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客流,每个巴扎日进市场的群众有1万多人次。

航拍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现场。张进刚摄

航拍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现场。张进刚摄

  此外,黄公市场还开辟了餐饮、生鲜、果蔬、服装售卖区,设立496个固定摊位、300个临时摊位。这里不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展示新疆农村生活和文化的窗口,已然成为各族群众满足生活物资需求、品尝美食的重要场所。

航拍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现场。张进刚摄

航拍黄公巴扎的活畜交易现场。张进刚摄

  在这里,各族群众相约巴扎,吃一顿喷香诱人的烤肉,或一起相伴逛逛各类摊位,聊聊家常等到太阳偏西,赶巴扎的人群满载而归,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此次“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疆篇”专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 王荣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