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通讯员田苗报道)芦苇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于天然、美于工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自然天成,不仅彰显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结合的产物。莎车县伊什库力乡村民学习创作芦苇画,让更多群众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近日,走进莎车县伊什库力乡亚贝希村,村民努尔扎代姆·艾海提正在精心制作芦苇画。看似简单的工序对制作者的要求却不低,整个过程全靠手工完成,制作的每一步都体现着制作者的技艺能力。
努尔扎代姆·艾海提说:“芦苇画的制作过程有选料、截段、浸泡、烫平、打磨抛光、拼贴、剪刻、装裱等十几个工序。其中分解是最难的,需要对整幅画进行整体把握;而烫是最细致的,一幅画质量的好坏,全在于烫。”
芦苇画是以芦苇的叶、杆、花、穗为原料,其画面本色天然,古朴典雅,带有很浓郁的装饰意味,具有浮雕的性质,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很多兴趣爱好者学习制作。
“我学习芦苇画已经一年了,现在会做很多作品。平时农闲的时候,我也会从网上下载图片在家制作芦苇画。”莎车县伊什库力乡亚贝希村村民吐尔孙尼亚孜汗·喀迪尔说。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也离不开对现代的创新。今后,莎车县伊什库力乡亚贝希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还将走出展厅,融入现代生活,不断挖掘和鼓励更多人加入传承“非遗”行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莎车县伊什库力乡亚贝希村党支部书记艾尔肯·赛买提说:“希望能培养更多的传承者,把芦苇画的技艺传承下去,创作出更多作品。今后,我们将举办非遗进校园,让下一代也更多地了解芦苇画,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还要组织村民在作品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做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并拓展销售渠道,让芦苇画成为收藏、馈赠礼品的产品,提升芦苇画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