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非遗项目亮相乌鲁木齐市文化遗产月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2023-06-12 17:16:51 来源: 天山网
孩子们在全神贯注地聆听手风琴演奏。
天山网讯 6月10日,面塑、泥塑、石刻彩绘、剪纸、宝石嵌画、葫芦雕刻、皮影戏等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乌鲁木齐市文化遗产月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在6月开展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月宣传展示系列活动。
乌鲁木齐市级锡伯族蝴蝶舞第四代传承人永春芳在跳锡伯族蝴蝶舞。
当日,在乌鲁木齐市文化馆,江格尔、锡伯族蝴蝶舞、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二胡演奏、手风琴演奏等展演项目轮番上演,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
市民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
今年8岁的邓希昱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被乌鲁木齐市级锡伯族蝴蝶舞第四代传承人永春芳带来的锡伯族蝴蝶舞深深吸引。
邓希昱说,她现在在学习芭蕾舞,看到锡伯族蝴蝶舞感觉特别优美,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学习,“老师跳得特别好,轻盈、优雅,能有幸过来看到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见识了。今后一定努力学习,给更多的同学讲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自治区级新疆汉族民间刺绣技艺(疆绣)第四代传承人钱美荣在讲解疆绣技艺。
自治区级新疆汉族民间刺绣技艺(疆绣)第四代传承人钱美荣从小就学习疆绣,30多年来,培训过3万多人。其中有14人被评为新疆手工艺术大师,2名徒弟获得过国际刺绣技能大赛的冠军。钱美荣说:“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宣传和展示疆绣技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作为传承人,就是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发展和创新。”
据悉,目前,乌鲁木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名录共69项,其中国家级有新疆花儿、传统玉雕技艺等4项;自治区级有新疆方棋、微雕技艺、石刻彩绘等25项;市级有芦苇画、葫芦雕刻、锔瓷修复技艺等40项。
孩子们在听有关皮影戏传统文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中,包含皮影戏在内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很多市民及孩子被皮影戏、宝石嵌画、葫芦雕刻以及疆绣深深吸引,大家都围坐在一起,新奇地看着、听着,还不时拿出手机记录。
市民王雷瑶说:“宝石嵌画,让我们看到撒、画、嵌等多种手法,非常值得带着孩子过来看看。多看多听多学习多尝试,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市民观看剪纸的技艺手法。
6月11日-6月30日,乌鲁木齐市文化馆联合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在新疆医科大学举办“乌鲁木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版面宣传、成果图片展及现场展示活动”,制作文物保护宣传版面及多块非遗图片板块,活动日期间在学校及社区、广场展出,用文字、图片的形式立体地展示乌鲁木齐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公众宣传展示多年来乌鲁木齐市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体现乌市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在现场还发放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册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倡议书。
小朋友在学习葫芦雕刻手法。
乌鲁木齐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文化遗产月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营造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力度,着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张媛媛)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