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日的成都大运会赛场上,中国队在游泳、跳水、羽毛球等项目收获金牌。随着本届大运会临近尾声,中外运动员开始表达对这趟“大运之旅”的不舍,想要多留下些青春回忆。
6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入倒数第三个比赛日,全天产生46块金牌,这是本届成都大运会金牌数最多的一天。田径、篮球、赛艇等多个项目进行收官战。当天,田径项目产生14枚金牌,男、女半程马拉松赛、男子跳远、男子800米、女子1500米等多个项目决定冠军归属。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晚间进行的男、女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国男、女队出战均夺取金牌。中国男子接力队最后一棒后来居上,全队以千分之六秒逆转胜出,尤为惊心动魄。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正在进行。近期,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来自多国的大学生运动员,他们表示成都以“绿色、智慧、活力、共享”为目标,精心筹备、组织高效,为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令人印象深刻。
成都大运会6日进入倒数第三个比赛日,也是本届赛事单日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天。中国队在田径、赛艇、游泳、女排等项目有金牌入账。这一天,运动员、志愿者、工作人员代表在主媒体中心齐聚一堂,分享见闻,畅谈参加成都大运会的收获。
成都大运会跆拳道项目4日迎来收官日,中国队在当天的比赛中斩获一金一铜。在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周泽琪、杨均丽、宋洁、刘军宏轮流出战,以56:23的比分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队,获得金牌。
随着手指的拨动,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悠远的箫声响起,听众的思绪飞向远方——成都大运村内上演的《华胥引》《凤求凰》《庄周梦蝶》等节目,令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如痴如醉。这是在大运村举办的“Be Together”主题晚会中的一场。首次来到中国西部城市、来到成都的大运会,为世界了解成都、感受中国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4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健儿在成都大运会赛场上继续拼搏,再获12枚金牌,领跑金牌榜。赛场内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们在沉浸式体验和交流中,体会成都带给他们“家的感觉”。
3日,成都大运会赛程过半。国际大体联表示最近与各代表团就参赛感受进行了交流,得到的反馈都是对成都大运会百分之百的肯定。赛场上中国队继续高奏凯歌,全天共进账13枚金牌;葡萄牙选手科埃略打破男子400米赛会纪录。
“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馆、特色文化市集……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大运村里,各具特色的活动努力让运动员们有着最好的体验,丰富他们比赛之余的生活,让大家有一个难忘的中国之旅。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赛程已过半,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捷报频传。在8月3日举行的“赛事运行”专场发布会上,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专职副部长刘国荣介绍,截至8月2日晚,所有已完成的比赛,共计产生382枚奖牌,其中金牌111枚、银牌112枚、铜牌159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36枚,银牌12枚,铜牌12枚,暂列奖牌榜第一名。
眼下,成都大运会各个赛场激战正酣。在各个比赛场馆和媒体中心,能看见乌干达、塞内加尔、巴基斯坦、泰国、日本等国家记者忙碌的身影。8月3日上午7点,日本籍记者大金拳一郎早早登上了前往田径赛场的媒体班车,开启一天的赛事报道。第一次来到中国的他说,自己一走出机场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
赛场上,青年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书写了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精彩篇章;赛场外,青年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默默奉献,用悉心服务为大运会保驾护航。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未来,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希望。在成都大运会赛程过半之际,我们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们用汗水诠释着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在美丽蓉城绽放青春风采。
成都大运会赛程过半,亚洲国家表现突出,占据奖牌榜前列。中国代表团金牌数、奖牌数均列第一。大运会比赛设18个大项、269个小项,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共同感受着成都大运会的热情和活力。中国队选手在武术、游泳、跳水等项目上表现出色。男子南拳项目是本届大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生于四川内江、就读于成都体育学院的曹茂园如愿在家乡父老面前把这枚意义非凡的金牌挂在了胸前。
无论是各项强化资源再利用的低碳运营举措,还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抑或是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的体育场馆,成都大运会处处彰显“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
成都大运会开赛以来,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捷报频传。2日,中国队有9枚金牌入账,以36金12银12铜的成绩继续领跑金牌榜。射击赛场上演暖心一幕,印度女选手瓦拉里万在全场的祝福声中度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生日。
7月31日,成都大运会跳水比赛结束后,裁判们留在场边排队与人气超高的吉祥物“蓉宝”合影。现场背景音乐响起《成都》,观众们纷纷为各位运动员和裁判送上热情的掌声。
“‘蓉宝’‘蓉宝’……”了解到眼前的大熊猫“芝麻”是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原型后,爱沙尼亚艺术体操教练克莉丝托亲切地用中文呼唤它。圈舍内的“芝麻”席地而坐,敏捷地掰开饲养员新放置的竹笋,旁若无人地放进嘴里,憨态可掬。第一次看到大熊猫的乌克兰武术运动员奥里阿娜观察它的每个细节,“它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动作优雅。”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熊猫基地)成为参赛代表团成员的热门打卡点。8月1日,部分代表团成员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熊猫,难掩激动心情,频频用手机记录下它们的萌态。
成都大运村里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互动体验中心。从开村以来,这里成为国内外大学生运动员最热闹的打卡地。据大运村互动体验中心志愿者工作人员介绍,外国大学生运动员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文化互动体验中心各个主题馆参观互动的人络绎不绝。大学生运动员们在大运村里“耍”起脸谱、古诗、书画等,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采访中,很多国外大学生运动员表示他们比赛之余想去成都的街头巷尾逛一逛,中国传统文化正以各种方式在国际上“出圈”。
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1日在成都大运会继续高歌猛进,共有10枚金牌入账,以27金9银10铜的成绩继续领跑金牌榜。赛场内外,大学生运动员们也用欢笑与泪水“定格”青春的模样。当天共产生21枚金牌,其中6枚来自射击。中国射击队6次站上领奖台,收获2金2银2铜。胡凯为中国队拿到射击个人项目的首枚金牌,熊亚瑄、王珂怡、林雅茜组队收获女子25米手枪团体冠军。
“好激动!好好看!好可爱!腿好长哦。”拆开包装盒,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吴艳妮激动地飙起了四川话,这位女子跨栏名将拿到的是一个3D打印版的自己——一个抱着吉祥物“蓉宝”,举着大运会火炬的微缩版吴艳妮。
“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7月28日晚8时,一首悦耳动听的歌声回响在成都大运会的开幕仪式上。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的15岁女孩吉好有果站在舞台中央,再次唱起《国旗国旗真美丽》。5年前,她曾把这首歌唱给看望他们一家的习近平总书记。
2023年7月3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官员参观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受到了6岁雄性大熊猫“芝麻”的欢迎,这是一个惊喜。“芝麻”也是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设计的灵感来源。
作为国际大体联最高级别教育活动,成都FISU(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世界学术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530余名专家学者。怎样让更多青少年参与运动、如何促进大学体育发展……业内大咖们围绕“运动、健康、科技、文化”话题展开研讨,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描绘体育事业的“诗与远方”。
7月31日,大运赛场上中国健儿们风采依旧,继续勇夺4金。贾春迪为中国柔道队拿下首金,女子双人十米台,张家齐/掌敏洁以精彩的起跳和入水,引发观众的阵阵欢呼,以领先第二名超过100分的成绩轻松摘金……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非常兴奋,也非常紧张。”30日下午,成都大运会跆拳道女子团体品势决赛后,香港选手叶颍欣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已毕业一年,能来参赛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