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陈蔷薇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车务段义乌西站集结待发的中欧班列(义新欧)(8月17日无人机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汤永摄

  8月19日一早,在凉爽天气中,浙江义乌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1号站台侧注意安全”“进入有电作业区注意安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车务段义乌西站调车场内,调车长杜眸在对讲机中提醒调车机上的同事注意安全。

  杜眸和同事负责货车分解和编组,他们被称为班列“拼装师”,一列列进站载货列车经调车工作人员分解后,他们如同玩“连连看”一样,又把同一方向的货车重新编组成列。

  编组好的列车被开进义乌铁路口岸,等待装上集装箱。

  铁路口岸内,往来货车川流不息,在堆场工作区,工作人员操作一台硕大的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装上蓄势待发的中欧班列(义新欧)。

  一切准备就绪,上午,一列满载110个标箱小商品、健身用品、五金电器等货物的义新欧班列从义乌铁路口岸出发,开往西班牙马德里。

  看着班列缓缓开行,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货运中心义乌经营部中欧集装箱班组班组长徐贤通轻轻呼出一口气,可还不能放松,很快就会有下一列的货物要装运。

  时间回溯至2014年11月18日,这一天,首列义乌至马德里的班列从浙江义乌铁路口岸发出,横跨欧亚大陆8个国家后抵达目的地,全程13000多公里。

  尽管已过去9年多,杜眸仍清晰记得,他和同事们编组完首趟义新欧班列后,列车装满货物呼啸驶出铁路口岸的场景。“大家都在欢呼,我感觉自己见证了历史,现在想起来仍很激动。”他说。

  时间一年年过去,义新欧班列逐年发生着变化,起初每周开行一列,如今平均每天开行4列以上。

  一头是“世界超市”义乌,一头连接着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马德里,两地间有大量物流和贸易服务需求,这为义新欧班列的开行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土壤。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这一新兴的班列日渐受到欢迎,开行数量持续增加。”义新欧班列运营公司——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叶秋然说。

  截至2023年8月20日,义新欧班列义乌平台累计运行班列突破6100列,已开通18条运行线路,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班列增加,我们的工作方法也随之改进。”徐贤通说。铁路部门优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灵活调整作业流程,补强设备设施和作业人员,对中欧班列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

  在义乌西站,工作人员依据智能集装箱场站管理系统,可以精准找到某个集装箱,并快速装车。

  “以往一个半小时能完成一列中欧班列装运工作,现在只需40分钟,装车效率提高了中欧班列的发车频率。”徐贤通说。

  满载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中国产品的列车,风驰电掣般奔赴欧洲,食品酒水、机械设备、汽车配件、木材建材等欧洲产品搭上日益繁忙的中欧班列,进入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中间,新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疆是我们班列运行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运行的班列超过七成经新疆进出境。”叶秋然说,“这也契合了我们公司名称的由来:出天山、通欧盟。”

  出天山、通欧盟,一趟趟义新欧班列从义乌发出后,跨大河、翻山岭、穿戈壁进入新疆,进而出境抵达欧洲市场。多年来,这些驰骋万里的“钢铁驼队”,已成为联通欧亚的“金桥”。

  “中欧班列线路多、运行效率高,后期我会用班列运输货物,拓展义乌至中亚的贸易。”浙江索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伊小军说。

  手记

  活力源自开放

  陈蔷薇

  义乌,这个把小商品做到全球知名的城市,是怎么实现2022年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的1/55,带动全国20多个产业集群、210万家中小微企业,商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来到了义乌。

  到达后的第一眼,感觉这个城市很干净,和南方其他中小城市一样。再仔细看,相较于其他小城市,大街上的外国元素不少,果然不负“世界超市”之名。

  开放,成为我对义乌最深的印象。开放包容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秉持的理念。义乌经营主体突破100万户,内资经营主体的投资人中,省外的占65.42%,各类外资机构8000多家,常驻外商1万多人。看到来自新疆的各民族兄弟姐妹在义乌创业就业,最终实现人生梦想,深度融入义乌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不禁由衷感叹,这不就是开放的魅力吗?

  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找到和谐共存的发展道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汇聚之地,开放的基因也深入新疆人的血脉之中。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新疆把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确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优势地位。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生”,浙江义乌“兴商建市”,商业氛围浓厚。浙江义乌为制造商寻找通道的过程中,和新疆这个拥有全国最多口岸的省份必然发生合作:中欧班列(义新欧)开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卡航集运中心线路覆盖亚欧大陆;义乌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新疆试点……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赋予了义乌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更展现了新疆和浙江合作开放的广阔前景。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 热依达

  8月25日,关中平原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天气清凉,雨润如酥,落在连绵青翠的林上,飘在整齐宽敞的街间,散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郁郁葱葱的校园。

  3200余公里外,昆仑山深处,一面碧水如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高峡出平湖,2002年完工的新疆乌鲁瓦提水库已经运行了21年,180余万亩耕地因其得到改善和扩大,乌鲁瓦提水库发电厂也已成为和田地区主要骨干电源之一。

  水库的设计者,是王蔚。除去乌鲁瓦提水库,这位在和田工作期间先后主持设计了24座永久性渠首、58座水库、75座电站、3200多公里防渗渠,一生只为“幸福水”的和田赤子,母校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之一。

  王蔚入疆72年后,一份厚厚的洁白文件,轻轻放在了记者面前,上面写满了人名。何辉强、马志全、李明思、康超……再看这些姓名后面的工作地址,我们看到了新疆每一个地州市的名字。“这是我们最近10年内在新疆工作的校友,一共265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李洁说。

  这只是西农大一个学院的新疆校友数量。

8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鑫正在与记者交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龙摄

  “我们和新疆有紧密充分的交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这种交流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断加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鑫前两天才从新疆回来,“很快我们的院长、书记都要去新疆,一是看看校友,二是去了解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服务。”

  从2022年初开始,新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一系列举措的出台,让业界和学界都看到了新疆以水赋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决心与行动。翻着水建学院的重大项目目录,我们发现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期间,该院都有国家级项目落地新疆。“新疆是我们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高效用水的一线战场,在这里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张鑫说。

  专家名单里,尹飞虎和邓铭江这两位新疆水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赫然在列。“通过两位院士对我们的指导,我们更加了解了新疆以及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学院的人才资源优势,助力新疆做好‘水’这篇大文章。”张鑫说。

  此刻,天南海北返校的学生正拉着行李箱步入校园。很快,6名来自塔里木大学的学生将入校学习。这是两校合作的一个项目,双方互相认可对方学校给予学生的学分。银龄计划的开展,更让一个个西农大的老教授们出现在新疆多所大学的讲台,这些睿智谦和的老者,是新疆很多农林水利领域学子们梦寐以求想拜访的先生。而云端之上,西农大诸多精品课程向新疆多所高校开放,天山南北,鼠标轻点跳出界面的,是一所“985”高校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我的专业是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当朱德兰教授坐在面前,锐利的目光望向你时,人就不自觉地坐得更加端正。这位水建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语言简练利落。这几年,朱德兰带领团队在新疆和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开展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园,和当地政府以及新疆企业合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今年又与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工程大学合作,为这两所大学建立相关实验室。“我们把水肥一体化的技术有效推广到干旱缺水的中亚地区,让中亚国家在有限水资源的前提下更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朱德兰说。

  教授身后,一个女孩静静立在门外。“我叫袁寄望,是朱老师带的博士生,再过一阵就离校了。”她顿了一下,补充道,“我家是库尔勒的。”

  “你的名字寓意真好!”

  “妈妈起的。”袁寄望说,“她是希望我越来越好,但我现在觉得这名字对上‘一带一路’寓意也很好。”

  “我从小在新疆长大,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到大看着父母灌地真的很艰难,所以求学时就想着学水利专业,我现在的方向是水工水力学,读博期间,主要精力都用在节水灌溉过滤系统核心部件的功能研发上了。”袁寄望说。

  “毕业后去哪儿呢?”

  “还没定,但新疆的高校抛来了橄榄枝。”袁寄望笑望着记者,“我觉得是个很好的去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春霞 赵春华

  秋日的阿拉木图,天阔云舒,清风怡人。在这座城市,有一条路,名为冼星海大道。

  9月14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报道团队来到这里,街道上绿树成荫,街头拐角处,荷花造型的冼星海纪念碑静静矗立,旁边人来车往,宁静祥和。

  这是一条有故事的路。

  1940年,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前往苏联,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后来卫国战争爆发,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处境险困。

  贫苦交加之际,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向冼星海伸出援手,把分量不多的盒饭分出一半给他,把仅有的一个土豆放在他的碗里,邀请他一起演出,和他一起创作……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尽管日子艰难,拜卡达莫夫把冼星海当作自家人,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讲述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中哈两国电影人受此启发,把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作为2017年中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中哈电影合拍协议》的启动项目,2019年5月,电影《音乐家》在中哈两国上映。

  这部电影的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来自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

  当记者联系到他,提起这部电影,西尔扎提·亚合甫依然难掩激动,将关于这部影片的故事娓娓道来。

  “担任这部影片的导演,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几年过去,西尔扎提·亚合甫对当年的拍摄情形记忆犹新。拍摄辗转中、哈、俄三国,剧组300多人,前后参与电影拍摄的人员超过2万人,每一个重要工种和岗位均由两国工作人员合作完成。

  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西尔扎提·亚合甫和剧组相关人员花费几个月时间,数次前往阿拉木图探访,收集了大量素材,其间得到了哈方的大力支持。

冼星海纪念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春霞摄

  冼星海大道,则是西尔扎提·亚合甫的精神力量之源。

  “每当拍摄遇到难题,我就会一个人去冼星海大道。”西尔扎提·亚合甫说,自己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冼星海的雕像,想象他当年历尽艰辛,却依然满怀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每次去那里,我都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浑身又充满干劲儿。”

  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友谊,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则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

  冼星海的扮演者胡军不会俄语,拜卡达莫夫的扮演者别里克·艾特占诺夫就一句句帮他纠正;影片艺术指导萨比特·库尔曼别克夫是哈萨克斯坦享有声望的电影导演,非常支持西尔扎提·亚合甫的工作,并给出很多好建议;拍摄天数超出合同约定,双方演员没有一句怨言,“一定要把这部影片拍好”成为大家心中共同的目标。

  “虽然语言不通,但双方合作非常顺畅,大家‘入戏’很深。有时只需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心中所想。”西尔扎提·亚合甫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借助电影这一极具大众传播效应的艺术形式,中哈合拍的《音乐家》,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首映式上,观众为剧情打动,掌声经久不息。

  2022年9月13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了这部电影。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为弘扬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精神,双方同意以纪念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友谊为题材举办联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被载入中哈联合声明,成为通过人文交流促进中哈民心相通、睦邻友好的真切注脚。

  金秋阳光照射在冼星海纪念碑上,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上面嵌着的五线谱飞出《阿曼盖尔德》的旋律,那是冼星海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的交响诗。

  “冼星海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哈萨克斯坦。他的很多音乐作品,至今仍在传唱。”在冼星海纪念碑旁,水果店店主哈米都拉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人专程到这里,拍照片、视频,了解两位音乐家的故事。

  记者顺着道路前行,在冼星海大道旁边,有一条平行的道路,名为拜卡达莫夫大道。两位音乐家彼此守望,他们的故事也从这里永远流传。

  如今,两位音乐家伟大友谊的“星星之火”,在中哈人文交流中已成“燎原之势”。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哈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哈萨克斯坦万千家庭,《哈萨克斯坦歌曲选(30首)》在中国出版发行……今年7月,在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哈萨克斯坦萨尔塔纳国家舞蹈团带来了精彩的歌舞晚会《富饶的家乡》,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我特别喜欢中国,来新疆就像走亲戚一样。”舞蹈团演员拉吴热·吴尔克衣呢巴耶娃亲切地说。

  离开冼星海大道时,我们再一次默念冼星海纪念碑上镌刻的那段话:“冼星海用音乐在两国人民之间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谊世代相传。”

在与冼星海大道平行的拜卡达莫夫大道路口,矗立着拜卡达莫夫纪念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春霞摄

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周谦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疆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十年间,新疆持续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9月23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报道团队来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专访了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周谦。

9月23日,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周谦(右)正在接受访问。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摄

  问:大使先生,您好。请问中国和格鲁吉亚两国关系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答:中格两国关系传统上就很友好,去年正逢两国庆祝建交30周年。今年7月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发表了联合声明,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双边合作文件。目前两国关系处于最好时期。根据格方统计,中格双边贸易总额从1992年的368万美元增至2022年的18.6亿美元,涨幅500余倍。中国已经成为格鲁吉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

  问:十年来,新疆在中国与格鲁吉亚合作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应该说,在中国和格鲁吉亚的合作,特别是经贸投资合作中,新疆走在了全国前列。在中国对格鲁吉亚大约8亿美元投资中,新疆就占了将近6亿美元。2022年,新疆与格贸易额8548.2万元,同比增长62.2%。2023年1月—7月,新疆与格贸易额1.3亿元,增长2.3倍。同时,新疆与格鲁吉亚地理位置接近,人员往来便利,民间交流频繁。新疆与格鲁吉亚卡赫季州互为友好省区,乌鲁木齐市与巴统市也缔结了友城关系。目前中国与格鲁吉亚的唯一直航航班往返于乌鲁木齐市和第比利斯市,大量新疆同胞在格投资兴业,新疆游客在来格中国游客中的占比也长期遥遥领先。此外,新疆医科大学在格库塔伊西大学开设了孔子课堂,据我所知,新疆大学也有格鲁吉亚籍的客座教授。相信在战略伙伴关系的加持下,未来新疆同格鲁吉亚的往来会越来越多,成果也会越来越丰富。

  问:新疆民营企业在格鲁吉亚是否有让您印象深刻的表现?

  答:新疆华凌集团是中国在格鲁吉亚主要投资企业,在这里成立了经济特区和自由工业园,在推动中俄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每年带动中国对格出口近1600万美元,占中国对格出口总额约2%,带动本地就业超3000人,已成为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范例。我想其中一个经验就是我们新疆企业利用地缘上的这种距离优势和信息优势,率先发现了机遇。其次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身对外发展的需求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因此这个企业在它的投资合作,特别是在金融方面得到了国家的相关支持。我想这就是一个民营企业探路,然后获得国家政策扶持的典型范例。

  问:您觉得共建“一带一路”给格鲁吉亚和中国百姓能带来什么?

  答:首先在旅游合作方面,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一支新兴力量。2019年疫情前,中国游客到格鲁吉亚的(年最高水平)已达4.8万人次,随着不久前格鲁吉亚总理宣布对华单方面免签,我认为中国游客数量在未来几年还会翻倍,甚至会更多,这也会有力促进格鲁吉亚当地发展。

  其次,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这里优质的葡萄酒可以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我相信随着双方合作的密切,特别是格方加入我们电商相关平台后,中国广大消费者会有机会享受到价格优惠、品质很好的格鲁吉亚葡萄酒。当然格鲁吉亚还有很多其他优质产品。而我国机电、钢铁、化工等行业也可以不断开拓格市场,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体现。

  问:中国企业如果想在这里投资,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答:首先要加大基础性调研,实际上从投资角度来说,格鲁吉亚还是很有优势。格地理位置独特,地处欧亚十字路口,与中国、欧洲及周边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覆盖超过2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格营商环境良好,在世行营商便利指数排名全球第七,是世界上总税率第三低的国家,预算透明度排名第一,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列第十五。这些我觉得很多企业都不知道,所以我讲华凌走在了前列。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未来可积极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进一步拉紧与格务实合作的纽带,中格合作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华 刘翔 黑宏伟

  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是山水相连的友邻,拥有上千公里的共同边界。十年来,中吉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势头不断向好,建成了高水平的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吉在友好关系发展和经贸合作等领域取得了哪些成绩?新疆在中吉合作中发挥了怎样积极的作用?9月20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报道团队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专访了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

  问:近年来,中吉双方交往密切,您如何看待中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与发展前景?

  答: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吉两国元首宣布将中吉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决心推动构建睦邻友好、共享繁荣的中吉命运共同体,中吉友好合作步入全面发展快车道。

  这十年,中吉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共同实施了一系列重要项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如被吉誉为“世纪工程”的达特卡—克明输变电项目,为吉构筑起贯通南北的统一电网,中吉乌公路作为中亚地区交通干线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些项目为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支持,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好处。

  中吉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人文合作同样成果喜人。新疆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同吉高校共同建立4所孔子学院和21个孔子课堂,吸引成千上万的吉学生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双方文化交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中吉世代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问:中国与吉方经贸合作如何?近年来,中方在吉的企业发展如何?

  答:建交31年来,中吉两国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经贸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吉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在吉建立了近700家独资或合资企业,涵盖矿产资源开发、油气加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电力、建材、农业等领域,为吉增加税收、创造就业作出重要贡献,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驻吉使馆高度重视保护在吉中资企业合法权益。今年以来,使馆外交官走访多家中资企业,勉励在吉中资企业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依法合规经营,安全有序生产;会见吉主管部门负责人,就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做吉方工作,敦促吉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在吉中资企业持续发展,中吉务实合作助力新时代中吉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

  问:中国新疆在中国与吉各领域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当前中吉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中吉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给新疆带来新机遇。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吉接壤,在深化中国与吉乃至中亚地区全方位合作中具有政策、区位、人文、资源等独特优势。

  今年3月和8月,新疆党政主要领导和吉方有关领导人分别在吉和新疆举行会见。双方就落实中吉两国元首西安会晤重要共识,深化中国新疆和吉各地交流合作深入沟通,并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进一步拓展两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

  双方领导层高位推动,中国新疆同吉地方间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发挥毗邻区位优势,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吉边境伊尔克什坦和吐尔尕特两个陆路口岸均位于新疆,新疆为恢复和提升两个口岸过货能力做了大量工作,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吉超过哈萨克斯坦成为新疆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新疆正就增开别迭里口岸与吉方保持密切沟通。

  立足人文相亲基础,做好文化保护传承。新疆柯尔克孜族同吉尔吉斯族同根同源,长篇史诗《玛纳斯》是中吉两国共同文化瑰宝,两国就保护和传承玛纳斯开展密切合作。新疆柯尔克孜族著名玛纳斯说唱艺术家居素甫·玛玛依毕生致力于搜集《玛纳斯》史诗片段,吉政府为其在比什凯克市树立雕像,以表纪念。

  深挖资源潜力,绿色合作发展势头强劲。新疆在绿色矿业、风电、光伏和储能等方面优势明显,吉矿产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双方可在相关方面加强合作,推动绿色技术合作开发和应用,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十年征程再出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新疆和吉各地交流合作将持续深化,为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促进中吉关系发展、造福两国人民不断作出新贡献!

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

  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首倡之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比邻而居,古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相连,共建“一带一路”让两国合作共赢。在两国交流合作中,中国新疆发挥了哪些作用?新疆在促进中哈关系方面有哪些优势?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交流合作有哪些特点、新亮点?9月14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报道团队走进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专访了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蒋薇。

  编导 王琦铭

  记者 新疆广播电视台  格日勒图

  摄像 加木布拉提·马那尔别克

  包装 沈滨

  制作 余雷

  监制 李春霞 毛铭东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董事长马春雷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投资、建设、运营的国有平台公司,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又是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些年来,新疆国际陆港集团取得了哪些成效?与国内同类公司相比优势何在?接下来有什么计划?近日,新疆日报社(集团)“奔腾之路——‘一带一路’大型全媒体报道”小分队专访了新疆国际陆港集团董事长马春雷。

  编导/出镜   郭玲

  记者 范琼燕

  摄像/制作 苏宣明

  监制 毛铭东 李春霞 王琦铭

西北大学丝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间,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做好基础设施“硬联通”,强化规则标准“软联通”,促进各国人民“心联通”。

  古之长安,今之西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这座千年古都再次站上对外开放的前沿。近日,新疆日报社(集团)“奔腾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大型全媒体报道”采访小分队来到西安市,专访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

  编导/记者/出镜 热依达

  摄像 王昕

  制作/包装 买合木提江·吾甫尔

  监制 李春霞 薛静 余雷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总裁王国超

  近年来,连云港港立足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和国际枢纽海港定位,不断放大陆海内外联动的枢纽通道优势,打造东西双向开放门户,书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近日,“奔腾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大型全媒体报道”第一小分队来到连云港市采访,并专访了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王国超。

  编导 热依达 刘东莱

  出镜 热依达

  摄像 王昕

  包装 沈滨

  制作 余雷

  部分素材来源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监制 李春霞 薛静

哈萨克斯坦“阿玛纳特”党青年团“青年精神”主席努尔占·哲特皮斯巴耶夫:共建“一带一路”给青年带来新机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哈两国青年间的交流交往呈现出哪些趋势?青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更好发挥自身作用?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哈两国青年间的交流交往呈现出哪些趋势?青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更好发挥自身作用?新疆日报社(集团)“奔腾之路——‘一带一路’大型全媒体报道”采访小分队专访了哈萨克斯坦“阿玛纳特”党青年团“青年精神”主席努尔占·哲特皮斯巴耶夫。

  编导 王琦铭 余雷

  出镜 赵春华

  摄像 加木布拉提·马那尔别克 王琦铭

  包装/制作 余雷

  翻译 李雅卉

  外文校审 马鸿霞 刘景信

  监制 李春霞 薛静

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米恩华:搭建中国与格鲁吉亚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实桥梁

十年来,新疆企业不断“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如今,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是格鲁吉亚最大的外资企业。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新疆企业不断“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是格鲁吉亚最大的外资企业,成为格鲁吉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新疆企业的海外实践,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怎样的经验?9月23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报道团队来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专访了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米恩华。

9月23日,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米恩华接受记者采访。记者 刘东莱 摄

  问:华凌集团从2007年至今,海外投资已走过16年岁月,最大感受是什么?最大收获又是什么?

  答: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积累了很多海外投资的经验。首先规避政治、政策风险的有效手段就是寻求法律保护。格鲁吉亚是一个法律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我们投资之前了解到该国有《自由工业园区法》,就将我们建的工业园区申请了自由工业园,从而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出口到欧洲各国零关税;在当地销售,只收取4%的海关服务费等,从而大大增加了园区的招商吸引力,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出口欧洲。其次是建立高效稳定的经营管理团队以适应当地文化。华凌集团在格鲁吉亚投资经营16年,除了收到经济效益外,也把中国企业求真务实、诚信守纪的好口碑带到了格鲁吉亚,促进了当地就业、增加了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良好的带头示范效应使格鲁吉亚民众愿意在中国企业就业,为我们后续投资格鲁吉亚的中国企业打下了坚实的信誉基础。

  问:集团从走进格鲁吉亚,到融入格鲁吉亚,采取了哪些措施办法,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在格鲁吉亚投资经营16年,从最初投资工业园区,到建立国际经济特区和参与城市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成绩,首先与强大祖国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从投资之初到现在,我们得到了中国驻格外交部门的大力支持。其次是我们在格鲁吉亚这些年的管理经营,从开始逐步适应当地文化,然后健全法律制度确保企业合法合规,最后建立立足当地实际又具备中国特色的管理办法,取得了很好效果。再者是我们科学的投资战略。我们作为外方企业,在格鲁吉亚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安全和结算,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创新思维收购格鲁吉亚的巴塞斯银行,通过此项措施解决我们的结算,以及和我们一起出去的中小企业融资结算等问题,并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民众提供了金融服务,也确保了很多中方企业在格投资的资金安全。这些举措是一个有机整体,环环相扣,离开哪一步我们也不可能发展到现在。

  问:作为新疆企业,在面向中亚和欧洲的向外发展时,是否具有优势,需要做好哪些功课?

  答:如今新疆企业跨国生产、跨国投资、跨国经营的动力和能力不断提高,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的实施,也为新疆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优势。首先新疆的机械设备、农业等众多领域生产技术适应亚欧大陆内陆地区气候环境,如新疆的采油设备在寒冬仍可正常作业,适用生产技术是新疆企业面向这片区域投资的重要优势。其次小规模生产技术优势,新疆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与国外跨国大企业相比,小规模企业结构简单、经营灵活、没有庞大的管理费用,管理成本较低,而且企业适应性快,这种小规模生产是新疆企业境外投资的相对优势。第三,新疆和中亚地区在纺织、食品加工、餐饮、民族医药等方面需求相似,在中亚地区设厂投资、生产相关产品是新疆企业的一种特有优势。这些独特的生产技术优势使新疆企业发展境外投资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问:您如何看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华凌海外业务下一步打算是什么?

  答: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共同参与的合作;是公开、透明、开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增添积极正能量的合作;是传承丝绸之路精神,追求互利共赢和优势互补的合作。个人觉得“一带一路”倡议未来的重点应该在已有成就的高质量发展、新兴领域的稳步拓展、合作对接机制的探索与深化等方面。2023年,我国与格鲁吉亚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审计、教育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华凌集团要抓住良好发展契机,积极融入国家向西发展战略,发挥物资资源和集散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美丽新疆作出积极贡献。

贯东西 越万里 见证一路繁华——“奔腾之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综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我们用笔记录一个个动人故事,用镜头捕捉一幕幕精彩瞬间,用心感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精彩诗篇。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 陈蔷薇 刘东莱 赵春华

  7支采访队伍,31名全媒体记者,58个沸腾的日夜;

  5个国家,16个城市,309件作品;

  从炎炎盛夏走到金色深秋,自太平洋之滨迈向欧洲大陆门户;

  ……

  贯东西,越万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石榴云/新疆日报“奔腾之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举行。我们用笔记录一个个动人故事,用镜头捕捉一幕幕精彩瞬间,用心感受“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精彩诗篇。

  这是一条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奔腾之路。沿着这条路,我们见证一朵朵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花次第盛放。

  一条繁荣之路

  千百年来,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财富与繁荣的奇迹。

  互联互通,为繁荣之基。这是古丝绸之路的要旨,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和支撑。

  “路”可以是具体的,道路通,百业兴。

  8月14日,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十分繁忙。江面上船来船往,港口岸桥运转不停,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

  倏忽一阵汽笛响起,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抵达果园港。港口工作人员陈传剑告诉记者,这趟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入境,之后将货物通过长江铁水联运运至江苏太仓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果园港由散杂货码头跃升为具备铁公水多式联运功能的国家物流枢纽。”重庆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道物流部项目主管王思佳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搭乘中欧班列从果园港出发,经新疆口岸走向海外。

  “一带一路”上,不仅有钢轨铿锵,更有条条国际公路不断延伸,通向远方。

  从喀什驶出,经伊尔克什坦口岸,记者跟随采访车队沿着中吉乌公路蜿蜒前行。道路两边是崇山峻岭,道路远方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中吉乌公路途经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一个俄语名叫“萨尔塔日”的村庄。如今这里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看到有中国记者前来,村中老人努尔苏丹十分高兴。他说,中国公司帮他们修好了路,许多离乡的年轻人回来了,村子的活力正慢慢恢复。

  “路”也可以是宏大的,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9月,中亚大地秋色渐浓,各类农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向东行进40余公里,是一片开阔的玉米地。秋风拂过,玉米植株微摇。

  欧玛诺娃·阿依曼博士从玉米地里钻出来,指着玉米秆上小臂粗的玉米棒子,一脸笑意对记者说:“瞧,这个九圣禾2468长得多好,看来很适应这里的气候。”

  今年,新疆种业公司——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拉木图建立农作物展示示范基地,九圣禾2468就是玉米示范品种之一。

  “遗传距离越远、地理位置越远,就越有可能产生出优势种子。”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中亚农作物种质改良推广科技创新院院长王长海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九圣禾种业从国外引进的3000多份资源,已在国内研发平台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不断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造福各国人民。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熙熙攘攘的车流中,一辆辆“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最为吸睛。它们外观时尚、性能卓越,成了当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街边,伊犁星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塔什干销售分公司在此设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展示厅宽敞明亮,来自中国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吸引着一拨又一拨当地市民进店咨询。

  中亚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全面开花。“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市场已处于领先地位。”该销售分公司总经理伊万认为,今后5到10年,中国车企不仅会把更多新能源车出口到乌国市场,还将加快在中亚的生产计划,进而带动本地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一条开放之路

  从“世界超市”义乌,到欧洲门户格鲁吉亚,沿着采访路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的开放图景徐徐铺展于记者眼前。

  8月17日,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数不清的店铺分布其间,犹如闯入一座巨大的迷宫,一时间让记者都迷了路。这里售卖的商品从玩具到家居用品,无所不包。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与店主讨价还价的热闹场景,构成了一幅国际贸易生动的写实画。

  一个是“世界小商品之都”,一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相隔数千里的浙江和新疆,正发挥各自优势,在多个领域深入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

  8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金华车务段义乌西站调车场内,正巧一列满载110个标箱小商品、健身用品、五金电器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义新欧)鸣响汽笛,从义乌铁路口岸出发,开往西班牙马德里。车务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义乌始发的七成中欧班列经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

  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基于义新欧班列发展态势,浙江义乌与新疆将着重在贸易物流网络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不断拓宽义乌—新疆—中亚(欧洲)的贸易物流通道。

  新疆蜿蜒的边境线上,包括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在内的15个陆地口岸如一颗颗珍珠,连成一条对外开放的“项链”。商品货物通过口岸“送进来”“运出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9月5日,塔城巴克图口岸。一大早,即将出口的成品车有序排队等待查验。记者询问部分口岸货运司机,得知这些车辆的目的地大多是俄罗斯和欧洲。

  口岸货运司机肖炳均已往巴克图口岸中转桥送了3趟成品车。他说,最多时,每天能运送200辆。

  类似的场景在此次采访过程中十分常见。在霍尔果斯、伊尔克什坦、吐尔尕特等口岸,记者都见证了国产工程车、新能源车源源不断地从新疆出境,驶向世界各地。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新疆这个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枢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哈萨克斯坦商人哈德别克·加棱是个“中国通”,在哈萨克斯坦主营中哈跨境游。眼下,他正积极拓展业务范围,组织企业参加各项国际展会。

  得知记者来自中国新疆,他还热情地聊起在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农业国际合作推介会上的见闻。“中哈双方不光是政府间,企业以及民间交流都更加频繁了,也让企业觅到了更多商机。”哈德别克说。

  如今,中哈双边贸易已涵盖从能源到农产品贸易等各领域,并着力在绿色能源、现代医疗、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我们正在阿拉木图投资建设海外仓,占地2000亩,预计明年10月投入使用。”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忠说,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哈两国的产品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也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一条创新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是不断创新的十年。创新,夜以继日激发着“一带一路”的澎湃生机。

  8月8日,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连云港市,记者来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徐圩新区。站在海天一色的港口,恍然失神,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这里实在不像一个年产值将超2000亿元的重化工产业园区,而像一个景区,绵延的绿树繁花从陆地推向碧蓝的海面。

  汽车在海桥中开行了约10分钟,记者来到了万吨巨轮的码头泊位上。

  “我们脚下,是中国首个装配式高桩码头,主要构件都是提前预制、防腐处理后安装,杜绝了构件中的钢筋与海水的直接接触,耐久性得到保障。同时,大幅降低了海上作业时间和人员作业风险,混凝土落水对海洋的污染也大大减少了。”连云港虹洋港口储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思颖说,2021年4月30日打第一根桩,2022年9月7日就实现了首船靠泊。现在港池内的码头都采用这种工艺。

  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也是中国重要的深水良港,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点,记者在这里看到技术创新是如何促进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样的例子,在两个月的采访过程中比比皆是。

  8月12日,记者在郑州市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穿行在一间又一间巨大的仓库里,来自全球的货物堆积如山,即将发往全球各地的中国货品亦琳琅满目。

  中国的跨境电商模式发源地,正是郑州。

  “一带一路”本身就是古丝绸之路基础上的创新。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人类的国家形态、科学技术、交通条件等诸多要素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流通的新问题不断出现。

  “关口如何开?关务怎么建?税怎么征?都是一个新课题。”河南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徐平对记者说,在走访调研了3000余家企业,经历了数年的建设完善后,源自徐平团队的“1210”跨境电商监管服务模式,得到WCO(世界海关组织)高度认可,成为海关总署监管代码和全球跨境电商通关服务解决方案之一。

  新疆亦是这项创新的受益者。位于乌鲁木齐市庐山街的丝路西大门保税新零售体验中心,正是河南保税集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布局。在这里,记者现场体验,手指轻点自动售货机,琳琅满目的跨境保税进口商品就可以邮寄到家。

  新疆丝路西大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静说,按照计划,今年将继续做好国外优品的直采和新疆地特产品的出口,实现“不出国门买全球,疆爱出海卖全球”。

  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市,车水马龙的街头,巴塞斯银行的网点到处可见。记者随意走进了其中一家分行,整洁的大厅里,人们井然有序地办理着业务。

  拿出人民币,仅需要几分钟时间,记者就快速地兑换成了格鲁吉亚的货币“拉里”。而街角各处属于巴塞斯银行的ATM机中,只要使用VISA卡,随时随地都可以兑换“拉里”现金。

  这家给中国人极大便利性的银行,属于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在格鲁吉亚耕耘的十几年时间里,华凌集团不断用创新推动自身和所在国的发展,金融创新是其中之一。

  “随着中国与格鲁吉亚双边贸易与投资的日益密切,跨境结算成为不少中国企业‘走出去’急需解决的问题。”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米恩华说,2012年,为保护中资企业的资金安全,推动双边人民币跨境结算,华凌集团成功收购了格鲁吉亚巴塞斯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收购海外银行的民营企业。

  此后十余年间,巴塞斯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格鲁吉亚的中国公司和企业基本都在我们银行开户。”巴塞斯银行行长戴维·察瓦说,这十年,我们正是借助“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机遇,依靠各类创新获得了快速成长。

  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周谦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新疆企业利用地缘上的距离优势和信息优势,率先发现了机遇,在推动中格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华凌集团每年带动中国对格鲁吉亚出口近1600万美元,占中国对格出口总额约2%,带动当地就业超3000人,已成为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范例。

  一条文明之路

  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身着不同服饰的商人将丝绸、瓷器、茶叶带向远方,将异国的香料种子播撒在沿途,也散播着各自的文化,展示着不同文明的美好,连接着世界各大洲人们的生活与心灵。

  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深入人心,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8月24日晚,记者来到西安市永宁门附近写字楼里的一家汉服体验店,见到来自塔城市的回族姑娘马悦,她正忙碌地为游客量身做妆造。南来北往的人们对古都城墙下的“穿越秀”乐此不疲。

  “我们店里除了汉服,还有很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游客们试穿时我都会一一给她们讲解,告诉她们新疆的服饰文化,大家都特别感兴趣。”马悦说。

  马悦的家乡塔城市地处中国西部边境,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交融。手风琴随着贸易往来传入,深受塔城市各族群众喜爱。

  9月13日,初秋傍晚,记者徜徉塔城市的大街小巷,听到了悠扬的琴声从公园绿地、路边小店飘出。走进中国最大的手风琴博物馆,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演奏员道吾然·对山汉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令听众如痴如醉。馆内,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国的千余架不同年代的手风琴,见证了音乐在不同国界流传的故事。

  秋日的阿拉木图清风怡人。在这座城市,有一条路,名为冼星海大道。9月14日,记者来到街头,看到荷花造型的冼星海纪念碑静静矗立,旁边人来车往,宁静祥和,不时还有游客前来合照留念。

  随机采访路人,记者发现当地市民对这条街道、这块碑的故事如数家珍——1941年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在这里,冼星海创作了很多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中哈两国音乐家之间历久弥坚的深厚情谊,已经成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民心相通的鲜活注脚。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人是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落日余晖中的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吟诵中国诗人艾青作品《光的赞歌》,抑扬顿挫的声音飘出窗外,回荡在美丽的校园。

  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杜华告诉记者,成立至今,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讲座、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汉语桥比赛等各类活动500余场次,吸引数万人次参加。孔子学院以语言为媒,架起了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

  跨越山海,一路走来,我们更加坚信,未来的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带一路”也将不断延伸,织就象征发展与友谊、广阔而光明的康庄大道,而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也将在这条奔腾之路上不断书写新的华章。

微纪录丨十周年,我们沿着“一带一路”倾听时代合音

从盛夏走到金秋,历时近两个月,“奔腾之路”报道团队穿行亚洲、欧洲, 触摸“一带一路”十年之变,倾听时代合音。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8月7日,连云港,新疆日报社(集团)“奔腾之路——‘一带一路’大型全媒体报道”首站在此启动。

  自此,新疆日报社(集团)派出采访团队,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交汇点——连云港,到重庆、郑州、义乌,再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从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乌鲁木齐,到喀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而后由此出境,从“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到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再从中亚到欧洲国家格鲁吉亚……

  从盛夏走到金秋,历时近两个月,“奔腾之路”报道团队穿行亚洲、欧洲, 触摸“一带一路”十年之变,倾听时代合音。所到之处,对谈重要人物,讲述动人故事,行进式报道这条繁荣之路、光明大道上呈现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累累硕果。

  编导 王琦铭

  制作/包装 于姗姗   

  监制 毛铭东 薛静

十年相知创未来——在“奔腾之路”大型全媒体报道中感受新疆机遇

全媒体报道团队历时两个月,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澎湃活力,眺望新疆在“一带一路”机遇下愈加光明的未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中国,向世界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世界发生深刻变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新疆日报社(集团)“奔腾之路”大型全媒体报道的6支采访队伍,历时两个月,从炎炎盛夏走到金色深秋,自太平洋之滨迈向欧洲大陆门户,亲眼见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澎湃活力,眺望新疆在“一带一路”机遇下愈加光明的未来。

  合作,辟通衢大道

  当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对于新疆,一个崭新的机遇来了。

  在伊犁河谷,于2006年设立全球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2010年被批准设立经济开发区的霍尔果斯,已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陆路口岸。2014年,霍尔果斯设市释放出愈加强劲的活力和影响力。

  十年间,由中哈两国共建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欣欣向荣,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吸引着中亚国家的居民以及客商。这里已经成为很多哈萨克斯坦百姓购买生活用品的地方、中亚商人批发中国商品的重要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定位的确立,让新疆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扩大着与中国中东部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亚五国倡议和发展战略对接;推动贸易发展,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简化贸易程序;推动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发展中国同中亚国家地区间合作,促进更多地方结好;实现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一系列共识的达成,让新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这些共识的达成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十年耕耘的结果。

  今年7月,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访华期间,中格双方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9月11日,加里巴什维利宣布,格鲁吉亚从即日起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待遇。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街头,时不时能看到对中国人友善的笑容。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在这里深耕多年,成为中格友好合作关系的典范。

  “在中国和格鲁吉亚的合作中,新疆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经贸投资合作。”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周谦说,“在中国对格鲁吉亚大约8亿美元投资中,新疆就占了近6亿美元。”

  开放,拥四海宾朋

  2022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视察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些年来,硕果累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你们做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再接再厉,前途光明。”

  如今,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乌鲁木齐熠熠生辉。以“一港五中心”作为强大引擎扬帆起航的新疆首府,正通江达海阔步向世界。

  截至今年7月,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始发中欧(中亚)班列已超7100列。“陆港区集聚效应正在凸显,通过21条开行班列线路,有200多个品类的‘中国制造’产品运往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欧亚各国货物也从这里转运至国内其他城市。”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春雷说,“我们力争今年开行中欧班列1100列以上、铁海联运班列550列、公路国际货运1万车。”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乌鲁木齐市抢抓机遇,全力建设完善由公路、铁路、航空等组成的立体交通网,构建东联西出国际大通道;建成集高铁、长途客运、城市轨道交通、BRT、公共汽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于一体,联通疆内外的最大综合交通枢纽。

  这只是新疆诸多城市发展的缩影。城市发力的同时,新疆口岸飞速发展。十年来,作为我国陆上口岸最多的省份,新疆发挥政策、区位优势,把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推动“口岸经济带”建设取得新突破。20个国家一类口岸构建起我国面向亚欧的“黄金通道”,共同打造新疆对外开放的门户。新疆企业以口岸为港,乘风破浪开启了海外之旅。2018年,霍尔果斯南部联检区——第六代国门正式启用,“双西公路”(欧洲西部—中国西部)全线贯通。

  “口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对我们企业来说影响深远。”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忠介绍,通过“双西公路”,霍尔果斯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车程缩短近2小时,再加上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开通,进一步缩短了出口时间。近年来,金亿集团在中亚五国及俄罗斯建立了多个销售网点,在全国建立了16万亩的出口果蔬生产合作基地,以海关监管仓库为支撑平台,2021年、2022年出口贸易额均达6.83亿美元。

  互鉴,筑坚实之基

  在中亚国家,学习中文已蔚然成风。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弧形的大门犹如敞开的怀抱,欢迎师生和各方来客。大二学生拉申·再尹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学校开设了不同级别的中文课,每学期开学自由选课时,中文课名额总是很快就被抢完。”拉申·再尹说。

  哈萨克斯坦一所学校的中文教师迪娜告诉记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哈萨克斯坦选择学习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年龄也有下降趋势,“从四年级开始,就有孩子学习中文。”

  学习是相互的。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最大的中国商品市场——中海市场,56岁的新疆商人苏风英可以用流利的当地语言同当地人交流,而她绝非个例。在比什凯克、阿拉木图、塔什干、第比利斯,在每一个新疆企业和新疆商人活动的地方,新疆人都在努力学习当地语言,融入当地文化。

  当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各国都在学习着彼此的长处,新疆和自己的合作伙伴们,也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完善自身,为推进“一带一路”繁荣贡献力量。在互学互鉴中,对彼此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共同的前景信心更强。

  “格鲁吉亚的营商环境不错,我们不断研究该国的法律、贸易便利各项措施,积极适应,让企业更好发展。”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格鲁吉亚主要负责人王新福说。

  “新疆企业利用地缘和信息优势,率先发现了机遇。同时把自身对外发展需求和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紧密结合,由此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范例。”周谦说。

  深度互鉴并不限于国际,还体现在国内。十年来,新疆与东中部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交流学习从未中断。新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连云港市对口支援霍尔果斯市,两地共同进行经济人才培养项目。霍尔果斯市莫乎尔片区人大工委主任闫翔已在徐圩新区挂职学习两个多月,徐圩新区今年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但作为重化工产业园区,该园区绿树环绕成林,河流蜿蜒如画。“这里注重生态、规划先行、政策稳定的做法让企业安心,招商后为企业尽心服务,让园区与企业共同成长,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闫翔说。

  共赢,创辉煌未来

  十年时间,“一带一路”不断朝着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方向迈进。中国与国际伙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史无前例的发展大潮中,新疆一面携手中国其他省份,一面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赢让新疆不断集聚力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十年来,生机勃勃的“一带一路”建设创造出无穷机遇。在2022年出访中亚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哈萨克斯坦产品提供了从太平洋扬帆起航的出海口。”

  “哈萨克斯坦获得了直抵太平洋的出海口,这意味着全新的经济潜能。”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深有感触。而霍尔果斯市,正是这条线路上的核心节点。

  “海港是海运和陆运间转换的枢纽,新亚欧大陆桥的两端有着成熟的队伍,我们在不断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机遇是双方的。”江苏连云港港物流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恒学说。这位曾经的援疆干部不久前才从新疆回来,他带领团队考察中吉乌班列之旅收获满满。

  在广袤的中亚和欧洲,共赢项目无处不在。中医门诊、推拿、针灸、拔罐、中药材……走进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医药科技城,中国医药元素满满。

  为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中国科学院首批海外科教机构——中亚药物研发中心正式获批成立。研发中心以区域特色天然药物研究为核心,依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搭建起我国在中亚及周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天然药物科学研究、临床应用示范与人才培养核心平台。

  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新疆柯尔克孜族著名《玛纳斯》说唱艺术家居素甫·玛玛依的雕像沐浴在日光中,那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为他毕生致力于搜集中吉两国共同文化瑰宝——长篇史诗《玛纳斯》致以的敬意。

  “新疆在绿色矿业、风电、光伏和储能等方面优势明显,吉矿产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双方可在相关方面加强合作,推动绿色技术合作开发和应用,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说。这段话描绘的,只是宏大画卷的一角。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一带一路”新的十年已经到来,新疆,正在出发!

我们走在“大路”上

走过十年,“一带一路”风华正茂。在这条“大路”上,新疆一定会遇见更加光明的未来,谱写更多丝路传奇。

  岳燕云

  今年8月,我的30多名同事组成7个采访小分队,从连云港出发,沿着中欧班列线路,一路西行,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由太平洋之滨迈上欧洲大陆门户。他们一路采访,一路用笔和镜头为我们呈现“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地区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展现出这条“奔腾之路”的10年传奇。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十年耕耘,这一伟大倡议从一粒种子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为沿线各地各国铺就了一条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十年间,新疆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将区域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向西开放大格局中,“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与滚滚向前的时代大潮同频共振、一路奔腾。

  繁荣发展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为一名新闻人,我对这一宏大叙事有着更加具体的感受。记得几年前,我在霍尔果斯口岸采访,遇到两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怀揣地图,一路从沿海城市找到霍尔果斯寻求发展。我被他们的执着和勇气深深打动,以《青春作伴逐梦来》为题报道了他们的故事。大道之行,壮阔无垠,相信十年来“一带一路”一定吸引了无数人逐梦前行、以拼搏成就梦想。

  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生根,今天,中欧班列在亚欧大陆日夜穿梭,各地跨境物流、边境贸易、边民互市方兴未艾。据记者从格鲁吉亚发回的报道称,仅需几分钟,人民币就能兑换成格鲁吉亚的货币“拉里”,这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频繁的最好见证。不仅如此,各国在科技、文化、医药、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也广泛开展。而当年那两位年轻人逐梦的霍尔果斯口岸,也已成了很多中亚商人批发中国商品的重要基地,他们的现状今虽不可知,但我相信,这史无前例的发展大潮,一定给更多人带去实现梦想的机会。

  走过十年,“一带一路”风华正茂。在这条“大路”上,新疆一定会遇见更加光明的未来,谱写更多丝路传奇。

· 东联西出 做政策沟通的行动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东莱

  中枢通,则通天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新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

  从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交汇地,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立足区位优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努力铺就一条共同繁荣的通衢大道。

  紧抓国家顶层设计的机遇

  两千多年前,张骞完成“凿空之旅”。丝绸之路从那时起穿越时空,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天山南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过去十年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7次到访中亚。他与中亚各国元首交往的动人故事,彰显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深情厚谊,也推动双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些年来,硕果累累。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你们做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再接再厉,前途光明。”

  今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这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挖掘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潜力;推动贸易发展,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简化贸易程序;制定中国—中亚新经济对话战略;加快数字和绿色基础设施联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一系列重要合作成果。

  “这场盛会对新疆意义深远。”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所长石岚说,新疆在中国—中亚经济贸易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将愈发凸显,中吉乌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就是一个缩影。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新疆并没有坐等机遇。过去十年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为新疆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空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0日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政策沟通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政府间战略沟通为支撑,以地方和部门间政策协调为助力,以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项目合作为载体,建立起多层次、多平台、多主体的常规性沟通渠道。”而在这长效机制形成的过程中,有着清晰的新疆身影。

  今年3月26日至30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率中国新疆友好交流访问团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围绕新疆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使命,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新疆进一步提升同中亚国家友好交流和经贸合作水平,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总体外交大局,谱写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年来,新疆对外交流“朋友圈”不断扩大。新疆企业对外投资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4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举办7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近50场周边国家新疆商品展洽会。

  今年上半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1496.2亿元,同比增长65.2%,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383亿元,占新疆外贸总值的九成多,不仅成为全国进出口贸易的亮点,也为新疆打造开放型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空间

  新疆“走出去”的步伐坚决,迎接朋友的怀抱同样热情。

  10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在乌鲁木齐会见了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一行。阿里波夫表示,中国新疆在乌中两国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乌方同中国新疆的合作已经提升到了新高度。

  阿里波夫表示,乌方各地愿同新疆建立更加紧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希望双方围绕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加强创新技术、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纺织服装、铜材、化肥和农副产品等领域合作,不断提升产业互补发展水平;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畜牧业、沙漠化和盐碱地治理等领域合作;积极促进中吉乌铁路等交通项目建设,提升口岸过境运输效能和民航运输合作水平;持续深化人文领域合作,加强高等院校交流互动,共同培养优秀人才。乌兹别克斯坦欢迎中国新疆企业到乌投资发展、加强合作,共同助力乌中友好合作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

  更早些时候,8月16日,马兴瑞、艾尔肯·吐尼亚孜在乌鲁木齐会见了来新疆访问并出席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理阿·扎帕罗夫一行,围绕落实中吉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中国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地方间各领域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今年,我们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自治区党政领导密集开展多场外事会见,接待50余国团组,在多领域达成系列合作,拓展了国际交流合作新空间。”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说,新疆还与港澳地区加强协作,与甘、青、宁、藏等省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向西开放。

  纲举则目张,帆起则船航。十年来,中国新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兄弟省区市的政策沟通愈加频繁顺畅。一条通衢大道从新疆向东向西绵延开去,一端通往辽阔的太平洋,一端连着广袤的亚欧大陆。这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也必将造就一个更美的新疆。

· 立体覆盖 做设施联通的“筑路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逯风暴

  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关键。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十年来新疆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全力推进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管网“五位一体”互联互通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推动设施联通持续上水平,为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作出了新疆贡献。

  中欧班列联通国内外

  10月13日,天山脚下,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西站内,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车站开出,将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前往欧洲;不远处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内,正面吊起重机抓起一个个集装箱装载到列车上……

  日夜不息,驰骋万里。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穿行亚欧,成为国家之间人文交流、经贸往来的重要纽带。

  新疆是中国与中亚、欧洲连接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全国一半以上的中欧班列经新疆驶向境外。

  新疆统筹提升中欧班列枢纽集散能力,实施铁路口岸扩能改造、枢纽综合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和调度,密切口岸联检、企业及哈方铁路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广应用“铁路快通”,全力压缩中欧班列站停和通关查验时间,通关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为亚欧间国际运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十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更多、覆盖范围更广、货品更丰富、运行模式更多样。”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合作部副主任白璐说。

  新疆至中亚班列加密开行,中吉乌公铁联运线路实现图定开行,“中吉乌多式联运通道+陆海新通道”测试班列成功开行,与上合示范区合作组织开行“鲁疆班列”,公铁、海铁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有效衔接,服务全国、联通欧亚的运输服务水平显著增强。

  截至8月底,经新疆过境的中欧(中亚)班列累计达7万列,占全国57%以上;始发国际班列8024列,年均增长50.4%。阿拉山口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达112条,通达德国、比利时、波兰、俄罗斯等21个国家;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达80条,辐射境外18个国家、45个城市和地区。

  如今,一列列中欧班列翻越山河,经新疆通行亚欧大陆,铺就人文经贸往来的新通途。

  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

  9月30日,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库尔勒南互通至尉犁段正式通车,环塔里木盆地高速(一级)公路圈建成。

  这是新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提供助力的生动体现。随着疆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地深度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共建“一带一路”源源不断注入活力。

  基础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领域和核心内容。十年来,新疆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管网“五位一体”的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效明显。

  交通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副厅长李学东说,十年间,全疆公路新增里程6.22万公里、总里程达到21.73万公里,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G7京新高速、中通道G30连霍高速、南通道G0612线依吞布拉克至和田高速(一级)公路及G3012南北疆大通道全线贯通,第3条进出疆公路大通道实现高速公路连接,环准噶尔、塔里木盆地高速(一级)公路通道建成。S319线布尔津至吉木乃口岸等国际运输通道、G219线昭苏至温宿等沿边通道加快推进,“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南北疆畅起来、进出境联起来”路网格局加快形成。

  目前,新疆铁路营运里程9092.1公里,中国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中国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跨境铁路畅通运营,新疆成为亚欧间重要的铁路枢纽;双边国际运输道路118条、多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0条,条数和里程均居全国首位;新疆的机场数量增至25座,是全国目前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省区,与19个国家的23个城市实现通航。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联通水平不断提升。新疆已建设开通跨境光缆26条,建成投运“疆电外送”直流通道2条、“西气东输”通道3条,“疆煤外运”年均增长11.7%、“疆电外送”年均增长38.9%。

  不断推进设施联通上水平

  金秋时节,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施工现场,钢轨一节节向前铺进,该工程本月将完成铺轨工作;G0711线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中导洞内,硬岩掘进机轰隆隆掘进,中导洞年内将实现贯通……

  新疆不仅加快现有的项目建设进度,还不断在多领域启动多个重大项目建设。

  9月20日,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9月28日,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环塔750千伏输变电、将淖铁路增建二线3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

  ……

  今年以来,新疆已建成投产乌昌和凤凰—乌北、凤凰—亚中Ⅱ回3个750千伏电网项目,正在加快准东—皖南特高压配套工程、甘泉堡、达坂城扩建等10个750千伏电网项目建设,争取年底前建成6个;先后共布局73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项目,截至9月底,全疆新增新能源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建设正酣,第四通道也在积极谋划推进。

  蓝图绘就并加快落实,新疆正在加快推进G3033奎屯(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成通车后这条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南北疆较为快捷的交通大通道;伊宁至阿克苏铁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建成后新疆将形成铁路大环线;中吉乌铁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将成为新疆通往中亚的又一条便捷通道。

  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将助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也将大大提升“一带一路”设施联通水平。

  互联互通助发展,携手同行向未来。新疆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不仅在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中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牢固的互联互通基础,也必将在未来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 互利共赢 做贸易畅通的“开拓者”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以经贸合作为主轴的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一带一路”从愿景化为现实,以贸易畅通为保障,创造更多经贸合作新机遇。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地带的新疆,将自身区域性开放战略积极纳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在这条机遇之路、发展之路上走出了不凡的轨迹。

  规模持续扩大

  贸易新增长点逐步培育

  10月15日,来自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的水果、蔬菜及日用百货等商品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发,发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国外客户对中国农产品需求量,今年比往年增长了近2倍。”该公司董事长于成忠说,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约60%的进口蔬菜来自中国。

  霍尔果斯金亿公司的快速发展是新疆外贸蓬勃发展的缩影。包括霍尔果斯在内的新疆各口岸,犹如镶嵌在新疆漫长边境线上的一颗颗珍珠,串点成线构成了一条条“送进来”“运出去”的物流大通道,织就新疆向西开放、沿边开放的亮丽风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极大提升了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水平,加快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了贸易高质量发展,新疆稳步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一组数字镌刻着新疆向西开放的铿锵步伐。据海关统计,从2013年到2022年,新疆进出口总值从1708.1亿元增长到2463.6亿元,年均增长4.2%。今年前8月,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91.9亿元,同比增长51.2%,增速排名全国第二。全区口岸1—8月进出口货运量4875.2万吨,同比增长7.6%。

  9月23日,走进中国商品乌兹别克斯坦海外仓产品展示厅,上百种中国优质产品整齐摆放。“随着跨境电商高速发展,更多中国产品从中亚‘出海’欧洲。”新疆亚欧国际物资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萍介绍,海外仓启用后,缩短了物流时间,客户反馈更好了。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跨境电商被广泛熟知。张宏萍和团队不断努力,构筑起亚欧国际跨境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通过发展跨境征信、跨境物流、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实现全球大宗原料商品现货跨境即时交易。

  在充分发挥口岸、边贸等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新疆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培育外贸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当下,新疆已培育形成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二手车出口、边民互市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各地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色的外贸发展路径。

  结构不断优化

  贸易合作更加密切

  早在4年前,伊犁星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刁正林就开始布局乌兹别克斯坦及中亚地区的新能源车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步伐加快,刁正林见证了中国产品结构逐步向高端化发展的足迹。

  当下,中国新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贸易规模稳定增长,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密切,结构不断优化,家用电器、纺织品、电子元件等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合作更加紧密,互联互通效应凸显。”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说,贸易畅通也促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和产业升级,推动了世界贸易与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今年前8月,喀什地区进出口总值512亿元,同比增长98.5%,首次突破500亿元,进出口总值、增幅在新疆地州市中均排名第一。

  从商品结构上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最主要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太阳能电池出口值分别同比增长48.6%、23%、50.2倍,金属矿及矿砂进口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进出口商品增长展现出中国喀什地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式发展加快推进的景象。”喀什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王西平说。

  当下,新疆正围绕“八大产业集群”,通过抓“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形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方式多元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态势。

  李轩说,新疆积极将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支持和鼓励全区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内外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型。

  合作机制丰富

  贸易效率不断提高

  近日,塔城市永利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一批漳州蜜柚通过巴克图口岸的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出境,经过7天便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的超市。

  该公司业务经理刘军毅说,得益于巴克图口岸为农产品专设的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货物大都能“即到即走”。

  于2013年12月正式获批开通的巴克图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是全国首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越来越短的通关时间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赢得了先机。”塔城海关监管科科长肖新南介绍。

  为了扩大贸易规模,解决贸易投资便利化过程的问题,中国新疆充分发挥多双边经贸机制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新机制,有力促进了贸易畅通。

  “贸易畅通就是要着力解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问题,大幅消除贸易投资壁垒,共同做大、做好合作的‘蛋糕’。”李轩表示。

  今年以来,新疆出台一系列落实稳外贸系列举措,商务部门与各地方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推动外贸稳增长、促创新、增活力。

  立足区位优势,新疆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对外大通道畅通水平,保障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行,深化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多领域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数据显示,2022年,新疆与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往来。今年前8个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66.8亿元,增长53.7%。

  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依赫提亚尔·尼亚孜穆拉多夫认为,中国新疆作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战略门户,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佳结合部、天然连接点,具有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发展的天然优势。

  李轩表示,自治区商务厅将充分利用地方经贸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经贸合作交流。引导企业进一步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多元化开展海外投资,不断扩大经贸合作“朋友圈”。

  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风华正茂,开放发展风光正好。

· 创新供给 做资金融通的“推动者”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

  进入北京大学MBA教程、入选中国海外投资年会(2012)十佳经典案例……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格鲁吉亚巴塞斯银行的案例,一度在国内外引起诸多关注。

  如今十年过去,这家银行资产增长20.1倍,贷款增长29.1倍。“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我们收购了巴塞斯银行,我们又通过这家银行支持两国客商经贸往来。”华凌集团总经理张军说。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疆在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的同时,积极引进各类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在疆设立分支机构,并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支持。

  瞄准重点领域 提升服务质效

  每日迎着升起的朝阳,商户们云集于华凌商贸城。一家家门店开业了、一位位顾客来了,繁忙的一天由此开启。

  如今,华凌集团经营的华凌市场已成为西北最大的物流集散市场。“2013年以来,华凌集团迈入国际化发展快车道,金融机构的支持也在加速,我们的贷款余额近三年增长了约80%。”张军说。

  正如张军所感受到的那样,十年来,新疆金融业紧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聚焦新疆“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截至今年8月末,银行机构支持“一港、两区、五大中心”表内外融资余额3639.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49.32%。

  此外,新疆金融业还深化对外经贸交流,支持各类企业特别是新疆企业“走出去”。截至今年8月末,银行机构支持161家企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贸易或承揽工程,融资余额达611.48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22.73%。

  “如果说贷款是借鸡下蛋的话,保险则起到了兜底保障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史小平说。

  近十年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哥拉、赞比亚等国家的输变电项目提供保险服务,支持金额达28亿美元,为其中承保的2个项目赔付7500余万美元。

  “中国信保累计为我们29个境外项目提供保险支持,帮助化解国际业务风险。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我们发展成为世界能源行业的骨干企业。”特变电工副总裁胡南说。

  截至6月末,出口信用保险为新疆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保障96.01亿元。新疆保险业还不断加大保险资金在疆投资力度。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投资余额1028.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46亿元。

  此外,截至8月末,保险机构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提供风险保障资金8318.1亿元。

  完善组织体系 给予资源倾斜

  9月20日,新疆银行喀什分行开业。“未来五年我们拟向喀什地区提供260亿元融资支持。”新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全晋说。

  自2016年底成立以来,新疆银行已在全疆设立机构网点35家,覆盖7个地州市。

  除了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这十年,新疆积极引进各类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在疆设立分支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相继设立伊犁分行和喀什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喀什分行;巴基斯坦哈比银行设立乌鲁木齐分行;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天津银行作为主发起行分别在新疆批量发起设立11家、5家村镇银行。

  ——中石油在新疆设立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新疆分公司成立。

  ——东兴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龙证券等4家证券公司在新疆新设4家证券分公司;沪深北交易所相继在新疆设立服务基地。

  “截至6月末,辖区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数量较2013年末分别增长4.95%、18.47%,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史小平说。

  在引进增加金融机构的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成立“新疆银行业保险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统筹协调力度。

  此外,根据自治区对核心区工作部署,在国家金融业统一统计制度之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建立了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核心区建设统计制度。

  “我们要求金融机构按月度或者季度进行手工填写,并定期通报,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及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史小平说。

  各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向其总行(总公司)在信贷资源配置、授权权限管理、资本管理改革、费率优惠等方面争取差异化的助疆发展政策。

  拿进出口银行来说,该行在制定授信政策时给予新疆分行特殊考虑,提升新疆优势产业授信限额近50%。

  创新金融供给 破解融通难题

  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新疆金融业创新了众多资金融通模式。

  保单融资增信模式就是中国信保新疆分公司与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的融资模式之一。“当出口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时,以应收账款的权益为基础,通过投保信用保险为其融资增信,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融资银行,银行以此向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中国信保新疆分公司业务管理处处长助理刘颖斌说。

  9月份以来,通过中国信保新疆分公司的保单作为增信措施,新疆达美源贸易有限公司获得融资2000万元,支持番茄酱出口约2500余吨。

  “保单起到了很好的增信作用,破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增大了出口量。”新疆达美源贸易有限公司业务主管王毛毛说。

  此外,新疆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截至6月末,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贷余额9.72亿元。

  在结算方面,自2021年4月新疆银行业开展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以来,越来越多的新疆涉外企业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截至今年9月末,新疆已经与12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

  拿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来说,该行已经与19家境外银行建立了本外币直接清算关系,实现了中亚五国全覆盖。

  “这就意味着,如果新疆企业与中亚五国企业发生贸易往来,就可以避开美元、日元等第三国货币,而直接选择人民币或者中亚国家本国货币进行结算,既可以规避汇率风险,也可以提高效率,资金当天就可以到账。”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张恒瑜说。

  围绕新市民保险保障需求,今年上半年新疆保险机构推广研发保险产品107个,为4104个企业以及9.54万人次提供保险保障357.37亿元,赔付支出2057万元。

  “融资模式创新破解了融资难题,促进货币流通,加速了商贸交流,支持了产业发展。”史小平说。

· 深化交流 做民心相通的“搭桥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人文纽带、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建设的精耕细作与持久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新疆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等独特优势,与共建国家积极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民间交往等,架起一座座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为夯实共建“一带一路”民意基础作出积极贡献。

  互利共赢

  民心相通基础更实

  10月16日,夜幕低垂,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华灯初上,散步、赏夜景的人三三两两,谈笑风生。

  然而几年前,限电、停电在这里时有发生。吉尔吉斯斯坦水电资源丰富却南北不均,北部地区曾深受缺电之苦,即便是首都也难以得到充分的用电保障。

  这一切随着中国新疆企业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达特卡—克明输变电工程竣工得以解决。贯通吉尔吉斯斯坦南北的统一电网,让比什凯克市民实现用电自由。“我们都将这一工程称为来自中国的‘幸福工程’。”市民阿亚娜说。

俯瞰比什凯克市。记者 刘翔摄

  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的幸福生活,是各国民众的共同梦想。

  十年来,一系列聚焦发展、改善民生的合作项目落地,让“民心相通、命运与共”的愿景更加清晰。

  新疆在新能源领域具有独特的资源、技术等优势,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空间广阔。2022年9月,来自新疆的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乌兹别克斯坦521MW风电项目。

  “项目正在施工阶段,建成后将明显改善当地电力结构,满足50万户家庭的电力需求,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万吨。”金风科技乌兹别克斯坦分公司总经理刘春海说,项目的成功执行奠定了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快速发展的基础,也带动了当地人就业,加强了不同文化人群的相互交流。

  修筑公路,解决人们出行难题;架起电网,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安装路灯,照亮行人夜归之路……十年来,这条新丝路上不断涌现的优质品牌和标志性工程,有效提高共建国家民众生活水平,成为各方共同推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

  交流共融

  民心相通情感更牢

  当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赛丁乌鲁·奥马特收到新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的脸上挂满喜悦。

  “我努力学习中文,就是为了这一刻。”赛丁乌鲁表示,将会在新疆大学好好读书,毕业后参与中吉跨国公司项目,助力家乡实现更好发展。

  得益于地缘、人文和教育资源优势,新疆承担了我国大部分国家层面与中亚开展教育合作的任务,建立了双边、多边合作交流与协调机制。

  新疆高校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均设立孔子学院,“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在共建国家持续升温,累计逾万名留学生在新疆高校就读。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各地的学生在孔子学院上课。记者 刘翔摄

  “通过开展高水平的中文教学和文化活动,培养大批知华、友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学生。”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梁焱说,“友好基础越来越牢,‘一带一路’前景才会越来越好。”

  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以教育、医疗为代表的民间交流合作蓬勃发展,成为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

  今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学科肝移植团队抵达哈萨克斯坦国立医学科学中心。在双方专家团队的合作下,为饱受多发泡型包虫病痛苦的伊女士实施了离体肝切和自体肝移植术,手术持续整整12个小时,最终获得成功。

  目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已对伊女士进行多轮跨国远程会诊,为她定制了康复计划。

  新疆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中国医疗服务向西开放的前沿和示范点,与中亚国家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在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积累丰富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也将共建国家的民心“焐”得更热。

  文明互鉴

  民心相通底蕴更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直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这段短视频记忆犹新——7月23日晚,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南非埃尔维斯舞蹈艺术团演员一下飞机,就与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演员一同舞了起来。

  舞蹈艺术团团长诺姆汉达索·姆伦瓦那说:“虽然舞姿不同,但传递的快乐相通。此行加深了我们对新疆歌舞的了解,更感受到新疆的无限魅力。”

  南非埃尔维斯舞蹈艺术团是为参加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而来。来自亚洲、欧洲、非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艺术家汇聚天山脚下,以舞为媒、以舞会友。透过舞蹈节这扇窗,一个真实、自信、开放、美好的新疆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式表演。资料图

  近年来,新疆先后邀请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旅机构来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加强了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展现了新时代新疆的新气象新面貌,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千百年来,《玛纳斯》在中国新疆柯尔克孜族和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族民众间流传,两国的“玛纳斯奇”用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音乐曲调演唱英雄玛纳斯及其后代英勇斗争的故事。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两国人民共同的财富,两国就保护和传承《玛纳斯》开展密切合作。

  柯尔克孜族著名《玛纳斯》说唱艺术家居素甫·玛玛依,被国内外史诗专家誉为“活着的荷马”,他毕生致力于搜集《玛纳斯》史诗片段,是唯一能演唱八部《玛纳斯》史诗的人。吉国政府为他在比什凯克市竖立雕像,以纪念他为传承《玛纳斯》所作的巨大贡献。

  “中国政府对《玛纳斯》的研究保护工作受到吉国各方的赞赏,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发挥了独特重要作用。”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杜德文说。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未来之世界,必将山海相连,美美与共,丝路互联,民心相通。

· 串链丨打造“口岸经济带”开放门户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陈蔷薇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此开启国际合作的崭新篇章。

  10年来,作为我国陆上口岸最多的省份,新疆发挥政策、区位优势,把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推动“口岸经济带”建设取得新突破。20个国家一类口岸构建了一个我国面向亚欧的“黄金通道”,串起新疆对外开放的门户。如今,各地口岸经济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而蓬勃发展。

工人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中欧班列运行能力提升宽轨铁路编组站建设项目现场施工作业。于苏甫·艾尼 摄(资料图片)

  强基建 承载能力增强

  8月,G680塔克什肯至恰库尔图公路项目路基、桥涵等工程建设全面铺开。这个项目按照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是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国际经济走廊应运而生。

  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怎么参与这些经济走廊的建设?新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给出了解答的第一步——完善联通口岸物流网,提升口岸核心承载能力。

  截至目前,新疆(含兵团)已有7地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有3个。

  阿拉山口是新疆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之一,如今正加快建设20个基础性、关键性公路铁路通关能力提升项目。项目全部竣工后,预计公路口岸通关能力将由40万吨提升至200万吨,铁路口岸通关能力将由2000万吨提升至4000万吨。

  10年来,新疆加快设施联通,各地根据口岸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口岸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横跨亚欧大陆的交通大动脉“双西公路”全线贯通;中巴公路国内段完成改造提升,13个口岸通达二级路面;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8条,总数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开通3条进出疆高速公路大通道。

  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的跨境铁路和兰新线、临哈线、格库线“三出疆”铁路,构成了新疆联通中亚、欧洲的铁路网络。

  新疆正加快推进增开别迭里口岸、建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支持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对接磋商……

9月3日,霍尔果斯海关关员对“京张号”中欧(中亚)班列进行查验。李明、黄宇晖 摄

  保畅通 通关水平提升

  要发挥口岸优势,新疆口岸不仅基础设施要建设好,更要通得“快”。

  9月1日,一辆装载1000件裘皮制品的货车驶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经海关关员查验后放行,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当天,乌鲁木齐海关发布的《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域监管办法》正式施行。

  “监管办法实施后,霍尔果斯综保区和合作中心间通关手续简化了,能大幅缩短货物通关用时。”乌鲁木齐海关口岸监管处监管二科科长塔伊尔江·亚生说。

  10年来,新疆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巩固压缩通关时间成果。

  8月15日起,霍尔果斯公路口岸货运通道试行7*24小时通关。与此同时,进入8月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每天有20余列中欧(中亚)班列通行。

  “海关设立了申报专用窗口,利用‘单一窗口’等智慧平台,实现一体化通关、无纸化申报。”霍尔果斯海关监管三科一级行政执法员阿不都哈力力·阿不都哈勒克说,如今平均只需二三十分钟就可完成一整列班列的放行手续。

  去年,新疆开展了口岸保通保畅专项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果:新疆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5.28小时、0.1小时,通关时效分别位居全国第9位、第2位,通关时间分别较2017年12月压缩84.31%、99.19%,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区间。

6月19日,乌鲁木齐,新疆尚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2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上生产光伏组件。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资料图片)

  育产业 经济活力激发

  发挥好新疆对外开放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疆如何落点?正是通过抓住“口岸经济带”这一关键点着手发展现代产业。纵观新疆口岸发展,似乎能发现一个规律——发展较好的口岸所在地几乎都有配套的开放平台。这些平台依托口岸而生,也因聚集企业而兴。

  2020年,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批,成为新疆首个、全国第九个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塔城地区围绕巴克图口岸,加快构建以装备制造、进出口装配组装、农副产品进出口加工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试验区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如今,在50平方公里的先行发展区内,已有63家企业签约入驻,多个项目建成投产,巴克图口岸迎来国产风电设备出口高峰期。

  10年来,塔城地区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从20余家发展到现在近百家。

  通过阿拉山口综保区散粮换装线,从4月初至7月23日,阿拉山口综保区已进口散粮54列,散粮铁路专用线累计运粮17万吨。依托口岸和综保区优势,阿拉山口加快建设成为国家进口粮油储备加工基地。如今,阿拉山口口岸着力加强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已吸引760余家企业入驻。

  依托开放平台,打造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思路已在多地形成共识。目前,新疆进一步释放了亚欧陆路物流和贸易通道潜能,吸引产业聚集,助力新疆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 奋楫丨打造“一港”开放枢纽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索蓉芝 郭倩

  从高处眺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生机勃勃,一声清远的鸣笛,满载货品的中欧班列驶向远方;货场内,繁忙且有序,龙门吊忙碌运载着集装箱,无人集装箱卡车作业不歇;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办事大厅内,企业员工在窗口“一站式”办理中欧班列发运业务……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一角。陈龙摄

  2015年之前,新疆人或许不会想到,在远离海洋的家门口,会有自己的“港口”,而且还是“国际港”。

  被称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呼啸疾驰,通过亚欧大陆让中国新疆与世界更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际物流枢纽轮廓渐成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一中亚一西亚、中巴经济走廊交会处的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新疆视察。当时总书记的擘画字里行间高瞻远瞩:“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来,新疆将可能成为繁华的中心。不要说别的,乌鲁木齐现在是方圆1500公里最大的城市,到那时,将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近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着力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2015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选址、陆港区规划方案、铁路口岸申建等工作。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乌鲁木齐依托纵横驰骋的中欧班列,启动建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

  2016年,建设开局之年,首批货物入园,首次开通以乌鲁木齐为起点和终点的“乌鲁木齐—杜伊斯堡”往返程中欧班列,实现中亚、中俄班列常态化运行。

  2017年,乌鲁木齐市委牵头成立陆港区建设委员会,明确“集货、建园、聚产业”发展思路。

  2018年,实现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集结、分拨和转运,为建立面向亚欧的商贸物流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疆重要城市及口岸的新疆国际陆港体系总体架构。

  2020年,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被列入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之一。

  ……

  “一路走来,我们曾为拿出陆港区规划建设方案连续工作45天,也体会过创新性实施‘集拼集运’模式被列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自豪。”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钟荷花说。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从无到有,从规划起步到落地生根,国际物流枢纽的形象逐渐清晰。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乌鲁木齐铁路口岸标牌。丁磊摄

  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货场内,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鸣笛驶出。从这里出发,2天可抵达哈萨克斯坦,3天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集疏运能力越来越强,我们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钟荷花说,班列年发运量从最初不足百列,到目前保持千列以上的规模,累计发运7000余列。开行线路从最初的4条,到现在的21条,通达亚欧19个国家、26个城市。同时,欧亚各国的货物也聚集于此并转运至国内其他城市,从而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更加欣欣向荣。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与上合示范区共建物流大通道,合作发运首趟“鲁疆班列”;与广西、重庆等地合作,推动中欧跨境班车(重庆—新疆—德国)发运,陆海新通道(海防—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国际联运班列首发,构建了联通欧洲与东亚等地铁海联运新通道。

  从首创“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作为典型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发运“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随着不断探索、创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成为“一带一路”具有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的现代国际物流枢纽,有力推动了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前段时间,满载汽车零件、增压器等货物的“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号”货运包机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飞往莫斯科。今年以来,“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号”货运包机已发出3架次,是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空港口岸实现“区港联动”的生动实践。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作为国际陆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努力打造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口岸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充分释放“一区多功能”优势。

  今年1—7月,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154.7亿元,同比增长245%,在全国16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排名61位。

  看中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前不久,浙江东阳市雅厨工贸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朱泓恺参观园区后,当即决定在此建厂。

  时光回拨。去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此次视察,站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上,总书记思虑长远:“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硕果累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过去是内陆的一个省份,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就不同了。这里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成为一个核心地带,成为一个枢纽地带。你们在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激起壮志豪情满怀。作为国家推进向西开放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承载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将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做优做强枢纽经济,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引擎。

  目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在加紧建设北站国际商贸物流园、临港产业园、公路港项目以及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一条条通道连接南北。如今,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为引领,新疆正日益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

· 抢滩丨打造“两区”开放高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范琼燕 刘翔

  新疆,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千百年来,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进入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也为新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一个地处南疆,一个地处北疆。喀什和霍尔果斯,相距千里遥相呼应,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大潮中,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被赋予支点的重任,在不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中,打造开放新高地。

  经济引擎雄浑有力

8月22日,一辆货运汽车从喀什综保区驶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蔡增乐摄

  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从喀什综合保税区络绎不绝驶出,驶向各个口岸。经过多年建设,在一片戈壁上崛起的喀什经济开发区变得喧嚣而忙碌。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催人奋进——

  以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两个重要支点,推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发展枢纽和口岸经济、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对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喀什经济开发区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东金融贸易区、临港物流产业区、喀什综合保税区、城北加工转化区四个功能片区,推进了喀什地区经济发展,成为支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越过天山,距离喀什1000多公里外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释放出越来越大的潜力和活力,让口岸政策优势不仅在霍尔果斯本地落地,还覆盖到伊宁市、霍城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辖域。

  见证了“两区”拔节成长,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胡来杰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霍尔果斯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不断彰显,正成为沿边开发开放最具活力的前沿阵地。喀什海关关员古丽菲热·玉素甫也感慨,短短几年,喀什综保区变化真大,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

  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贯穿亚欧非大陆,一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地处广袤欧亚腹地的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长安号”“义新欧”“渝新欧”“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中国制造”产品驰骋欧亚大陆有了更多选择。

  近年来,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不断拓展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空间的同时,持续创新举措,高质量服务口岸发展,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陈昶从事外贸已有5年,“随着海关无纸化办公、全天候卡口值守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当天就能办结货物出关手续,很方便。”他说。

  发挥好外贸平台承载作用,服务好企业。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各职能部门努力打好政务服务“组合拳”,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今年,喀什经济开发区高质量打造沿边开放创新实践先行区,在深圳市召开深化喀什综保区“五方”合作共建座谈会。“一系列创新改革,让喀什经济开发区提升了向西开放水平。”喀什地区行署党组成员、喀什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曲连东说。

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跨境电商空中陆桥正式开通(资料图)。通讯员 郭杰摄

  “霍尔果斯日益完善的跨境电商配套设施以及延伸的海外仓建设,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霍尔果斯中广至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谭晓霞说。

  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东风,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以实体经济为核心,深化创新引领,加速推进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建设,通过完善跨境电商业务配套设施,发展海外仓建设、延伸产业链,不断推动跨境电商企业降本增效,吸引了包括中广至达国际贸易在内的一批跨境电商企业落户,已有30多家企业入驻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已实现跨境电商贸易额35亿元。

  产业集群异军突起

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中欧班列。霍尔果斯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疆连接国内国外两个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在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的过程中,亦夯实自身产业发展基础,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口岸经济”转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看中综合保税区政策和喀什经开区政策双重赋能,落地入园,发力国内国外两大市场。

  在喀什嘉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从12条生产线下线的LED颜色识别追踪板电板,包装后发往各地。这家2022年4月投产的企业正在快速成长,进出口贸易额已达数十亿元。

  紧盯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喀什地区“十大产业”,喀什经济开发区围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的“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依托山东、上海、广东、深圳等4个对口援疆省市,深挖产业资源,目前已成功打造纺织家纺产业园、锂电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多个百亿级产业平台。

  强“链主”,延“链条”。今年以来,霍尔果斯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精心绘制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图谱”。

  “我们将通过推进新材料企业发展和新型建材项目建设,逐步打造立足伊犁河谷、辐射‘一带一路’沿线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力争‘十四五’末成为百亿级产业园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党政办公室主任赵峰说。

  今年,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加快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加工贸易产业,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支撑,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

  展望未来,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国家及自治区出台的优惠政策的支持,有援疆省市的真情奉献,有开发区干部“店小二”般的服务意识……“两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必将收获硕果。

· 立柱丨打造“五大中心”开放平台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2013年的金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掀开了世界发展进程新的一页。10年来,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聚焦“五通”积极作为建设核心区五大中心,为构建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疆贡献。

  大道贯通连亚欧

首航航班乘务组在客舱迎接旅客登机。车捷摄

  8月15日,中国南方航空CZ3360航班从新疆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起飞,标志着喀什首条直飞广州航线开通。

  借“一带一路”东风,新疆大力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是全国目前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的省区,与19个国家的23个城市实现通航。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区位特点与民航比较优势呈现高度的特征契合,将举全行业之力支持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说。

  “大力支持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蒙古航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巴德拉尔·额尔登巴特说。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硬联通”是重要方向。新疆处于联通亚欧、横贯东西的枢纽位置。因此,推动设施联通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是新疆建设交通枢纽中心的重要议题。

  “这10年,新疆坚持多路并举、齐头并进,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管网“五位一体”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秘书处处长郝喜红介绍。

  10年来,“双西公路”(欧洲西部—中国西部)、G7京新高速全线贯通,13个口岸通达二级路面,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8条、多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0条,线路数和运营里程均居全国首位。

  中国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中国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跨境铁路畅通运营,中吉乌铁路、中国塔城—哈萨克斯坦阿亚古兹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库尔勒—格尔木铁路开通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实现高效衔接。

  建设开通跨境光缆26条,建成投运“疆电外送”直流通道2条、“西气东输”通道3条,“疆煤外运”年均增长11.7%、“疆电外送”年均增长38.9%。

  经贸“朋友圈”持续扩容

  正值收获的季节。

  8月29日,中国茶商在格鲁吉亚种植、加工的首批红茶和绿茶从乌鲁木齐航空口岸入境。

  另一边,伊尔克什坦口岸也传来好消息:首趟“中吉乌多式联运通道+陆海新通道测试班列”已成功开行。“这将有利于推动实现枢纽对枢纽、集结对集结的合作发展新模式,并将形成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外贸双循环联动体系。”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春雷说。

  10年耕耘,新疆坚持深耕周边、拓展沿线,稳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紧紧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

8月21日,观众从乌鲁木齐展区前走过。当日,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摄

  刚刚闭幕的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便是最好的例证——共签订经贸合作项目360个、金额5210.37亿元,同时创下多个商博会之最。

  今年1—7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9.3%,高于全国增速58.9个百分点。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61.4%,占新疆进出口贸易额的92.3%。

  截至目前,新疆已获批4个综合保税区、4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落地2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培育29家海外仓口岸仓。

  随着中国—亚欧博览会、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等一系列品牌盛会影响力、带动力的不断提升,新疆开放平台发展辐射能力持续升级。10年来,共吸引46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前来投资,对外投资66亿美元,覆盖47个国家和地区,建成4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

  10年来,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区跨境人民币结算实际收付累计达3574亿元,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在新疆与周边国家本外币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达到36%。

  筑起“心联通”坚实桥梁

8月30日—31日,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在乌鲁木齐举办。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8月30日,以“互学互鉴共享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中亚传统医学论坛在乌鲁木齐开幕。来自中亚五国的传统医药领域院士专家、国内中医药领域专家和国医大师等共聚一堂,共商传统医药合作大计,共享传统医药发展成果,持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这是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10年来,以经贸合作为延展,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在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全面开花,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建设同样可圈可点,筑起一座座民心相通的坚实桥梁。

  加强医疗国际合作,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中药研发中心,定期举办“丝绸之路健康论坛”,多次组织“中医关怀团”赴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慰侨义诊,积极开展国际医疗服务。

  创新教育国际合作,中国新疆与25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230余份校际学术文化交流合作协议,稳步实施“留学中国新疆计划”,新疆汉语国际推广成果被教育部列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典型案例。

  拓展科技国际合作,新疆获批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组建丝绸之路创新研究院,建成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2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个,组织实施上合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及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420个。中塔生物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哈遥感技术与应用联合实验室列入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

  ……

  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核心区建设,新疆在10年征程中交出优异答卷。

· 新疆日报“奔腾之路”稿件被吉国报纸整版刊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黑宏伟报道)11日,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报第307期14版整版刊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采写的“奔腾之路”栏目稿件。

图为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报第307期14版整版刊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采写的“奔腾之路”栏目稿件。

  近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报道团来到吉尔吉斯斯坦,采访了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在吉的中国人和企业、吉国政府官员等,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生产了一批新闻稿件及融媒产品。

  “希望我们转发的‘奔腾之路’稿件,能让我国读者了解更多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内容。”《丝路新观察》报俄文总编妮娜·尼奇波罗娃表示,这是中国媒体在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特别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元首提出的“加强中国—中亚大众传媒交流合作”共识的积极努力。

  《丝路新观察》报在吉尔吉斯斯坦全境发行,是该国发行量居前列的主流媒体之一,报纸发行至总统府、国家议会和吉国每一个村庄,是中吉两国政府、企业、民众互相获取信息的重要权威平台。

  除了报纸整版转发《孔子学院架起一座“桥”》《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奔向中亚》等稿件外,《丝路新观察》报所属丝路新观察新媒体还转发了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采写的《中吉媒体探讨如何讲好“丝路故事”》《给远离祖国的华侨华人家的温暖》等稿件,播发后,在吉国读者中引起较好反响。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媒体团队来我们国家采访。”吉尔吉斯斯坦企业家阿扎马特表示,“如果有机会接受采访,我要向更多中国企业家展示我的面包工厂。”

  吉尔吉斯斯坦网络达人艾曼乔克·博罗特别克梅孜说:“我的一位朋友曾受邀去过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市。他回来告诉我,那里有一座影视城,他的描述让我对那个神奇的地方充满向往。”艾曼乔克说。

· “奔腾之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收官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陈蔷薇报道)8月启动的天山网-新疆日报“奔腾之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收官。采访活动历时2个多月,推出各类新闻产品300多件,微博话题传播总量突破2200万,取得了较好传播效果。

  今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天山网-新疆日报“奔腾之路”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于8月7日启动,7个采访小分队31名全媒体记者,深入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16座城市,综合运用文字、视频、海报、手绘等多种形式,推出了一大批主题鲜明、内容扎实、形式新颖的新闻产品。截至10月19日,在微博平台话题#围观奔腾之路大型报道#、#带你看“一带一路”十年巨变#以及子话题阅读量累计2275万,产生广泛影响。

  采访小分队深入国内外港口、企业、园区、高校等一线,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随采随发的各类新闻产品带着“热乎气儿”,第一时间送达网友读者面前。

  此次采访活动在多平台多语种合作上取得显著效果,实现了新疆日报与新华日报、重庆日报、河南日报、浙江日报、陕西日报等省级党媒联动,双方通过充分合作,进行了高质量的报道。“报道与时代合拍,呈现的作品视角新奇、独特。”新华日报连云港分社社长程长春说。

  新疆日报社(集团)所属平台天山网、《大陆桥》杂志等即时推出中、英、俄文产品,并推送至中亚国家,引起境外媒体广泛关注。“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知名杂志《哈萨克斯坦时代》网站第一时间转发了《奔腾之路·筑梦丨海边的“新疆巴郎”》等新闻产品。吉尔吉斯斯坦《丝路新观察》报第307期14版整版刊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采写的《孔子学院架起一座“桥”》《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奔向中亚》等稿件,丝路新观察新媒体转发了《中吉媒体探讨如何讲好“丝路故事”》《给远离祖国的华侨华人家的温暖》等稿件,播发后,在吉国读者中反响较好。

  “希望我们转发的‘奔腾之路’稿件,能让吉国读者了解更多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内容。”《丝路新观察》报俄文总编妮娜·尼奇波罗娃说,这是中国媒体在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特别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元首提出的“加强中国—中亚大众传媒交流合作”共识的积极努力。

· 聆听丝路回响 携手再启新程

       9月6日,2023(第十二届)乌兹别克斯坦—中国新疆商品展览会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开幕。中方各企业、代表团与乌方共签订22个意向合同,签约总额达48.18亿元。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黑宏伟摄

9月21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最大中国商品市场——中海市场,新疆商人苏风英(右)为消费者介绍新到的中国商品。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阿尔曼·热扎克摄

9月19日,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拿到新疆大学进修中文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开心不已。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阿尔曼·热扎克摄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135+50桩水电站。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9月24日,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的新疆亚欧国际物资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报道团队记者和该中心顾问图尔苏纳利·库兹耶夫(前排左二)合影留念。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阿尔曼·热扎克摄

  9月14日,报道团队记者在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九圣禾种业农作物展示示范基地,向哈萨克斯坦国家种植业与农作物生产研究所豆科作物和玉米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欧玛诺娃·阿依曼博士(左二)了解九圣禾2468玉米种子在这里的生长情况。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琦铭摄

9月13日,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哈萨克钢铁集团库房,工作人员将钢材吊装入库。该集团销售的镀锌钢卷等货物中,40%来自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琦铭摄

位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的巴塞斯银行,由新疆华凌集团于2012年收购100%股份,新疆华凌集团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控股国外银行的民营企业(9月23日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昕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吹尽黄沙,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熠熠生辉;回望十年,秉承全新的时代内涵,共建“一带一路”的参天大树深植沃土,欣欣向荣。

  金秋九月,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题境外采访活动正式启动。采访报道团队从祖国的新疆出发,奔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立足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使命和担当,以开放思维、国际视角,吟诵“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密切交流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历史机遇和筑梦者的奋进历程;洞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度合作、高度共赢的美好愿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细腻工笔。

  一路采访,一路聆听。我们寻脉共建“一带一路”将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给共建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感知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给共建国家带来的重要机遇;我们见证把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文明互鉴多姿多彩,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温暖画面……

  春华秋实,静水流深。十年砥砺,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铺就了一条造福世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十年扬帆再起航,立足对外开放前沿,中国新疆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铺就的共同发展道路上,书写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作为和新担当。

出品人:成立新

总策划:石锋

总监制:肖春飞

统筹:丁涛、杨涛

汉文编辑:罗玲、纪洲、葛惠芹、王昕冉、古丽革乃·艾尔肯

维吾尔文编辑:阿曼古力·阿布都热合曼、阿不来提·肉孜

哈萨克文编辑:美尔曼·加怕尔拜克、比沙拉·库万别克 、阿勒达克·帕提汉

英文编辑:成立、菘都尔

俄文编辑:马鸿霞

设计:晁瑾、潘美娟、贾永娇

开发:时雷、贺亚飞、高顺利、艾克热木江·艾尔肯、伊马木·图尔迪

运维:尹东、李宁、王丽丽

视频剪辑:薛静、余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