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鲁番,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这里的先民们便创造性地在地下开挖出一条条暗渠,把人们望眼欲穿的巍峨天山冰雪融化之水引来。真的很难想象,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在潮湿黑暗的地下,用最原始的挖掘和照明工具,一寸,一尺,一米……一直凿通了总数1100多条、全长超过5000公里的地下河流,那一条条河流在地下汩汩奔涌的场面该是何等壮观!
老人从一间干打垒的土房子里走了出来,笑容可掬,个头很高,虽然已经80岁了,但身体看起来却十分健朗。我们在涝坝边会合,老人伸出手和我们一一握手。面积百余平方米的涝坝周围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形成了一块小小的绿洲,不时飞来几只白鹭和蓑羽鹤。吐尔逊说:“坎儿井和这个小涝坝是这片草场的水源,附近的羊、牛、雀娃子(野生鸟类),都在这儿喝水。”记者跟随老人一起去察看坎儿井现状。从涝坝再往南走是明渠,坎儿井里的水欢快地流淌着,水质清澈,记者品尝了一口,井水清凉甘甜,十分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