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

打击非法集资重在“治未病”

2024-06-22 09:02:28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观察】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

  “幻想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不法分子抓心理,高息高利诱惑你……”一曲节奏铿锵的快板书,将非法集资的套路讲得明明白白,既有趣又好记。这是6月14日举办的新疆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中一个节目。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在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中发挥着“治未病”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经过多年积累,新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已形成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并重的格局。一张严密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天罗地网已然铺开。

  花样翻新 危害极深

  透过铁窗,看着天上皎洁的月光,想着还有3年刑期,曹某某心里除了对亲人的思念,更多的是对自己罪行的懊悔。

  去年5月,昌吉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金额达千万元。被告人曹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

  经审理查明,曹某某违反金融管理法律规定,以高额返利为诱饵,向不特定人员非法吸收资金2403万余元,数额巨大,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并称非法集资类犯罪。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往往通过‘四步曲’,骗取人们的钱财。”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张鹏介绍,非法集资人会先“画饼”,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其次是“造势”,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或者组织集体旅游、考察、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把声势做大。第三步是“吸金”,通过返点、分红,让参与人初尝“甜头”,想方设法套取他们口袋里的钱财。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跑路’了。他们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让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张鹏说。

  非法集资具有多重危害。“首先是破坏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对参与人来说,多数投资都追不回来,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倾家荡产;对非法集资人来说,也会带来牢狱之灾。这一切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处置非法集资处负责人韩路说。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昌吉市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丽(化名),通过发传单、投送广告等方式,以办理旅居卡免费旅游、筹款养老、投资养老院项目返利等高额回报为诱饵,向老年人宣传“养老理财”产品。

  在此期间,张丽非法吸收145名老年人资金共计近850万元,返本付息200余万元,造成经济损失600余万元,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非法集资风险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存量风险持续“水落石出”,严重威胁到群众“钱袋子”安全。

  针对当前打非形势,在先后召开的全国、自治区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明确提出“坚决遏制非法集资风险蔓延势头”的工作思路,彰显了党和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上下联动 打早打小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非法集资涉及面广、跨区域性强、隐蔽性强,给治理造成一定难度。为此,自治区已全面建立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体制,并组建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工作专班。

  “全疆各地结合实际,加强上下联动、兵地协作,从风险排查、打击处置、整治规范、建章立制和宣传教育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全力维护新疆金融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韩路说。

  和田地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与网信办、信访局、网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对网络上出现的非法集资关键字眼进行筛查,每月形成信息分析报告,进行会商。

  “2023年,我们通过网信和情报信息网络筛查出3条情报信息,并将情报信息转公安部门及相关县市处非办核实,将风险消除在初始阶段。”和田地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绍辉说。

  打击非法集资,关键是管资金和管人。

  打断资金链,往往可以切断非法集资的实现路径。因此,自治区和兵团联合建立了资金异动监测报告机制,并实现实体化运行。

  “我们建立了针对涉嫌非法集资人的行政边控程序,防止非法集资人出境逃避法律制裁,推动形成了依法依规对非法集资打早打小的新局面。”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工作人员说。

  在一系列机制保障下,新疆全力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形成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的局面。

  “我们持续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案件,加快推进重点案件处置,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及时关注工作进展,涉众型非法集资案件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韩路说。

  通过综合治理,去年全区非法集资案件审结率同比提高3.37个百分点,结案率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

  今年5月,自治区、兵团联合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启动。各地各部门将加强央地协同、部门协作、兵地联动,坚持风险排查、打击处置、整治规范、建章立制和宣传教育,全力维护新疆金融安全。专项行动将围绕重点领域、重点案件、重点地区和10项任务,分五个阶段开展,持续到2025年底。

  “我们将联合各地各部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排雷除险,集中力量破解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非风险和重点案件。”韩路说。

  源头治理 预警为先

  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为了防范非法集资,自治区健全完善了监测预警体系,建成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联动监测网络。全疆监测企业10余万家,预警风险指数较高的企业27家,通过监测预警体系先预警后立案的案件10起,监测预警效果初见成效。

  “我们还畅通了举报渠道,加大线索核查力度,依托自治区非法集资举报平台,广泛收集非法集资线索。2023年,我们共接收举报线索294条,核查率达100%。”韩路说。

  和田地区引入了防范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2023年10月,当地将防范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向县级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延伸。

  “经过1年多的布局和推进,和田地区已经完成平台举报、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网络监测等多途径、多形态的非法集资举报体系,为打早打小起到了关键作用。”李绍辉说,当地有3个案件都是通过情报信息渠道获知并进行处理的。

  “防范非法集资,做好宣传,提高人们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的能力和意识,可以起到源头治理的作用,事半功倍。”韩路说。

  参加6月14日举办的新疆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后,乌鲁木齐市民刘先生感慨地说:“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高额回报的诱惑,一定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非法集资花样多,一定要提高警惕、绝不参与。”

  以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为抓手,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组织各地(州、市)、各成员单位统一行动,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与“金融知识普及月”“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等活动紧密结合,形成防非“大合唱”。

  克拉玛依市积极协调三大通信运营商,为市民免费推出防非宣传彩铃业务。当市民拨打电话时,就能在手机屏幕上清晰看到防非温馨提示,每一次通话都是一次防非宣传。

  6月14日,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由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活动现场,年过七旬的市民朱玉华和老伴王玉梅做起了义务宣传员。

  “民警不但给我们老年人讲解了‘养老诈骗’套路,还送了印有宣传语的小礼物。对非法集资,我们老年人尤其要提高警惕。”朱玉华说。

  截至目前,自治区已与100余家外卖餐饮企业、近百家快递代收点、多家快递公司、外卖配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招募“快递小哥”和“外卖小哥”防非宣传志愿者100余名,共同开展防非宣传,初步实现“宣传万家,防非到家”。

  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必须持牌经营。“群众如有理财需求,应当选择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韩路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古丽革乃·艾尔肯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