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芳:善用家常话解“疙瘩”
2024-07-24 10:58:1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房佳伟 通讯员 白剑
黄春芳,兵团第十二师司法局五一农场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在怡丰园北社区有自己的调解室。
7月15日,记者在调解室见到黄春芳时,只见她留着利落的短发,身穿白色短袖衬衣、深色长裤,中等个头、不胖不瘦,未语先笑,胸前的人民调解员徽章尤为醒目。黄春芳一边整理桌上的调解和走访记录本,一边和记者聊工作,打开了话匣子。
2018年从怡丰园北社区退休前,黄春芳做妇女工作,多与妇女儿童打交道。退休后,黄春芳想发挥余热,刚好第十二师司法局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在五一农场司法所干警的鼓励下,她于2020年加入当地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
黄春芳说,当调解员,光认真负责不行,还要学法律,把法条转化成口语说给群众听,方便理解。还得会安慰、劝导当事人,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再提出解决方案。
今年6月初,一对年轻人因为彩礼退赔问题而报警,根据警调对接机制,黄春芳负责调处这起民事纠纷。她迅速了解情况、梳理矛盾焦点:这对恋人订婚后闹掰了,双方父母的介入让矛盾扩大。
黄春芳多方调和,确定这对年轻人没有和好可能后,与双方当事人及其父母分别谈话,既讲民法典,又说人情世故,劝说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对方的感受。最后,女方同意归还20多万元的彩礼及首饰,男方当场支付女方5万元精神损失费。
2022年3月,辖区两户居民家的孩子在学校打闹,致使一名孩子的门牙断裂,两个孩子的家长因赔偿事宜与学校产生分歧,三方到五一农场司法所申请调解。黄春芳接手后,第一时间询问原委,然后到学校走访现场,调取公共视频录像,查阅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判断是非曲直。最后,约来三方,摆事实、讲法律、明利害,有理有据主持三方达成和解。
“现在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较多,我的手机号就是热线,啥时间都有人打过来。”提到这点,黄春芳面带微笑。原来,为了更好服务辖区群众,五一农场司法所征求黄春芳同意后,将她的信息印成名片,贴在单元楼门口、广场信息栏等醒目区域,群众可随时拨打其手机号咨询法律问题。
“每天午休、半夜或大清早时,都有电话打来。”黄春芳说。“烦吗?”记者问。“刚开始有点,后来就不觉得烦了,很有成就感,特别是听到对方说‘谢谢’时。”黄春芳脱口而出,又指了指办公椅后面的锦旗,笑着说:“这是一对夫妻送来的,我帮他们要回了工钱,他们坚持给我送面锦旗,你说花这钱干啥,怪不好意思的。”
当专职人民调解员4年来,黄春芳调处了近600起矛盾纠纷,为1000多名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近8000万元。2023年8月,黄春芳被兵团司法局授予“兵团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