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余名人民调解员共绘法治好“枫”景
2025-02-19 09:06:0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
天山网-新疆法治报记者 张蕾 通讯员 郭梦露
2月10日一早,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博塔莫因村人民调解员巴依巴扎尔·塔勒道接到一通电话后,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
巴依巴扎尔了解得知,村民霍某放羊时,羊群跑进罗某家的围栏,啃食其储存的草料,还毁坏了铁丝网。罗某张口要1万元赔偿,霍某不同意,两人吵了起来。
巴依巴扎尔先给两人讲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之后告诉罗某,赔偿数额要以事实为依据,劝霍某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希望双方各退一步。
经过他一番说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霍某赔偿罗某2000元,一起纠纷化解。
目前,新疆有73202名人民调解员,他们活跃在天山南北、草原戈壁,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新疆大地扎根开花。
去年以来,我区不断完善多元解纷制度机制,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调解条例》,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召开全区调解工作会议,持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2024年,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9.2万余件,调解成功28.8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8%,较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有纠纷找调解。全区各地将“枫桥经验”与地域文化、法治文化紧密结合,将“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理念融入人民调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心化解每一起纠纷,不断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古有张英“六尺巷”,今有库尔班“感恩井”。
骑着毛驴上北京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生前也是一个调解能手。2022年5月以来,于田县率先在全县19个乡镇打造“库尔班大叔调解室”,将库尔班·吐鲁木精神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融合。此后,和田地区司法局、于田县司法局从库尔班·吐鲁木的事迹和精神中汲取养分,总结出“六步调解法”(一听、二查、三理、四调、五议、六访),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库尔班大叔调解模式”。
去年以来,和田地区司法局在全地区推广“库尔班大叔调解模式”,让他的调解法得以传承发扬。“金牌调解员”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就善于用“库尔班大叔调解模式”化解纠纷。
今年1月初,在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库尔班大叔调解室”,如克亚木调解一起合同纠纷。去年初,村民买某向邻居麦某借了3万元,并打了欠条。两人约定好买某年底还款,但借款到期后,买某迟迟不还钱。
如克亚木积极调解后双方和好,1月中旬,买某将牛卖掉,把钱还给麦某。如克亚木正是运用“库尔班大叔调解模式”倡导的感恩情怀和邻里和睦美德,解开了二人心结。
“库尔班大叔调解模式”在我区基层社会治理中得到充分运用。去年以来,各地不断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涌现出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如昌吉回族自治州“5532”多元化解大调解体系、获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的福海县“乌伦古经验”、温泉县“235+兵地”联调工作法等。同时,昌吉州“盖碗茶调解室”、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仁杏调解室”和“护边员调解室”等1000余个地方特色品牌调解室,激发了基层调解活力。
如今,在新疆,发生在基层的各类民事纠纷里,总能看见人民调解员的身影。人民调解员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