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民生丨删除评论不应成为退款交易筹码

2024-08-20 09:10:09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郭宏磊

  在数字化消费普及的当下,消费者评价已成为衡量商品与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其公正性与真实性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至关重要。然而,近些年来,市场上出现一种令人忧心的现象:部分商家将删除负面评论设定为退款的前提条件,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市场公平原则,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消费者在完成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后,享有依据个人真实体验发表评价的权利。这些评价既是后续消费者作出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推动商家改进服务、提升品质的直接动力。然而,一旦商家将退款与删除评论相互捆绑,消费者发表评价的自由便会受到限制。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评价系统的公信力,更是对市场规则的破坏。

  商家之所以采取如此短视的举措,多是出于对负面评价影响声誉和销量的恐惧。但他们却未能洞察问题的核心,真正能够赢得消费者信赖的,是优质的产品与卓越的服务,而非对负面评价的强行压制。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只会让商家深陷恶性循环,最终失去更多潜在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此外,我们还需关注电商平台在处理评价时的不当作为。一些平台为了维护商家利益或规避纠纷,可能倾向于直接删除负面评价来化解矛盾。这种看似能在短期内解决问题的方式,实则破坏了评价系统的公正性与可信度,致使消费者愈发难以获取真实、客观的信息。

  要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多方协同合作,共同遏制这一不良现象。商家应当恪守诚信经营的原则,尊重消费者发表评价的自由权利,以积极的态度直面负面评价,并切实加以改进;电商平台需构建完善、健全的评价处理机制,确保评价系统的公正、透明及可信。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背市场规则、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和惩处。

  广大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警惕一些商家的不当行为,还可通过投诉举报等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刘芳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