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把环保“及格线”干成“标杆线”
2025-04-27 08:35:5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魏永贵
“其实,当初我们完全可以不搞大规模绿化,缩小规模符合要求就行,这样企业的投入会小得多。”4月24日,记者在徐矿集团哈密能源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
是“及格”就行还是争创优秀? 对当时刚刚投产不久的企业而言,这是一道棘手的选择题。
若选择“及格”,企业能省下很多成本,无需聘请专业的科研团队、无需买进大批苗木、无需反复补种、无需预先试验。绿地小一点,无非是矿区沙尘多些、风热些,这些 “小问题” 看似都能 “将就”。
但大规模植绿、争创“优秀”,意味着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且成效未必立竿见影。在传统发展逻辑里,这似乎是笔 “不划算” 的买卖。
然而,徐矿集团哈密能源有限公司却果断选择了后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向 “绿” 而行的高质量发展才是可持续之道。企业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好生态账、社会责任账,这是对戈壁荒漠的承诺,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
如今,这家企业的高盐矿井水生态治理实践已形成示范效应,大南湖戈壁多家煤矿正复制 “徐矿经验”,掀起荒漠治理与绿化热潮。哈密大南湖矿区矿井水若能全流程处理并用于生态修复,将为破解西北干旱区盐渍化难题提供全新路径。徐矿集团的创新实践证明,工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非对立,只要转换思路、舍得投入,“生态负债” 完全能转化为 “绿色资产”。
相关新闻
“水害”变“水利” 戈壁变绿洲——探访全疆首个高盐矿井水绿化造林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