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桥大塘与林公渠

2023-06-07 09:36:4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报告文学】

刻着“林工”字样的铁锔。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高芳摄

  高芳

  这是一面令人肃然起敬的石墙:三四米高的玄武岩条石块块相接、层层垒积,条石之间严丝合缝,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石墙沿着湖岸,形成优美的弧线,臂弯一样守护着脚下的千里沃野。

  芳菲四月,由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行走大江大河 书写水运书香”江苏行采访活动,将我们带到淮安洪泽湖大堤。这段如铜墙铁壁般屹立的石墙,位于大堤45公里处的周桥大塘,是洪泽湖大堤保存最完整的石工墙。

  站在周桥大塘巍峨的石墙下,才能体会出高居其上的洪泽湖为什么被称为悬湖和古代的人工湖,而洪泽湖大堤又为什么会被称为“水上长城”。

  导游介绍,洪泽湖大堤也称“高家堰”,始建于东汉时期,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全长70.4公里,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大堤高3—9米,底宽50—150米,顶宽10—30米,是用6万多块千斤重的条石垒建而成,且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它的作用就是将淮河水全面阻断,从而将水积蓄在洪泽湖中。石堤蜿蜒曲折共108弯,雄伟壮观如“水上长城”,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其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大堤,洪泽湖大堤与成都都江堰一道,被誉为中国水利史上的“绝代双堰”,在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与京杭大运河的其他重要节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这里已建成“周桥大塘遗址公园”。在此立有洪泽湖治水的历代名臣塑像,其中就有新疆人的老相识——林则徐。

  在林则徐被贬伊犁之前,曾于洪泽湖畔有过一段彪炳千秋的治水故事。

  1824年(道光四年)农历十一月,气温骤降,风暴大起,洪泽湖巨浪高卷,浪头越过堤坝瞬间结冰,使洪泽湖大堤周桥段决口,冲成近27米深的大塘,就是现在的周桥大塘。当时有俗语说:“倒了高家堰(洪泽湖大堤),淮扬二府看不见。”洪水泛滥,造成房毁树倒,淹死冻死的百姓不计其数,水患也让漕粮运输受阻,使得京畿的粮食供给受到很大影响。

  清廷命时任江苏按察使的林则徐到周桥重修大坝,当时他重孝在身,只能身穿素服赶往洪泽湖工地。为保证工程质量,林则徐要求在每块条石上凿出一个齿槽,用生铁铸成工字型铁锔放在齿槽间,再浇上由糯米汁与石灰搅拌而成的砂浆,使得条石与条石牢牢地黏合在一起,不留丝毫缝隙。

  石墙下,我们找到一块局部已剥落的条石,透过缝隙可以看见里面的铁锔。为了便于人们看清楚,公园特意在一旁立了一块刻有“担当精神”的石碑,其上嵌了一块锈迹斑斑的铁锔样品,上面可清楚地看见“林工”二字。这是林则徐要求工人们在每块铁锔上刻制的,以示对其修筑的工程终身负责。铁锔均镶嵌在墙体内部,“林工”二字起不到任何扬名表功之用,只是用此“铁证”,表明此堤堰的工程质量由其全权负责。我们所知道的,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是从西方引进的,其中就包括严格的可追溯程序。没想到这么先进的管理制度,在我国200年前的治水工程里就已开始执行了。

  前来参观的同行都忍不住摸了摸眼前这面平整光洁如一体的石墙。它沉厚如铁,触感微温,倚靠墙体时感到格外踏实。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自卸车,没有切割机,也没有光学测量仪……无从想象那时的工匠们是如何做到让条石大小一致,并将它们垒砌得天衣无缝的。难怪2013年9月22日,周桥大塘作为中国大运河的典型地段接受世界遗产组织验收时,得到“媲美金字塔”的高度评价。

  在这组群雕中,林则徐未穿顶戴、神情肃然,在他身边的河工或运土抬筐、或肩挑手提、或搬石垒块,一派忙碌景象。据说,当年林则徐匆匆自老家福建赶来,见这里黄水遍地、满目疮痍、民生涂炭。心急如焚的他吃住都在工地上,谁也看不出这是位四品大员。他刻苦任事,工程进展很顺利,半年之后即告完毕,水患得到了治理。而林则徐也因疲惫过度全身水肿,落下虚弱怕风的病根,只能回老家治病。之后,清廷花巨资用了6年时间将整个大堤修造完毕。

  当年被洪水冲击而成的泱泱大塘,在林则徐修筑堤堰后,形成了一个月亮形池塘,被称为月潭。据说潭水清澈、鱼虾成群,一到秋天,蒹葭苍苍,景色优美。1976年,为了抗震需要被填埋,成为附近农民的田地。如今被修整为公园后,这里已是一大片芳草萋萋、树木葱郁的沃野。而立于此处的古堰石墙已无水可防,却依然固若金汤,连柔韧的小草都很难从石隙中探出头。它仍旧像当初建成时的样子,还将在此天长地久地屹立下去。

  林则徐在后世被尊为民族英雄,更多是因为虎门销烟的壮举和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远见卓识,但却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治水名臣,一生中多次临危受命也与治水有关。他所留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遗迹,不止于眼前这座洪泽湖上的“水上长城”,还有距此几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林公渠”和“林公井”。可能连他自己也未曾想到,在洪泽湖治水,是想尽办法将泛滥成灾的洪水猛兽困在堤坝之内;而18年后,他将在新疆的天山南北,为当地缺水和无水的困境殚精竭虑。

  伊犁河北岸有一条历史悠久的大渠,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伊宁市到达霍城县,灌溉着千顷良田,这条被称为“湟渠”的人工河,曾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林公渠”。

  1841年7月13日(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廿五),道光帝发旨“林则徐着革去四品卿衔,均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然而不久,黄河水势暴涨,河南祥符黄河三十一堡堤顶漫塌,决口达三百多丈,致使开封受淹河流改道,河南、安徽等五府二十三县受灾。当年10月,林则徐奉旨赶到祥符黄河治水工地“东河效力赎罪”,至次年3月18日(二月初七),眼见黄河大堤合龙在即,水患已除,他的治水之功并未换来“龙颜大悦”,而是“着仍遵前旨,即行起解,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辛劳辗转多日后,1842年12月10日(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林则徐到达流放目的地——伊犁惠远城,在此度过三年的谪戍生涯。

  当时因鸦片战争后清廷向英国赔款,财政拮据,新疆驻兵的军饷日趋减少。在疆大兴屯田,既是为朝廷分忧也是长远战略的考虑。林则徐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开垦荒地的请求,立即得到大力支持。从1843年秋天开始,他负责开垦惠远城东边的阿齐乌苏荒地,从伊犁河上游的喀什河引流,苦干5个月后,完成了工程量最大的龙口工程,200多公里长的水渠全线贯通,成为清代伊犁开屯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垦复面积约15万公顷。这是在清廷没有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林则徐与当地官绅共同捐资修建的。

  之后,林则徐又被派往南疆继续开垦荒地,白日迎风冲寒,走马引绳,丈量土地;夜晚卧宿毡庐之中,聆听四野风沙呼啸。他一年之内先后到达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等天山南北的边城,行程上万里。《清史稿》记载:“二十四年,新疆兴治屯田,将军布彦泰请以则徐其事,周历南八城,濬水源,辟沟渠,垦田三万七千余顷。”

  在吐鲁番,林则徐发现了当地地下水利设施坎儿井,十分赞赏,并对坎儿井加以改进,增挖穿井渠,每隔丈余挖一口井,连环导引,使井水通流。他还将坎儿井推广到了新疆各地,大大改善了当地农田的灌溉条件。百姓们就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布彦泰在向道光皇帝密报的奏折中,称赞林则徐“赋性聪明而不浮,学问渊博而不泥”“诚实明爽,历练老成”“能施诸行事,非徒托空言”,并由衷赞叹“平生所见之人,实无出其右者”。

  这些史实,都被记录和展示在位于伊宁市的伊犁林则徐纪念馆里。

  如今,“林公渠”依然涓涓流淌、造福一方百姓;“林公井”里的水依然甘甜清凉、沁人心脾。它们像是大地上的无字丰碑,默默地赞颂着一个人上善若水的一生。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王荣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