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没有这么简单!只要拿着身份证,一分钟不到即可办理好通行证,从中国入口进入,出口就是中哈共建的边境合作中心了。”近日,“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队走进了“千年驿站,百年口岸”——霍尔果斯。从递交身份证到踏上哈萨克斯坦国土,采访团用了不到10分钟,仅花费15元!
中欧班列作为新形势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承担着历史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迎来重大发展契机。9月27日,“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采访团来到霍尔果斯铁路口岸。
千年前,古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商旅不绝,而今,汽笛在丝绸之路悠扬,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跨越山海,连贯东西。
在我国西北边陲,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夹着一条平坦通道,向西延伸至哈萨克斯坦,便是阿拉山口市。这里因口岸而兴,昼夜不息的中欧班列、络绎不绝的商人,都在诠释着这座城市由“边境驿站”变为“前沿枢纽”的底层逻辑。
提起新疆,多数人的脑海中会率先浮现出冰川雪山、牧场森林、峡谷草原,此外还有葡萄、哈密瓜、红枣、梨等甘甜的瓜果。然而,这些却远不足以定义新疆。新疆的热情与浪漫、美食与游乐、山水与人文,都能让“新疆是个好地方”不再是一句宣传标语,而是实打实的感受和评价。
9月24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来自北京、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广西的媒体记者走进新疆,感受“一带一路”蓬勃动力。
9月24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来自北京、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广西的媒体记者走进新疆,感受“一带一路”蓬勃动力。9月25日在打卡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之后,9月26日前往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霍尔果斯口岸等,切身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果。
9月24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9月26日前往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切身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果。
临近国庆,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繁忙依旧。截至目前,累计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已突破30000列,出口货物主要以重集装箱、机械设备、食品等产品为主;进口货物主要以尿素、红花籽、铁矿石、棉花、红酒、小麦等产品为主。
9月26日,“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记者发现,近年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阿拉山口落地,综合保税区内金沙河、金牧等粮食加工企业陆续投产,依托综保区区位政策优势,传统装卸模式转变为自动化,作业效率持续提升。
9月24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来自北京、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广西的媒体记者走进新疆,感受“一带一路”蓬勃动力。9月25日在打卡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之后,将前往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霍尔果斯口岸等,切身感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果。
“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已实现中欧班列运载货物品类200多个,开行班列线路21条,通达欧亚19个国家和地区、26个城市,形成了多点多向的班列开行格局。”9月25日,“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传播活动走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陆港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部部长陈志宏介绍建设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