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位院士专家深入阿勒泰、喀什、和田地区的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企业调研。新疆基层医疗卫生短板如何破解?来听他们怎么说。
本次论坛以“数聚上合 携手向远”为主题,围绕大数据、信息化等前沿领域,探讨如何顺应数字技术革命的大趋势,推动各成员国经济、科技、文化、环保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命脉。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建设美好新疆,需要用占据全国水资源总量约3%的水,支撑并促进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从2017年起,走过7届的“中国品牌日”一路见证新疆品牌的成长和蝶变。
此时,在天山南北一个个调节水库、引水枢纽、输水渠系、节制水闸、智慧泵房、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施工现场,灌区节水改造正紧锣密鼓进行。
进一步理清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切实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新疆依托日益完善的铁路交通基础,将旅游资源与列车开行紧密结合,游客可以获得“一票多游、多景联游、车随人走、景随车移”新体验,为新疆旅游发展提供了更足的后劲。
借助消博会这一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新疆企业推介了独具特色的消费品,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东疆如何迈出新步伐?4月11日,全区召开的高质量发展(东疆片区)会议上,系统谋划工作思路、出实招、解难题。
哈密是我国富油煤资源高度富集地区。富油煤不仅是煤,更是煤基的油气资源。只将其作为燃料,十分可惜。若要实现富油煤资源“煤”力升级,推进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开发利用则是必由之路。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如何盘活“棋眼”,进一步激活南疆高质量发展潜能?从4月4日召开的全区高质量发展(南疆片区)现场会中便能找到答案。
3月的南疆,春回大地,万物勃发,一场汇集全疆建筑业企业、劳务企业和培训机构的招聘会在伽师县举行。建筑业企业向培训机构下订单、向劳务企业要技术,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等各工种都有明确的来路和去向。
当前,春耕备耕工作正在有序展开,各地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集中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为全年农业生产再夺丰收“充电蓄能”。
3月20日,为期六天的乌鲁木齐“3·15”国际车展落下帷幕,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总计销售车辆16256辆,销售金额24.623亿元,人流量达35万人次。作为今年全国首场B级车展,本届车展透露出一些新的汽车消费新风向。
70个标志性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实施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项目8437个……2023年,随着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正为新疆提供更多发展信心和动力。
开年以来,乌鲁木齐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头部企业主动出击,有效开展精准招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功引进一大批高质量投资项目。
40天里,新疆铁路、公路、民航累计旅客运输量近1500万人次,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如同宽阔河道,承载着春运大潮的活力涌动,让春风暖意始终伴随在旅人心头。
今年,新疆各地立足实际,做大做强做优乡村特色产业,进一步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让更多群众就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
新疆不断健全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优质优价,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
年货市场琳琅满目,“兔”元素满满;各大商圈、电影院满座,餐厅生意红火,商品畅销;冰雪运动燃爆各大滑雪场,各地新春文旅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