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历史和张骞向我们走来

——新疆文艺评论家评大型原创历史题材舞剧《张骞》

2023-08-02 10:41:4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创新

  邹赞(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作为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幕式推出的精品剧目,舞剧《张骞》以“张骞凿空西域”的史实为依据,用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印证了自西汉以来,中央王朝对西域行使统一管辖和有效治理,以点带面勾勒出各民族在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的集体记忆,凸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兄弟民族文化间的互识互鉴互学。

  舞剧《张骞》以富含东方审美元素的意象营造意境美,辉煌宫殿、长河落日、瀚海黄沙、雪山草原,辅以汉鼓、汉乐、汉礼、汉服,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空灵缥缈的诗意空间。该剧有意突破传统文艺作品对西域形象的刻板印象,杂糅了古典舞、现代舞、西方芭蕾舞、西域民族民间舞、原始宗教祭祀舞蹈等,表现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融互通的特质。舞台空间设计也颇具新意,比如用斜坡造成舞台的纵深感,借助灯光和音乐的变化营造狂沙、雨雾及风雷效果。还借鉴了电影视听语言风格,营造层次丰富的景深画面,如前景中汉武帝授节,后景是边关的烽火狼烟。在“序幕”环节,舞台背景通过叠印和虚化效果展示时空变化,将观众思绪拉回历史深处,服务于对历史记忆的书写。

  舞剧《张骞》尊重历史事实,以民族化、现代化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塑造典型人物,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审美呈现重述丝路记忆,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推进文化润疆,进行了大胆成功的艺术创新和探索。

  “活”的历史和张骞

  刘莉(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舞剧《张骞》分为《授节》《守节》《传节》《使节》四幕,以“节杖”为中心,通过一环扣一环、紧张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不断变幻的舞美,呈现跨越时空、险象环生的丝路以及调动气氛、抒发情感、引人入胜的背景音乐和主题曲,刻画了一位赤胆忠心、心怀祖国的英雄人物形象。这不是脸谱式的刻画,而是深入细致地描摹了张骞作为普通人,对妻子的侠骨柔情,以及因忠孝难两全而产生的内疚之情,让观众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中,对他为打通丝绸之路所付出的大义大爱感同身受。

  看完舞剧《张骞》,跨越两千年时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的张骞,一段“活”的历史。在西域的土地上,他几次深陷险境乃至绝境,却靠着一腔为国、为民的赤诚,在西域播下了爱的火种,带去了中原的文明,自此西域人民心向汉,成为华夏一部分,这正是该剧的核心思想指向。

  艺术创造别具匠心

  吴玉霞(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舞剧《张骞》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巧妙地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融合。如设置了张骞别母、张骞与匈奴公主的情感戏,使得这部舞剧将爱情、亲情与家国情怀有机相融,深化了整部剧的主题表达。特别是张骞与匈奴妻子的感情戏可以说是整部剧的一大亮点。史料记载张骞有一个匈奴妻子,张骞回西汉时将匈奴妻子带回了家。舞剧中将他们相识、相知、相恋、相离的过程进行了合理的演绎,不仅使得整部剧的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离奇,而且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感人。特别是张骞为了继续通西域而与妻子惜别的场景,很符合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激起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戏剧艺术作为舞台艺术很难揭示人物心理,只能依靠动作丰富人物形象。而舞剧《张骞》却巧妙地通过舞台造型,实现了人物心理的外化展示。该剧通过舞台装置、光影等手段营造了平行蒙太奇的电影思维,使得人物心理的呈现臻于化境。如张骞在疲惫到昏厥之际,光影中出现了意气风发的汉武帝挥斥方遒的情境,将其带给张骞的内在力量外化了出来,表明了张骞是在极强的信念支撑下完成使命的。

  舞剧《张骞》在矛盾冲突的设置方面独具匠心。该剧将多重矛盾叠加,使得整部剧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如通过舞美灯光、装置艺术等手段,将张骞通西域过程中重重险境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带给观众紧张刺激的感觉。剧中其他很多地方也设置了许多合情合理的细节,不仅使得整部剧叙事非常流畅,而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符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诉求,有效地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融合。

  一堂鲜活的思政教育课

  金蕊(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

  舞剧《张骞》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更是一堂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展示了张骞的个人故事,还展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价值。张骞作为汉朝的一位伟大开拓者,他敢于冒险、敢为天下先,展现了开拓精神的重要性。他一心为国,出使西域,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艰险的旅途中,张骞勇敢顽强、矢志不渝地完成了使命,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态。与西域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中,他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重信守义的人格魅力,为中原地区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文化信息。完成使命过程中,他始终保持诚信和正直,与西域民众建立了和善、信任关系,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

  舞剧《张骞》展现出张骞的精神特质,与当下的现实联系起来告诉我们,这些思想精神和品质是我们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追求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范国斌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