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快评丨“如果你要写新疆,就不能只写新疆”
2023-11-14 09:42:0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许庆光
“如果你要写新疆,就不能只写新疆。你要写218国道旁奔腾的骏马和洁白的毡房,写巴音布鲁克遥遥的雪山和辽阔的草场……”近日,兵团第三师五十团第一中学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就“写新疆”纷纷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答案,声情并茂的朗诵里充满对家乡新疆的纯真热爱,触发众多网友的心底共鸣。
从盛夏时节里的璀璨星光、秋天里金色的胡杨,到吐鲁番盆地瓜果飘香、库车王府刚打出的馕,孩子们的朗诵充满具体可感的生活日常,让新疆这一抽象概念变得生动立体,打破了很多人对新疆的刻板化、单一化、惯常化印象。透过这件事,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讲好新疆故事的秘诀——不止于概念、延展于细节。
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这些年,我们在讲好新疆故事上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也推出了不少产品,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比如文物系列短视频《国宝里的新疆》,深入挖掘还原一件件跨越千年文物的“前世今生”,让网友看得“很上头”,文化润疆的宏大命题得以落地。这告诉我们,比起空洞的概念说教,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细节展示,更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
不过也应看到,我们在讲新疆故事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套路化、模式化、同质化的问题,存在概念堆积、单向传播、缺乏共情等遗憾。就拿这些年新疆一些城市、行业宣传片而言,浑厚豪迈的配音、大场景的航拍画面、千篇一律的解说词几乎成为标配,把人看得昏昏欲睡。做不到见人见物见精神,从头到尾都是口号式的硬性灌输,根本不可能赢得人们的喜爱。好的讲述需要“致广大而尽精微”,有形、有感、有效,有细节、有情感、有温度,才能真正直抵人心。
无论是王蒙脑中的“那边风景”、周涛胸中的“奔腾骏马”,还是刘亮程心中的“本巴”、李娟眼中的“牧场”,新疆这本写不完的大书中,有多少灿烂文化,有多少山河美景,有多少发展传奇,有多少人间烟火。如果把新疆故事讲得干瘪生硬,无论如何也是对大美新疆的一种辜负。
呈现一个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细节,雕刻普通百姓、寻常人家的生动群像,揭示宏大成就、历史进步背后的朴素逻辑,或许更能让人感受到新疆故事的多彩与厚重,更能让世界看见并爱上一个生动可爱的美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