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绿水不辞难

2025-04-18 11:21:5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高娃

  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乌鲁木齐市从第29名跃升至第13名。水是乌鲁木齐的命脉,水环境容纳着乌鲁木齐的发展潜力和资本。在这座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人们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思路,巧用“加减乘除”法,刷新了城市“容颜”,诠释了新疆人护好绿水不辞难的决心。

  勤做“加法”,激活“第二水源”。在乌鲁木齐,一滴水能翻起多大“浪花”?答案荡漾在穿城而过的和平渠里,摇曳在街边的花花草草里,也矗立在拔地而起的高楼里。近年来,乌鲁木齐不断延长水资源“循环链”,深入挖掘再生水利用潜力,2024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了47%,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将再生水开辟为“第二水源”,是乌鲁木齐破题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一招,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水动力”。

  勇做“减法”,拧紧“水龙头”。乌鲁木齐是干旱缺水型城市,缺水之忧怎么解?出路在于向高质量、高效益、绿色环保“要水”。在新疆昆仑鱼业科技有限公司,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了“鱼菜共生”,节水率达85%;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精益生产、技术改造等举措,使水耗远低于行业标准……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每个企业、每个家庭节约而来的每一滴水,都将不断提升乌鲁木齐的“水位”。

  善做“乘法”,筑牢“水屏障”。梳理乌鲁木齐水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的成绩,综合性、系统性是一个鲜明特点。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的有机链条。无论是“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乌拉泊村生态搬迁,还是天山一号冰川水源涵养区规范化建设,都为筑牢乌鲁木齐水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才能发挥生态保护的乘数效应,守护好绿水青山。

  敢做“除法”,关好水污染“阀门”。穿城而过的水磨河,从曾经的一条臭水沟蝶变成美丽河湖,成为乌鲁木齐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背后是全面强化水污染源管理,以铁腕护好每一湾清水。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回。治水的目标,不仅是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更是让整个生态系统都“喝”上干净水,容不得丝毫懈怠,也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坚决打掉伸向河湖的“黑手”。

  乌鲁木齐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在水、约束在水,保护的核心也在水。唯有时时将水挂在心头,护好绿水不辞难,才能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双提升。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