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丨守护好农村食品安全

2025-04-23 10:45:1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提振农村消费,不妨以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为抓手,堵住山寨食品下乡通道,让广大消费者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高娃

  “大个核桃”“脉劫”……村头的小卖部、乡间集市里,这类仿冒名牌的山寨食品并不鲜见。4月15日起至今年底,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征集农村地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线索,全力守护乡土“好食光”。

  山寨食品向来“偏爱”农村市场。一方面在于农村地域广,执法力量相对薄弱,对食品造假售假行为的查处不够及时、很难彻底;另一方面在于一些山寨食品外包装的仿冒程度比较高,很多农村消费者,尤其是老人、孩子,品牌认知程度低、维权意识相对淡薄。

  农村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今年前两个月,新疆乡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实现零售额11.43亿元,增速较上年同期跃升20.3个百分点。山寨食品窜行农村市场,不仅会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侵害消费者和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更会扰乱市场秩序。提振农村消费,不妨以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为抓手,堵住山寨食品下乡通道,让广大消费者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

  守护乡土“好食光”,要把好源头关。打击农村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不仅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更要从源头抓起,坚决铲除违法生产源头和阻断销售链条,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治理闭环。发现山寨食品后,如果只是罚罚款、扣扣东西,“罚酒三杯”,不对背后的生产厂家进行顺藤摸瓜,捣毁制售链条,假冒伪劣食品还会伺机卷土重来。

  守护乡土“好食光”,要让“正规军”站稳市场。农村市场不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撒欢之地,经营主体与其贪图一时非法之利,不如深耕乡村大市场,瞄准农民需求,推动更多优质产品下沉。

  近年来,新疆各地持续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建设工作,引领带动农村食品经营规范有序发展。比如,且末县打造农村放心食品示范店、塔城授牌农村食品经营规范化建设示范店,给众多商户提供了拒绝假冒伪劣食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样本。疏堵结合,把游商浮贩改造升级成符合食品安全的“正规军”,不仅是守护农村食品安全的需要,也是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活力的需要。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假货,落到消费者头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只有严把从车间到舌尖的每一道防线,才能构建安全健康、规范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刘芳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