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灌一保 沙地种草”技术获国家专利 成功破解沙漠边缘种草难题

2023-04-03 09:00:04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强信心 起好步 开新局】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马帛宇报道)记者从自治区畜牧兽医局获悉:由新疆农业大学与和田新牧源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研发的“一种风沙地苜蓿保苗节水的种植方法”(以下称“两灌一保 沙地种草”技术)已在南疆地区沙漠边缘成功种出5000亩苜蓿,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两灌一保 沙地种草”技术可让苜蓿在南疆沙漠边缘茁壮成长,干草产量提高40%,节水25%以上,有望大大缓解南疆地区饲草料资源短缺现状。今年,该项技术将在南疆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办公室主任、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副教授张树振是该项技术主要研发人员,据他介绍,起初,草业科技团队将研发的地下滴灌(一灌)技术信心满满地推广到南疆地区,苜蓿却难以建植,屡遭失败。团队成员毫不气馁,针对南疆风沙地的环境特点,历时8年因地制宜研发出“两灌一保沙地种草”技术。

  所谓“两灌”,是指在苜蓿生长的两个阶段采用两种灌溉方式,“一保”是指利用小麦茬进行免耕保护播种。“两灌一保 沙地种草”技术利用小麦收割后的残茬,起到防风固沙的保护作用,根据沙地的特殊环境和苜蓿生长发育特性,采用两种灌溉方式,在苗期(前90天)采用微喷灌溉,其目的可以快速降低地表温度、缩短轮灌周期,等苜蓿度过苗期后启用地下滴灌系统进行灌溉,不会影响苜蓿的长势。在沙漠边缘普通喷灌和滴灌技术无法建植的情况下,该技术可实现苜蓿保苗率90%以上。

  据悉,“两灌一保 沙地种草”技术是依托由农业农村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三部委联合批准建设的新疆呼图壁苜蓿科技小院进行的。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科技小院”已建成600亩试验示范田1个,研发苜蓿节水丰产技术3项,辐射带动万亩苜蓿示范基地1个,已成为产学研推一体化科教平台。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权治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