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丨金融加力 开放加速
2025-05-04 17:04:5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永飞
资金通,则贸易兴;贸易兴,则经济活。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作为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一个重要支点,新疆肩负着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新疆金融业立足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围绕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部署,加大全方位支持力度,为新疆向西开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模式 加大融资支持
对外开放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离不开大宗贸易的运行。这些都需要借助融资的力量。
如今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气象焕然一新。蓝天白云映衬下,冷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最后冲刺,早已投入使用的快件中心车来车往,中欧班列拖着硕大的身躯隆隆西行。
2022年7月,正在新疆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作为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从无到有,逐步成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标志性项目。由此始发的天山号中欧(中亚)班列仅去年一年就达到了562列。
集结中心的快速成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该项目共获得贷款4.7亿元。此外,冷链项目获得融资1.5亿元,快件中心获得融资0.1亿元。
正如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凯所说,金融的支持让国际陆港公司的集货区一期二期项目、冷链项目、粮油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对“天山号”多式联运品牌班列的运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同的经营主体,不同的项目,甚至同一项目不同的环节,面临的融资需求都不相同,金融机构必须不断创新融资模式。
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新疆分行紧紧围绕外贸进出口、“一带一路”建设、外贸相关先进制造等领域,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水平,形成了系统的产品体系。
“ 可以说,我们的金融服务覆盖进出口贸易和对外开放的各环节、各场景,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成套化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中国进出口银行新疆分行产品协调处副处长丁艳玲说。
抵质押物不足往往成为企业融资瓶颈。信息社会,数据可以成为融资增信的助手。借助大数据,新疆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动铁路运费贷、仓单质押等多款金融产品落地推广。
今年3月,华夏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通过国铁货运95306线上平台向某企业发放“铁路运费贷”400万元,资金用于定向支付铁路运费。
该产品创新之处在于,银行基于该平台的实时运单、货物轨迹、结算信息等数据,通过数据增信重塑传统信贷模式,实现“以数定贷”。
当境外出现低成本资金时,新疆金融机构也会创新融资方式,帮助企业从境外融资。
去年9月到今年3月,农业银行新疆分行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模式,创新跨境融产品,助力新疆商贸物流集团从农业银行澳门分行获得三笔融资101.3亿日元。
“资金用于我们子公司贸易支出,降低了融资成本。”新疆商贸物流集团资管中心副总经理朱喜钢说。
金融产品创新有效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融资作为金融机构的核心功能,通过跨时空调配资源,让“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的事”,加速了新疆向西开放步伐。
加速结算 畅通贸易投资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资金收付是贸易畅通得以实现的“关键一跳”。资金收付效率越高,贸易和投资的效率也就越高。近年来,银行机构不断优化人民币和外汇结算服务,提高结算效率。
对此,新疆东方红番茄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贺桃桃有着直观的感受:“跨境收支效率提高了很多。现在不论接收人民币,还是外币,不再需要提前提供资料,资金可以实时到账。”
东方红番茄公司主营番茄酱的加工和出口,客户遍及西班牙、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在便利化措施支持下,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跨境收入21笔,折合人民币1880余万元。
多年来,疆内银行机构持续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优质企业办理货物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资本项目人民币跨境收入境内支付使用时,无需事前逐笔向银行提供业务单证,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中国银行新疆分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李晶说。
结算的便利化,让人民币在跨境收付中的占比越来越高。野马集团主营工程机械、建筑机械、重型车辆的出口,在跨境结算中积极使用人民币。
从18%到27%,2023年和2024年野马集团人民币结算量占公司跨境结算总量的比例稳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接受人民币,银行结算服务也越来越便利。”野马集团总经理陈刚说。
正如陈刚所感受到的,去年新疆大宗商品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同比增长310%和82%;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同比增长39%。
同时,新疆银行业还推进外汇结算便利化。
之前,贸易外汇的收支需要企业到银行柜面办理,事先提交业务申请书、合同、发票、报关单等资料,经审核以后才能办理,整个过程约需2小时。
作为新疆银行业外汇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展业自律机制牵头行,中国银行新疆分行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外汇便利化试点政策的制定、首发和推广。
针对跨境结算中的痛点,中国银行推出“中银跨境汇款直通车”产品,实现了进口付汇全自动化处理以及出口收汇秒级入账。
“纳入便利化试点的优质企业,只需提出汇款申请就能办理,各类单据企业留存备查即可;不论汇入还是汇出,分秒即可完成。”李晶说。
去年5月,中国银行新疆分行率先在新疆落地外汇展业改革试点,根据客户分类实施差异化审核措施,明确一类客户可凭指令办理外汇业务。截至去年末,该行办理试点业务近20亿美元,占新疆地区展业试点规模的九成。
“外汇展业试点后,银行为我们直接省去资料准备和银行资料审核环节,提升了收付汇和资金运营效率。”享受试点政策的一类优质企业新疆瑞恩森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资金周转速度就是生产力。结算的便利化加速了涉外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了脚底成本,促进了经营效益的提升。
保驾护航 破解涉外风险
巧借东风布喜雨,顺风顺水好行船。
不同国家之间货币互换,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出口商品,面临信用风险;境外投资,面临当地政策变动风险、自然风险等。
帮企业规避风险,也是金融的用武之地。
一次甜头,让林国良认识到了购买外汇衍生品的好处。4月底正是他向吉尔吉斯斯坦客户交付化纤布的时期,对方约定4月30日付款50万美元。
4月23日,作为霍尔果斯宝通源商贸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林国良在农业银行霍尔果斯支行购买了一个外汇期权产品。这帮他锁定了汇率成本,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去年2月底,他在银行购买了一个远期产品,帮他规避了3000元汇率波动损失。“由于4月30日这笔资金没有到账,我计划再做一笔远期业务。”他说。
这就是购买外汇衍生品的好处。近年来,新疆银行业通过开展汇率避险首办户再拓展、汇率避险示范户培育、重点领域服务扩面、汇率避险减费让利等四项行动,精准服务涉外企业汇率避险需求。
规避汇率风险,除了靠外汇衍生品,还可以靠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结算,不仅可以支付货款,也可规避汇率风险。
“不论进口企业,还是出口企业,以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尽管签合同和收付款之间存在时间差,也不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因为全过程不需要在人民币与外币之间进行兑换。”李晶说。
近年来,新疆银行业多渠道开展跨境人民币政策宣传解读,在跨境结算中推广使用人民币。
2024年全疆银行业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的企业1720家,较2023年增加了618家,新增跨境人民币业务“首办户”655家;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总额643亿元,创历史新高。
对于其他风险,保险产品就是风险减震器。近年来,疆内保险公司设计了全链条的保险产品,服务企业走出去。
拿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来说,该公司保险产品充足,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意外保险等6大类上百种。
“我们的产品可以覆盖项目实施前、中、后各个环节,并且还在不断优化,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化解风险的需求。”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机构业务部主管帕茹克·帕拉哈提说。
新疆东汽商贸有限公司主营汽车出口,采用“预付款+赊账”的方式,贸易覆盖中亚五国、蒙古国、巴基斯坦等。去年,该公司开始购买出口信用保险。
“我们担心赊账收不回来,就购买了出口信用保险。如果客户不按时付款,保险公司会对我们进行赔偿。这样,我们就吃下了定心丸,放下了后顾之忧,加速了汽车出口。”该公司海外营销部商用车板块经理范广新说。一季度,该公司出口汽车108台,同比增长184%。
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规避了风险,让企业放心大胆走出去,在向西开放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