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进万家”里的和合精神

2023年01月11日 09:39:3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和谈

  近日,第五届“文化润天山 春联进万家”新疆春联展在新疆图书馆和和田地区图书馆同步开幕。展览将精选优秀作品并印制300余万套,免费向全疆所有行政村、社区发放。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国各族人民所重视。对联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晚唐五代出现以来,就广泛为人们所接受。与之相应,贴春联也就成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流传上千年的对联,除了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含蕴着格律诗的对仗,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便于操作,易于传播,雅俗共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一个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一

  对联的出现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关。过春节的习俗出现历史较早,据民俗学专家考证,大约在上古时期,人们就有腊祭的活动,后来出现历法和文字,就有了“年”,过春节的习俗逐渐固定。中华民族“过年”或“过春节”,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内涵,概而言之,一是祈求团圆美满,二是祈求平安幸福,三是希望在寒冬即将过去之时能够祛疫辟邪,四是希望来年风调雨顺。

  在春节期间,较全面、集中体现人们愿望的,最初是挂桃符、贴门神(最早是神荼、郁垒,后来演变为秦琼和尉迟敬德,也有的地方贴钟馗像),到五代时期,演变为贴春联。据宋代张唐英《蜀梼杌》记载,后蜀国国君孟昶在某年春节令大臣辛寅逊在桃符上撰辞,辛寅逊写完后孟昶十分不满,于是自己撰写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学者普遍认可的最早的春联。此后春联主要是题写在桃符上,挂在门上,并非写在纸上,贴在门上,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桃符能够驱鬼辟邪,反映出古代人们科学知识尚不发达,对于自然界怀有敬畏与迷信的心理。北宋王安石《元日》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晁补之词曰:“宠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都是说北宋时期家家户户门上挂桃符的情况。

  春联经过宋元两朝的发展,内容上逐渐成熟,形式也逐渐从书写在桃符上转变为写在纸上。据说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为一个屠户撰写春联,并下旨让所有人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于是贴春联的习俗蔚然成风,一直延续至今。

  二

  贴春联虽然是具体而微的活动,但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革故鼎新,辞旧迎新。春节又称元日(古代也称元旦,后来公历元旦成为常用语,遂不再使用)、新正,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预示告别过去,迎来新春,而年龄也增长一岁,因而对于中国古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按照中国广大农村的风俗,在春节到来之前,都要清理、扫除旧的对联,贴上新的春联。这不仅有辞旧迎新的文化意义,而且蕴含着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对来年新愿景的期待。

  二是祈福纳祥,驱疫辟邪。春联原本是用桃木做的桃符,后来演变为挂门神,其意义也是保护家庭健康平安;最后演变为对联,虽然形式有所变化,但其中祈福的文化内涵没有变,所以春联上用得最多的语句是“年年顺意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党和政府的春联,如“春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等。

  三是崇尚和合。春联本身融合了古代诗赋对仗格律与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柔敦厚”特征表现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春联一方面体现为“合”,另一方面体现为“和”。春联分上联、下联,这两联必须要“合”,才能成为有机的整体,亦有“好事成双”的意涵;同时,上下两联的内容必须和谐一致,风格相同,体现“和谐”的意义。具体来说,上联与下联平仄要相对、词性要相同或近似,但是表达的意义却要和谐一致,与普通的诗词对仗有所不同。比如,在诗词赋的对仗中“生”可以对“死”,“寿”可以对“夭”,“喜”可以对“哀”,但在春联中则不行。为了使春联保持祥和、喜庆的风格特征,一般会用“生”对“长”、“福”对“寿”、“喜”对“欢”等。春联蕴含的和合思想,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精神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

  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文化就已经在西域传播、传承,为西域各族人民所认同。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色织锦、五铢钱、汉佉二体钱、汉归义羌长印,以及楼兰、尼雅、于阗出土的汉简,都有力证明了中华文化早已成为西域的主流文化。与此同时,西域各族人民与中原地区人民一样,都过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举例来说,蒙元时期,契丹人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大军到达西域,发现中华传统节日在西域也一直都有传承,他所作《西域元日》诗云:“凌晨随分备樽罍,辟疫屠苏饮一杯。迂叟不令书郁垒,痴儿刚要画钟馗。新愁又逐东风至,旧信难随春日来。又向边城添一岁,天涯飘泊几时回。”“元日”即春节,《西域元日》描绘的是耶律楚材在西域过春节的场景,喝屠苏酒、画神荼郁垒和钟馗(即后来的春联),都是中原地区的风俗——由此可见西域长期以来保留着中华传统的过春节、挂年画(春联)的习俗。除此之外,耶律楚材还有《壬午元日二首》《庚辰西域清明》等诗,充分证明了西域各民族认同中华传统节日、认同中华文化的历史事实。

  与耶律楚材诗歌描写相类似,林则徐也写过新疆过春节的组诗,如《伊江除夕书怀四首》其一:“边氓也唱迎年曲,到耳都成老者歌”,证实新疆各民族过除夕、过春节的习俗由来已久,且流传至今。其三云:“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桃符”即指春联,林则徐在此处是用典,由此可以证明新疆当时各民族过春节与国内其他省份一样,都要放爆竹、贴春联。除此之外,新疆各民族也过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如林则徐《元夕与嶰筠饮,遂出步月,口占一律》写道:“楼前夜市张灯灿,马上蛮儿傅粉娇。”元夕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马上蛮儿”指少数民族女性,她们涂脂抹粉,打扮得十分漂亮,骑马出来看元宵灯会,这正是中华传统节日与民族民俗结合的最好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具体到新疆,就是要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的“文化润疆”,通过具体而微、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到千家万户、传遍天山南北,让中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深入人心,让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成为自发、自觉、自愿的行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春联虽然形式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和合精神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人民群众对于春节的美好祝愿融入其中,从春联的形式中感受节日文化和氛围;二是促进书法艺术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在欣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字;三是起到美化城镇、乡村的作用,红色喜庆的春联不仅是艺术品,而且是城镇、乡村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四是成为文化润疆的具体而微的形式,可以满足各族人民尤其是南北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春联虽然是一种不太起眼的物品,但年年贴春联的活动却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作者为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姜岚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