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格斯红花

2023-09-21 10:22:4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大地飞歌】

  田蓉红

  9月初,我们追着天边的云彩前往裕民县江格斯乡。道路两侧的马鞭草开得蓬勃热烈,含蓄的紫,如淡烟又如薄云。

  没有来这里之前,我试着在脑海勾勒这个边境山乡的样子。想象中,它像所有地处西北的乡镇一样,被广袤的戈壁包裹,间或有田间绿意紧贴大地。到达这里后,我才知道江格斯乡除了些许绿意,还生长着漫山遍野的红花。

  行走在初秋的巴尔鲁克山腹地,当地朋友向我们描绘江格斯春天的景致。当北归的雁鸣声唤醒冰封的江格斯河,黑色土地随着河流解冻慢慢复苏,红花种子便落入田野,悄悄扎根、蓄势待发。

  没人知道,第一粒红花的种子是被哪一场风带来,摇曳着开出第一朵花的,但所有到过江格斯乡的人都知道,红花收获的季节,需采摘、晒干、分离红花丝,村民将大量的红花铺在山坡空地上。满眼的红花一片挨着一片,像红色的河流流淌在巴尔鲁克的浅山丘陵中,蓬勃热烈的红,让辽阔更显辽阔,让柔美更显柔美。

  在这样辽阔又柔美的景致中,我们从一朵云彩下的江格斯乡到达另一朵云彩下的均朱热克村。均朱热克村是江格斯乡下辖的村落,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我们到达时,红花尚未采收完,沿途山坡地带,农人三三两两散落田间,头也不抬,双手交替忙着拔“红花毛”。

  当地人把采红花丝叫拔“红花毛”。原产大西洋东部的红花是带刺的花儿,在品种尚未改良前,人们对它又爱又恨,每次采收,十指都如受刑一般。

  上世纪90年代,这种有刺红花被慢慢淘汰,无刺红花成了主栽品种,但拔“红花毛”的采收方法仍沿用至今。每到采收季节,人们在红花田里,左手一行,右手一行,缓慢而又持久地推进,把大地上最艳丽的红色收入囊中。

  我们顺着山坡一路向上行进,山坡高处有村落,村民陆续将采收的红花晾晒在开阔地。几位村民见我在拍照,笑问从哪里来,我说从1000公里外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来。他们顿时替我惋惜:“呀,你这个季节来,错过了红花盛花期,为什么不早点来?早点来的话,一眼看过去都是红色,可好看啦。”

  “可好看啦”,他们有意加重的骄傲语气,顿时让我懊恼片刻。但吐尔加辽草原上的微风是善解人意的,它送来一阵又一阵清凉的风,缓解了我的些许遗憾。我知足地说:“现在也很好看啊,一眼看过去也全都是红色。”

  这些一眼看过去的红分为两种:一种是刚采摘回来正在晾晒的红花,它们带着土地深处的水分,红艳如初;另一种红花,颜色在反复晾晒中变成暗红。两种不同的红色填补了绿色山野和房屋之间的空白,再加上些许红色及蓝色农家屋顶镶嵌其中,秋日的均朱热克村因此明艳起来。

  这座建在高山上的村落,房屋依着山势错落有致。午后的阳光收敛了锋芒,晾晒着的红花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味。这时候,村民一边守护自己的收成,一边享受和煦的阳光。也只有这样的时刻,他们才有闲暇时间,跟远道而来的游人聊聊村子的过去和现在。

  均朱热克村以前是高山牧场,与相邻的吉兰德村、阿克铁克切村一样,拥有美丽的风景。这里除了种植红花,还有大片野生芍药及更多不知名的山花。

  村民阿尔达克·江布尔老人年近七旬,气色却像红花般健康红润。年轻时的他,曾在吐尔加辽草原放牧。那时候的草原虽美但寂寥,最美的山花,也只被牧人和牛羊欣赏。

  “孤独得很。”阿尔达克老人说,“平日里,跟我说话的只有牛羊,我喊‘喂’的时候,它们就回应我‘哞’或者‘咩’。”在他颇为风趣的讲述中,以往放牧生活中的寂寞似乎可以被原谅了。30岁那年,阿尔达克赶着牛羊眺望远处的村庄,发现有村民在山坡上种起了红花。

  那时候,江格斯乡叫红旗公社。种植红花前,秋季的田野只有两种颜色——油菜的鹅黄和小麦的金黄。后来,江格斯乡不断扩大红花种植规模,红色渐渐成了这里的主色调。火焰般的红色,顺着海拔抬升,渐渐蔓延至吉兰德村、阿克铁克切村,最终蔓延到了阿尔达克老人所在的均朱热克村。

  种植红花可以用机械,但采收季节只能靠人工。红花增收作用明显,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到了拔“红花毛”的季节,一家一户人手根本不够,不少外地人被丰厚的报酬所吸引,来红花地和当地村民一起拔“红花毛”。

  每天凌晨五六时,太阳尚未从巴尔鲁克的最高山峰翻越过来,村里各个巷道上,载人的车一辆接一辆驶出村子,向开满红花的田野驶去。很快,拔“红花毛”的人隐身在红花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傍晚收工,辛苦了一天的人不想亏待自己,三三两两相约去村里的小饭馆吃大盘鸡、炸串。慢慢地,僻静的均朱热克村有了一个季节性小夜市,夏风凉爽,啤酒、炸串、花生米,以及天南海北口音里的逸闻趣事,让村庄在夜色中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喧哗。

  “以前,这个村庄只有走出去的人,没有走进来的。但现在不一样了。”阿尔达克感叹道。走出去的,多是在县城学校读书的学生,而近些年走进来的,除了拔“红花毛”的务工人员,还有养蜂人、投资搞民宿的人、开办加工厂的人,更多的是慕名来此地观光打卡的“远方的人”。每年六七月,红花和山花竞相开放,游人沿着219国道从四面八方赶来,徜徉在红花花海,流连忘返。

  特别是到了深秋季节,江格斯乡犹如一块块调色板,玉米、红薯、南瓜、辣椒和红白萝卜等,化作色彩缤纷的颜料,任由村民们作画。晒秋,既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的大地艺术。

  “我年轻时,爱骑着马到处走,牛羊走到哪儿,我就把房子暂时扎在哪儿。这些开房车的游人,他们是拉着房子到处走,这个样子好,我若再年轻20岁,也想这个样子生活呢。”阿尔达克老人话音刚落,便站起身来,用左手为我们画了一个大大的圆,之后停留在西南方,“你们看,那里嘛现在有个公司,我们本地人建的,能把我们种的红花加工成红花油,卖到全国很多地方,没有脚的红花,比有脚的我们走得还要远呢。”

  “你们再看——”阿尔达克老人的手稍稍挪了个方向,“你们来均朱热克村,也一定要去阿克铁克切村,这个村子现在跟外面的集市一样,什么都有。我老朋友的儿子在那里搞了个皮匠坊,手工做出来的牛皮工艺品,外面的人喜欢得不得了。”

  在他的描述里,什么都有的阿克铁克切村,有巴希奶茶书屋、有别克电商平台、有劳拉小酒馆、有沙力哈尔台球室,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开启商业模式时,不约而同用自己的名字为店铺命名。

  他们知道,那些追赶风景的人,会在短暂地停留后把他们的名字带到远方,让更多人感受到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热忱、自在而又昂扬的情怀。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卡那提·胡尔马尼亚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