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国庆”祝福

2024-10-14 09:35:4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博古新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穿越到千年前,新疆古代居民会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新疆博物馆一件汉代织锦残片,其上织就的“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九字,展现了古代居民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据新疆博物馆研究馆员阿迪力·阿布力孜介绍,这件织锦残片于1980年出土于楼兰故城遗址孤台墓地。织锦残片长22.8厘米,宽34.4厘米,以蓝色线作底,黄、褐、草绿三色线显花,图案以卷曲的变形云气纹为骨架,配以龙、虎、天禄等瑞兽纹饰,上下排列有“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隶书铭文。“这句铭文有祝福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之意,这种带有‘国庆’字样的文物,在全国十分罕见。”阿迪力说。

  历史上,楼兰曾在中原王朝统一西域、维护丝绸之路交通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楼兰故城遗址孤台墓地,位于一个柳叶形的高台地上,台地高出地面8米至9米。1980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清理出不少珍贵文物,包括一批带有汉字铭文的织锦。如“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永昌”锦、“长乐明光”锦、“长寿明光”锦、“登高贵富”锦等。“根据这些织锦的织造工艺和文字艺术风格来看,与汉代的丝绸纹饰类型基本一致,应该来自当时的中原等地区。”阿迪力说。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丝织文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居民,就会用饲养的家蚕织造丝织品。随着丝绸生产技艺的提升和机具的进步,到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丝绸生产和贸易已经进入成熟和繁荣阶段。

  “到了汉代,我国的丝绸织造技艺已相当成熟。汉代丝织品增添了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吉祥语等纹样,不仅图案丰富多样,用语也极为讲究。尤其是吉祥语的织锦,多是朝廷封赏赐赠。”阿迪力说。

  据若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建峰介绍,楼兰地区曾陆续出土40余种汉晋时期的文字锦,经专家研究分析,它们均来自陕西、四川、河南、河北等地,“这些文字织锦不仅彰显新疆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而且见证了中原与西域的交往交流交融。”

  近两年,若羌县积极开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深入挖掘楼兰文化内涵,积极鼓励相关文创产品研发。目前,楼兰礼物文创基地根据楼兰故城遗址出土的18件织锦残片,已陆续研发推出100款“楼兰”系列文创产品。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古丽革乃·艾尔肯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