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天山明月共此时

2025-02-12 19:35:55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高芳

  “花市灯如昼”“千门开锁万灯明”“三百内人连袖舞,时天上著词声”……这些留存在古代诗词中的元宵佳节盛景,如今成为我们眼前的现实。蛇年正月十五日,天山南北,明月之下,元宵节的灯火穿越玉门关,在新疆绽放出别样光华。

乌鲁木齐市明园西街的节日灯火。 资料图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和对光明的象征意义。据史料记载,元宵节的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这一传统在新疆同样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传承。和田约特干故城的考古发现证实,早在唐代,西域匠人就已掌握制作走马灯的技艺。这种技艺通过丝绸之路东传西渐,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可以找到与中原灯会相似的生活场景。元宵节俗在新疆的演变,恰似一部流动的文明史,见证着多元文化在中华母体中的交融新生。

  在乌鲁木齐、伊犁、喀什、阿克苏等地,元宵灯会、猜灯谜、赏花灯等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同时,各地还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创新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庆祝方式。比如,在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游客们可以在沙漠中品尝元宵、猜灯谜,体验别样的节日氛围;在火焰山景区,游客们可以与“巡山小妖”等西游人物互动,感受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这些创新不仅丰富了元宵节的庆祝形式,也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阿克苏多浪河二期姑墨城灯会。资料图

  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是团圆和睦的象征,更是传承民间文化、增进亲情友情的重要时刻。在新疆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元宵节更是成为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重要平台。各族群众共庆佳节、共话团结,欢声笑语与相互祝福中尽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这种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正是新时代中国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元宵节庆在新疆的特殊魅力,在于它已超越了单纯的文化展演,已不是简单的节庆景观,它是文明基因的现代表达,是文化共生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璀璨绽放。当昆仑山的积雪映照红灯笼的暖光,当塔里木河的涛声应和着喧天的锣鼓,当冬不拉乐曲中融入喜庆的元宵氛围,各族人民在这团圆的节日里,共同书写着团结、和谐的美丽篇章。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苏比努尔·阿尔肯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