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一片沙漠 富一方百姓 新疆农信超千亿资金为塔克拉玛干“锁边”助阵

2025-01-17 23:01:32    来源: 天山网

  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一株沙漠玫瑰被种植在这里,全长3046公里的环塔克拉玛沙漠锁边成功,这一防沙治沙史上“锁边”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新疆农信的长情坚守。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因农而生、应农而兴、伴农成长”的新疆农村信用社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支持荒漠治理的金融主力军。40多年来,新疆农信胸怀国之大者,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地为荒漠播绿助力。

  近年来,新疆农村信用社围绕新疆大力发展“沙产业”、既治沙又致富的战略部署,积极对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县市提供金融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自治区联社)于当年下发了相关通知,要求相关行社信贷资源重点支持辖内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扶贫成效。

  2020年至2024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5年来累计在南疆四地州发放种植业贷款近1300亿元,为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治一片沙漠、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赋能设施农业 围着火炉吃西瓜

  虽然已进腊月,但在紧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田县,想吃到刚摘下来的新鲜瓜果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和田县的新疆盛世华强农业科技公司在这里建造了占地万余亩的700座蔬菜大棚和200座水果大棚,走进这些高效节能的温室大棚,满眼皆是勃勃生机:晶莹剔透的西红柿、翠绿欲滴的黄瓜、火热赤红的辣椒、长势喜人的西瓜甜瓜……十余种果蔬让这里俨然成了沙漠中的一个景点。

2024年末,和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新疆盛世华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万亩高效节能温室大棚基地了解果蔬长势。张孝增 摄

  新疆盛世华强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宋印强介绍道,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和田农商银行的鼎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为其提供了2000余万元的贷款,帮助公司实现了设施果蔬产业集中连片和规模化绿色发展。公司现拥有自主品牌“塔漠果蔬”,年产值约2.4亿元,能为和田县12个乡镇提供2000个稳定就业岗位,还辐射带动了链条上下游5000余人就业。

  沿着沙漠公路一路向北,来到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占地10万亩的生态园林基地。依靠阿克苏塔里木农商银行提供的近亿元贷款,阿克苏天景园果业有限公司在这里开辟了5000多亩有机生态种植园。作为上游连接阿克苏农家乐连锁品牌、第一师大库采购中心,下游连接甘肃、山西、山东等采购商的重要一环,这里出产的冰糖心苹果和骏枣两大明星果品,每年都要坐专列、乘专机奔赴世界各地,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培植“沙漠人参” 打通致富新路径

  聚焦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中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的融资特点,自治区联社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有机果蔬产业指导意见》《做好特色林果业信贷管理指导意见》等行业规范性文件,将南疆特色林果主产区作为重点支持区域,引导相关行社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审批流程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南疆特色果蔬产业和林果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将信贷支持范围扩展至肉苁蓉、甘草、沙棘、罗布麻等,即有经济价值又抗旱节水的特色林草作物种植。

  在新疆,肉苁蓉是此类经济作物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种,作为药材和食材,销量多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是肉苁蓉的主要产区之一。

  且末县紧临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年中有100多天是沙尘天。2016年,9名退役军人在这里成立了一支“老兵治沙队”,决心扎根大漠从事肉苁蓉种植加工,期望探索出一条依靠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实现治沙又致富的新路子。凭借坚韧执着的信念,“老兵治沙队”近年来共为1.2万亩荒漠披上了绿装,肉苁蓉的生产加工渐成规模。但因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利润薄、见效慢,资金短缺成为了老兵们无法攻克的“沙丘”。

  关键时刻,且末县农信社主动上门了解“老兵治沙队”的种植经营情况和信贷需求,在收集相关资料后,优化办贷流程、加快审批程序,于2024年末为“老兵治沙队”成立的新疆鹏程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信2000万元,支持该公司上线一条生产肉苁蓉原浆、肉苁蓉粉剂和肉苁蓉护肝片的深加工生产线,为“老兵治沙队”送上治沙致富的“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除支持“老兵治沙队”,且末县农信社还同时为从事肉苁蓉种植的新疆元亨启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

  有了且末县农信社的支持,该县梭梭接种肉苁蓉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是南疆最大的梭梭接种肉苁蓉种植基地,裹满黄沙的肉苁蓉也摇身一变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沙漠瑰宝。

2024年12月21日,且末县农信社为新疆鹏程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信2000万元。蔡晓清 摄

  加持玫瑰产业 颜值产值两相宜

  在沙漠里种玫瑰,这是属于和田人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独有的浪漫。1997年,和田地区为了防沙治沙、摆脱贫困,开始在条件适宜的县市推广种植沙漠玫瑰。近年来,随着治沙理念从“人沙斗争”向“人沙和谐”转变,新疆提出了因地制宜、以水定绿的治沙策略,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优先采用生物治沙,艳丽如霞的沙漠玫瑰因此在防风治沙中被赋予了更多使命。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沙漠玫瑰在和田地区保持着相当的种植面积,其中于田县的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全县现种植玫瑰4.8万亩,其出产的沙漠玫瑰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当地的和田农商银行于田县支行,一直把支持玫瑰花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仅2024年就发放1373.23万元个人农户贷款用于玫瑰花种植。此外,还为当地3家企业发放700万元贷款,全力支持其对玫瑰花进行收购加工,让玫瑰花茶、玫瑰花馕摆上了城里人的餐桌。

  除观赏和食用,当地不少企业也在尝试附加值更高的玫瑰花精深加工,和田市的新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和田农商银行和田市支行首笔5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当时还是一名批发食品和日用品个体户的刘天志,决定成立新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探索对玫瑰花的精深加工。

  自2019年以来,和田市支行累计为该公司投放近800万元,帮助其走上了小而美、小而全、小而精的“芳香之路”。如今,新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已成为和田市玫瑰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生产的玫瑰花酱、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玫瑰蛋白粉等百余种产品颇受市场青睐、远销国内外。

  和于田县支行、和田市支行同步,和田农商银行各支行也不断加大对沙漠玫瑰种植、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的支持。5年来,和田农商银行累计投放1.14亿余元贷款用于支持玫瑰花的种植加工,使玫瑰花得以香飘大漠。

  在和田农商银行持续多年的扶持下,目前,和田地区的沙漠玫瑰种植面积达到了5.55万亩、产量1.26万吨、总产值1.89亿元,是目前国内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玫瑰原料种植基地。

  ……

  从大漠边缘的百果林,到治沙一线的玫瑰园;从驰名世界的冰糖心,到供不应求的肉苁蓉……环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路前行,处处可以看见新疆农信“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时时都能感受“死亡之海”绿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人表示,新疆农信将绿色金融与全力支持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范围逐步扩大至沙漠旅游、光伏治沙等方面,为治一片沙漠、富一方百姓贡献新疆农信力量。(通讯员 韩红波)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姜岚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