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出浓浓年味 看沙湾花馍出锅啦

2024-02-07 18:46:49    来源: 石榴云客户端

  天山网讯(通讯员 蒋红摄影报道)“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春节,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最热闹的节日。蒸花馍、蒸包子,是不少人家里一直延续的迎新年的传统方式。2月3日,沙湾市柳毛湾镇沙门子新村村民闫四霞家就延续着传统,让年味更浓了。

微信图片_20240204100546.jpg

  过年备年货,从蒸花馍开始,这是闫四霞家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年的春节前夕,闫四霞都会和家人蒸各式花馍和包子,用以寄托他们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祝福。当天一大早,闫四霞便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榨汁、揉团、搓条、捏形、点缀......一把剪刀、几个工具和一双巧手之下,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兔子、金元宝、鱼、花朵等各种年味十足的花馍跃然指尖,呈现于案板之上,成了形态各异、寓意吉祥的花馍艺术品。

  开火、上蒸笼,经过半个多小时,花馍就蒸熟了,当打开蒸馍盖时,整个屋子里散发着麦香、酵香和红枣的甜香,一个个热腾腾花馍变成可爱的小胖子。可谓是民间美食文化瑰宝,闫四霞和家人们笑开了花。

微信图片_20240204100603.jpg

  “小时候,母亲总会在过春节时想着法儿地给我们做花馍吃。对于我来说,年味都是从做花馍开始的。”闫四霞从小就喜欢在厨房看母亲做花馍,长大后母亲手把手教会了她如何做花馍。那时的闫四霞没有想到,这门手艺给她带来了诸多惊喜。

  闫四霞还介绍说:“蒸花馍是我们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每年我还会和邻居们一起蒸花馍。我们要把蒸花馍这项传统年俗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40204100632.jpg

  同日,在沙门子新村村民冯健的家里,记者看见她正在用竹筷、擀面杖等工具制作花馍,或切,或揉,或捏,或压,约半个小时后,寓意着五福临门、五谷丰登的各式花馍就新鲜“出炉”了。

  一笼笼面香四溢、造型精巧的花馍,蒸出了浓浓的中国年味,更蒸出了满满的幸福感。据了解,花馍,也称“面花”,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米类、胡椒等辅料。花馍盛行于明清时期,有1000多年历史,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蒸花馍寓意着来年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充分展现出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微信图片_20240204100641.jpg

  走在柳毛湾镇大街小巷、各家各户,处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在当地蒸饼、馒头、锅盔、油酥馍、油果子等都叫年馍。年馍虽小,却寄托着思乡之情、有着团圆美好的寓意。不论阖家团圆,还是远在他乡,品一口年馍就能尝到家乡味道、唤起年俗浓情,让人难忘。

微信图片_20240204100646.jpg

[责任编辑: 魏江涛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