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乡村振兴的开年大戏

2024-04-29 15:37:20    来源: 今日新疆

  “村晚”的舞台流淌着乡音、乡味、乡情,涌动着生机、活力、希望,成为观察乡土中国的一扇窗口。新春伊始,祖国西部这片辽阔大地上欢乐热烈的氛围再一次证明,乡村振兴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宏大叙事,也是每一位身在其中个体的热切期待和幸福源泉。

沈雅屏 / 文

  田野搭舞台,群众当主角,阵阵笑语欢声点亮了村庄的夜空。

  甲辰新春,从塔额盆地到阿尔泰山下,从伊犁河谷到帕米尔高原,一场又一场热闹非凡的乡村春晚在天山南北隆重举办。木卡姆、玛纳斯的深情歌咏,踩高跷、舞狮子的鼓乐喧天,变魔术、情景剧的扣人心弦……新疆人的“村晚”,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乡土气息,还有潮流范儿,称得上是一席风味独特的节日盛宴,大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如果说央视春晚的“喀什8分钟”惊艳了世界,带给新疆各族群众满满的文化自豪感,那么,热力十足的“村晚”带来的则是沉甸甸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而这正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

  诞生于浙江丽水的乡村春晚至今已有43年的历史。43年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村晚”这一源于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已经风靡大江南北,成为解读中国乡村的一个文化符号。它见证了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腰包鼓起来、家园美起来的命运变迁,承载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新时代中国农民对贴近自身文化生活的热切追求,积蓄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精神力量。

  近年来,在天山南北千千万万个村庄里,“村晚”同样受到热捧。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的变化变革刷新着祖国西部这片辽阔疆域的样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现代文明的新风也吹拂着这里每一寸土地,影响着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这是达西村的“村训”,也是新疆千千万万农牧民群众的心声。正因如此,自带草根属性和泥土气息、兼具文化含量和情感价值的“村晚”,一经诞生就受到热烈欢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文化动力。

2024年库车市“精彩村晚 欢乐过年”文体系列活动在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举办。袁欢欢/摄

  “村晚”是基层群众表达自我的宽广舞台。从形式上看,“村晚”让“春晚”从高大上的演播厅走到了田间地头,走到了各族群众身边,让锅灶边的妇女摘下腰间围裙扭起大秧歌,让种棉花的大叔擦去鞋上尘土敲响架子鼓,它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贴近性,有力地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文化参与感。从内容上看,“村晚”由基层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来自生产生活,演员无分男女老幼,更能激发基层群众的文化热情。盘点全疆各地的“村晚”,不仅有文艺表演,还有非遗展示、美食比拼、特色体育活动等,可谓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质朴而包容的“村晚”,不仅给基层群众搭建了展示自身才艺的舞台,让“我要上春晚”从梦想变为现实,更有助于塑造一代有精神追求、有健康情趣、有自信风采的乡村振兴新农人。

  “村晚”是展现和美乡村新图景的别样看台。有人说,“村晚”是一场乡村的“年会”,这一年过得怎么样,看看“村晚”就知道。“村晚”之所以一年更比一年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层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些年,新疆大地的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村庄成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特别是去年,新疆粮食总产和播种面积增量均居全国第一,天山雪水培育的“新鲜”大受欢迎、供不应求,新疆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骄傲的丰硕成果。歌以咏志、乐以抒怀,在这场别样的“年会”上,基层群众手舞足蹈、吹拉弹唱,抒发的是奋斗的豪情、丰收的喜悦以及建设美丽家园的满怀信心,这些都是推进乡村振兴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村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平台。村晚既是新春佳节的大联欢,还是民族团结的大联欢。在新疆,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片田的广袤乡村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域。在青山绿水间,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事共学,绘就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图景。在“村晚”欢天喜地的氛围中,各族群众手拉手登上舞台,同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同跳麦西热甫和黑走马,心理上贴得更近、情感上融得更深,更能真切地体会到56个民族一家亲。与此同时,“村晚”还是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加强文化认同的一个契机。全疆各地的“村晚”都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头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玛纳斯》说唱与古典舞《采薇》同台亮相;在吐鲁番,维吾尔族演员给乡亲们献上了刚刚学会的京剧《梨花颂》;各地“村晚”还和送春联、写“福”字等传统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当不同民族的演员观众不分彼此、尽情欢乐,当国粹、国潮与国风绽放夺目光彩,“村晚”当之无愧成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村晚”的舞台流淌着乡音、乡味、乡情,涌动着生机、活力、希望,成为观察乡土中国的一扇窗口。新春伊始,祖国西部这片辽阔大地上欢乐热烈的氛围再一次证明,乡村振兴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宏大叙事,也是每一位身在其中个体的热切期待和幸福源泉。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没有文化的培根铸魂,乡村振兴就少了精气神,少了实现伟大目标的深层动力。在新疆,唱响“村晚”这出乡村振兴的开年大戏,为新一年的乡村文化建设开好头、起好步,更好地展示各族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前景,既是以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的有效途径。各地各有关部门有必要认真研究进一步提升“村晚”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有力举措,特别是在促进“村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城市与乡村相结合、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政府搭台与村民自办相结合、春节联欢与常态化演出相结合上下功夫,让“村晚”这个中国乡村文化IP以实力圈粉,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赋能。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周津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