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交通运输 智慧交通建设开启"加速度"
2024-03-08 07:32:59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效的物流运输,便捷的出行体验,加速落地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当前,在智慧交通建设中,数据要素提供了重要助力。
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日前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数据要素*交通运输”行动,包括提升多式联运效能、挖掘数据复用价值、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等方面内容,为智慧交通建设开启加速度。
多式联运提效
《行动计划》提到“提升多式联运效能”。多式联运是指将公路、铁路、航运等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协调、转换和衔接,形成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体系,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在东部沿海,一列列装载着大型工程机械产品的火车,从江苏省徐州市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驶出。仅需半天,这些设备将抵达连云港港口,通过海运运往国际市场。据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底,徐州—连云港海铁联运班列首次开行。“铁路箱下水”“一单制”“海铁联运+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服务,提升了班列运输时效和便利化水平,降低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
在西部内陆,地处山区的贵州省贵阳国际陆港一派繁忙。一条条铁轨通向远方,装卸集装箱的货车络绎不绝。2023年5月,贵阳国际陆港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港作为口岸港,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衔接。货物在贵阳完成申报、查验、放行,原箱快速出入广州南沙港,实现跨省铁海联运“一港通”快速通关模式。“我们相当于把海港搬到内陆,通过铁路运输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实现铁海联运。”贵阳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斌介绍,该服务能压缩50%的通关时间,节约3至5天的运输时间。
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全国已累计创建116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基本覆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全国申请验收的示范工程实际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带动上下游超过1000家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相关工作,为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2022年,示范工程共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约720万标箱,与公路运输相比,降低物流成本超100亿元。
2月28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快补齐城乡末端服务短板,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总体效率。推进多式联运关键数据共享,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创新发展。
建设数据服务
《行动计划》提出“支持交通运输龙头企业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复用”。
用好数据,能为旅客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民航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中国航信副总经理梁海峰介绍,中国航信正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叠加倍增作用,促进数据要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加速推进智慧民航应用场景的落地实施。
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可以“一脸走天下”。在自助值机机上,旅客点击“人脸识别”按键,再刷身份证进行验证,一次注册过后就可以直接刷脸值机,大大提升了从值机到登机的效率。
目前,“出行一张脸”自助服务已应用于广州、上海、成都等地的30余个机场,为超过2000万人次的旅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人脸识别服务。这项服务只需要旅客提供单独授权的面部信息,就可以顺利完成全流程各个节点的顺畅通行。这不仅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和效率,也保障了其安全性。
智慧行李全流程跟踪服务,则大大提升了民航行李的运输质量。“航信通”全流程无纸化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39家航空公司、230多家机场,为超过4.5亿人次旅客提供“无纸化”便捷出行体验。
梁海峰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数据治理体系,继续挖掘数据价值,释放数据价值,推动更多民航创新场景实现。”
用好数据,还能提升货物运输效率,推进贸易便利化。
在福建省厦门市海天码头,满载出口货物的集装箱车驶入闸口,司机就会第一时间收到短信指令,之后按要求直接把车开往海关指定区域即可,无需中转等待。
高效地运转,得益于厦门数字口岸平台推出的“智能云分流”功能。该功能解决了以往出口货物在码头流转程序繁琐、用时较长的问题,货物在码头内装卸和运输的次数减少50%,时间压缩90%。
“对外贸企业来说,通关时间少一分钟,企业竞争力就多一分。”中国(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管委会信息化服务中心主任吴志强介绍,厦门数字口岸平台已完成200余项功能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化、集成化的创新服务。比如实现海运物流链全流程可视化,简化装卸流程,优化运输动线,缩短货物在码头周转和堆存的时间,让进出口货物更高效。聚焦航空物流进口查验环节,实现空港“通关+物流”全链条信息互联互通,为企业带来便捷新体验。
推广自动驾驶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进行商业化试运营试点”也是《行动计划》中提到的一项举措。
近年来,自动驾驶商业落地加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前不久,在湖北省武汉市,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平稳驶过杨泗港长江大桥和白沙洲大桥。近年来,武汉市积极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应用,支持自动驾驶接驳、自动驾驶物流等多种服务场景加速落地。数据显示,2023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拥有常态化运行自动驾驶车辆(含自动驾驶出租车和无人巴士)近500辆,全年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73.2万单,服务90万人次出行。
近日,在北京市,百度、小马智行、AutoX安途和文远知行4家企业旗下的智能网联乘用车,获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之间开展载人接驳。乘客可通过手机预约无人驾驶汽车前往大兴国际机场。“车上没有驾驶员,但整个行程平稳舒适。”抢先体验了该服务的张女士表示,在座位前的电子显示屏上可以看见路况和行驶路线,车辆可自动完成盘绕匝道、通过高速收费站等一系列动作。
在货运领域,智能网联汽车同样大有可为。
今年1月,小马智行获准在京津塘高速北京段、天津段提供自动驾驶高速货运服务,在国内首次开启跨省高速自动驾驶的货运物流。
据介绍,自动驾驶重卡的车头和两侧安装着多个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能判断出车前方1公里范围内各种情况。传统重卡在转弯过程中一般存在视野盲区,但自动驾驶重卡的屏幕会显示出360度激光雷达等装备感知到的一切。即使在夜晚没有光照的情况下,雷达也能感知到前方障碍物。而根据附近每辆汽车行驶的速度,自动驾驶重卡还可以实时调整自己的车速,保障安全行驶。应对各种路况,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做到毫秒级反应。
经过1个多月的试点运营,自动驾驶重卡已多次在京津之间的高速公路上运送货物,未来也计划不断丰富货源、提高运输频次、扩大车队规模。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打通往返京津的高速干线物流货运网络,实现华北地区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物流运输,为更大范围内的自动驾驶高速货运积累了经验,将进一步助推干线物流自动驾驶的落地。(李 贞 方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