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坎儿井有了新故事

2023-07-06 09:04:4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东疆片区⑩】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天山雪水地下来,千年咏叹坎儿井。

  夏季到来,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骄阳似火,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然而在这一片火热之中,地下却水流淙淙,清凉怡人。

  6月中旬,“新疆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吐鲁番市。古今传承2000多年的坎儿井,作为世界灌溉史上的工程奇迹,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坎儿井是新疆干旱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水利工程,是各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据统计,全区有2000多条坎儿井,总长5000公里以上。其中吐鲁番有1200多条,哈密有500多条,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地也有分布。吐鲁番盆地是坎儿井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新疆坎儿井的起源地。

  如今的坎儿井,承载着文化传承的符号,寄托着发展文旅的期望,并在新时代的水利建设中延续着生机和活力。

  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吐鲁番坎儿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奇迹之一,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被誉为“地下运河”。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机电井大量使用等原因,吐鲁番盆地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减少,数量不断萎缩。

  2003年,新疆坎儿井研究学会对吐鲁番盆地坎儿井展开摸排,结果显示,如果不加以保护,20年后,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将全部干涸。

  调查结果引起了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坎儿井保护工作被提上重要日程。

  2003年,自治区水利厅完成了对全区坎儿井的系统普查,首次为每条坎儿井建立了翔实“档案”;2005年,《新疆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报告》批复实施,9年内投资2.5亿元拯救坎儿井;2006年,坎儿井入选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名单,后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2006年12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坎儿井保护条例》施行;2009年,全国首次大规模的坎儿井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经过连续7期维修加固工程,在吐鲁番,有214条坎儿井重现粼粼清波,总长度达3491.74公里。”吐鲁番学研究院专家李刚说。

  目前,吐鲁番市对坎儿井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了新规划:制定《吐鲁番坎儿井保护利用规划》《吐鲁番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保护总体规划》及《吐鲁番坎儿井保护利用恢复工作方案》;全面普查、分级分类修缮保护好坎儿井;加强与国际、国内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深入挖掘坎儿井的文化价值……

  吐鲁番坎儿井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正稳步推进。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项目,具有全球性影响,目前我国有四川都江堰等30处古代水利工程入选。吐鲁番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徐伟伟介绍,吐鲁番市已完成部分有代表性坎儿井的现状普查和分类工作,将抓好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等工作,推动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亦农亦旅两不误

  “坎儿井是吐鲁番市文旅产业的品牌和名片之一。”6月19日,吐鲁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汤红杰说,坎儿井作为吐鲁番市独具优势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吐鲁番市将持续抓好坎儿井景区晋级升等工作,释放优秀传统文化新活力,推动文旅产业新发展。

  乘坐电梯,深入地下60米,一条波光荡漾、宽逾一米的暗渠呈现在眼前。

  这条暗渠属于吐鲁番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坎儿井乐园渠系。渠边,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打卡拍照、笑语阵阵,大家享受着吐鲁番夏日里难得的清凉。

  坎儿井乐园是自治区坎儿井研究会于1992年创办的一个集旅游、研究、宣传、保护坎儿井于一体的景区,园内建有坎儿井博物馆,有3条坎儿井流过。博物馆内展示着图片、坎儿井纵坡面动态模型、绘有坎儿井历史的浮雕画及各类与坎儿井有关的实物、挖掘工具等,用直观的方式展现坎儿井的结构、分布、功能、历史演变等。

  对坎儿井这一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各地高度重视。在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乡坎儿井景区举办的伊吾县“清泉节”已持续14届。

  “清泉节”是百余年前当地各族群众自发组织整修农田水利的一种农事活动,目前也是全疆唯一集节水、爱水活动及木卡姆、麦西热甫歌舞表演为一体的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2007年成功申报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清泉节”逐渐演变成伊吾县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今年的“清泉节”于6月10日举行,疆内外2万多名游客参观泉水流经的坎儿井,并参与修渠、清淤活动。

  “吐鲁番的坎儿井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月19日,吐鲁番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黄庆文介绍,随着吐鲁番市节水型城市建设全面深入推进,地下水位超采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很多坎儿井恢复了水流,“经过统计,全市总计174条有水的坎儿井,浇灌农田面积达10万亩左右。”

  建设新时代的坎儿井

  坎儿井主要是利用坡度高差进行引水、输水,具有众多优点:自流取水,不消耗动力;流量稳定,不受季节影响;隐藏于地下,水量蒸发损耗极小。这些优点体现了古代各族劳动人民在节水、蓄水、调水中的智慧。

  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自治区2022年水利工作座谈会指出,要统筹考虑枢纽工程、引水调水、河流整治和大中型灌区等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发展新时代“坎儿井”输水模式,加大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力度、提高覆盖率,深入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实现新疆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

  一年来,各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安排部署,一条条新时代的坎儿井在新疆大地跃然而出。

  “若羌县将充分利用引水、蓄水工程地势落差,建设地下引水供水管网,逐步织密地下水网。”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城乡居民饮水第二水源地引水工程通过地下管道从米兰河水库引水输往城乡。若羌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强说,“地下管网就像坎儿井一样,蒸发和渗漏损耗很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变高了。”

  数据显示,若羌县2022年水利用平均系数是0.57。这意味着源端1吨水输送到末端只有0.57吨被有效利用。经过测算,地下水网的建设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将使若羌县水利用平均系数提升到0.85—0.9之间。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37团金山镇,158公里的地下暗渠连通车尔臣河,奔涌不息的河水一路向西,像一条游走于地下的“苍龙”,滋养着金山镇6万亩土地。

  “作为坎儿井的发源地,我们在水利建设工作中,将大力发展坎儿井输水模式,加快推进用水方式向高效集约节约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水保障、水支撑。”黄庆文说,建设好新时代的坎儿井,就是对传统坎儿井最好的传承和保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罗晓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