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丨促进中吉教育双边协作关系走向深入——访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校长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

2024-07-01 08:44:1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6月2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2024年中国—中亚高校数字教育合作论坛暨大学校长论坛上,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校长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吉两国间的教育合作也逐渐走向深入,并成为双方人文、科技领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尔吉斯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深情地说:“中吉两国有着跨越多个世纪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这些联系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双方长期的文化互动见证了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联系,这种联系每年都在不断加强。”

  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介绍,在中吉两国高层的推动下,双方教育领域协作互动日益频繁。在新疆大学和比什凯克国立大学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成立了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此后,又陆续在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奥什国立大学和贾拉拉巴德国立大学开设了孔子学院。

  2023年5月,中吉两国签署《关于建立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在此背景下,中吉双方的教育合作成为重要优先事项。

  “为了加强和改善职业教育合作,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风能工程师,2023年,吉尔吉斯共和国教育和科技部同中国风电企业签署了备忘录。”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说,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吉双方的职业教育合作,为吉尔吉斯斯坦培养符合劳动力市场所需的风能领域工程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16年来,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致力于提升汉语教学质量,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育的重要载体。

  “如今,在吉尔吉斯斯坦,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的人逐年增加,汉语教育得到了积极支持。”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介绍,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还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其他高校和中学联合开办了9个孔子课堂、13个汉语研习中心。

  如今,学习汉语的吉尔吉斯斯坦学生越来越多,逾50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先后被派到中国高校学习。吉尔吉斯斯坦各高校开设的孔子学院成功组织举办了逾万场教育、文化和体育活动。

  “为培养汉语教师及具备中文知识的人才,孔子学院还设立了各类奖学金,为赴中国高校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学者和汉语教师提供资助。”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说,在比什凯克国立大学主教学楼一楼,占地372平方米的中国馆内,有8000多册中文、英文、俄文和吉文书籍,还有8万多种电子书籍、杂志、报纸和图册等数字资源,已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外国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研究中国,促进双方友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专访中,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向记者传递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中吉双方计划按照“中国高校—中国企业—吉尔吉斯斯坦高校”模式,在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开设鲁班工坊,旨在建立先进的教育中心,培养路桥、水利、测绘、能源等领域高素质人才。

  “鲁班工坊首批教学设备已安装完成,双方将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落实项目。希望今后能不断丰富扩展中吉文化交流的内容和范围,将中吉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穆萨耶夫·阿卜杜尔达说。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于洪举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