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把牢为基层减负的鲜明导向

2025-03-18 00:04:02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侯辉

  基层减负的目的是什么?不久前,自治区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给出了答案:“必须把关注群众利益和基层干部的冷暖作为鲜明导向”。这一要求精准切中了基层减负的核心要义,那就是以群众利益为标,以基层干部的冷暖为尺。

  真正有效的基层减负,有两个重要衡量指标,一是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二是看基层干部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干实事、解难题。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切实关注群众利益,是基层减负的落点。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对群众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一些地方减负做表面功夫,比如文件数量大幅减少,会议时长明显缩短,可群众办事的体验却并没有改善,群众的愁事、难事仍然摆在那里,各类惠民政策仍然“悬浮”在那里。这样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减负,不减到群众心坎里的减负,就是形式主义减负。

  当然,随着减负工作的推进,不少地方确实真抓实干。他们把减负和解决群众问题紧密结合,把从前泡文山会海的时间,用来为无法出门的老人上门办事,把之前搞假大空材料的精力,用来思考如何既不打扰又能服务好辖区商户……这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基层减负的正确打开方式。

  重视基层干部冷暖,是基层减负的支点。

  基层干部是政策执行的“马前卒”,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然而,有些上级部门在减负过程中,对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视而不见,造成一边高喊减负,一边不断增压。比如有的单位实现数字化办公,却要求既有电子版又要纸质版留痕……凡此种种,都是越减负担越重。

  反观那些关爱基层干部的地方,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还为干部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干部们干劲十足,主动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基层治理中,他们轻装上阵、大展拳脚。这充分证明,只有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他们才能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基层治理。

  基层减负,解放的不仅是手脚,更是思想。必须校准价值坐标,把各族群众的笑脸作为晴雨表,把基层干部的展眉当作指南针。只有以群众利益为目标的减负,才能让基层干部工作更有方向;只有以关怀基层干部冷暖为导向的减负,才能为保障群众利益、推动基层发展汇聚强大的治理效能。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宁艳丽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