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把青春的根深深扎进广袤大地

2025-05-01 18:02:4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黄红英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热血青年在风雪边关路上留下的忠诚足迹;是有志青年在帕米尔高原践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挺膺担当;是“有为”青年潜心教学,打开边疆孩子人生的崭新天地。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思里别克、国家税务总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税务局青年集体、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荣获第2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岁月见证,他们身上那份拳拳爱国爱疆的赤诚之心,就是对这个节日最深情的表白。以他们为代表的各族青年如同大漠胡杨,把青春的根深深扎进新疆大地,挺立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扎根新疆,就要不怕吃苦。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承担了这所边远农牧山区小学的全部教育教学任务。在这个远离都市的偏远山区,队员们用青春推动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同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王军扬,2009年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来到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七〇团。即使“一路上都是戈壁荒漠,下车后,大风刮起的沙粒打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他依然选择埋头苦干,靠发展沙棘产业带领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品尝了奋斗的“苦”,才让他们收获了成功的“甘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对于他们而言,是来自党和国家的肯定,也是扎根边疆,继续前行的动力。

  扎根新疆,就要无悔奉献。2000年8月,保定学院的15名毕业生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黄沙漫天的西北边陲且末县支教。他们没有被大风“刮”走,没有被困难吓跑,反而选择留下,在大漠边疆书写青春答卷。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后,“00后”魏天奇选择留在新疆,在戈壁深处为祖国默默找石油。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各族青年,在建设美丽新疆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最绚丽的青春之花。

  扎根新疆,就要敢于创造。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的高端采棉机研发团队,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72%,研发的六行箱式采棉机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34岁的潘世烈留美归来,毅然投身新疆,在他的带动下,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创新团队从最初的1个人,发展到目前的100余人,3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86%。团队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深紫外光电功能晶体,实现“从0到1”的突破,让新疆向“新”而行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从智慧农田的迭代升级到“高精尖”科技攻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与产业的突破,更是一代青年用奋斗写就的信仰。  

  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广阔的新疆大地为各族青年提供了追梦圆梦的大舞台,期待更多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开发建设新疆汇聚澎湃的青春力量。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刘芳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