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代代当种左公柳

2025-04-10 21:44:0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代立

  连日来,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面对这种霸道霸凌行径,我国毫不示弱,正面硬刚,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从容应对风云变幻,保持定力、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屹立天地之间的深沉根性。坚韧不拔、至大至刚的左宗棠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我们不信邪、不怕鬼的重要精神财富,更是我们顶住压力、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的力量源泉。

  4月9日,左宗棠后人参加2025年左公柳“植柳日”活动,和哈密当地人一起种下新柳。左宗棠的长玄孙左文龙收到印有“天地正气”的文创T恤时,十分感动。他说,先祖的功绩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我们有责任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遥想当年,左公力排众议,自筹军饷,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一路挺进,势如破竹;围歼群丑,一炮成功。他秉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的信念,不畏强权,不同意不平等的条约,坚决争取属于中国人自己应有的权益。

  在向西进军中,左公带领部属从甘肃酒泉一路广植柳树以固风沙、荫行旅,鼓舞士气、凝聚民心,惠泽至今。如今,哈密市存有218棵左公柳,是全国数量最多、生长状态最佳的左公柳群落。不少游人到哈密,都会寻访左公柳,赏柳、抚柳、赞柳,种柳。

  左公柳成为我们深植爱国情怀的象征和寄托,代代当种左公柳,不是一句宣传口号,而是我们闯关夺隘、砥砺前行、立于不败之地所需要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左公柳”蕴含强韧无比的生命力。

  “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柳树是生命力的从容延展,是植根乡土的温润写意,是“柳影人家燕子飞”的一派生机。柳树的生命力,在于柔和之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于柔韧之力,“百根柳条扎笤帚,五个指头握成拳”;在于应机之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年屯垦戍边的新疆兵团战士,拓荒开渠,多种柳树……兵团精神与左公爱国主义精神的古今呼应,体现出中华民族从容乐观的生命意志、强韧无敌的生命智慧。

  “左公柳”蕴含不屈不挠的如磐定力。

  有人说,柳的谐音是“留”。古人折柳,有惜别之意。种柳便有“留下”的期许。左公进疆,就是坚护国土完璧,以扎根边疆、长期建疆换来山河永固、国泰民安。一个“留”字,是“大将筹边尚未还”的最佳注解,是“能受天磨真铁汉”的真实写照。即便历史进程时有暴风骤雨、黄沙弥天,或是万山群壑、万里冰封,但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忠心报国、扎根边疆。魏德友为国巡边半个多世纪、布茹玛汗·毛勒朵铭刻“中国石”、陈祥榕真情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们矢志不渝的爱国忠勇、纯真质朴的勇毅底气,让胡杨精神和左公爱国主义精神同频共振,彰显出中华民族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恢弘气概,折射出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伟大品格。

  跨越百年,杨柳新发。

  左公柳不仅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具象,更是“天地正气”的精粹浓缩。左公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既是“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精神接力,也是“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的自信表达,激励着我们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张赏华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