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停车难,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力
2025-05-15 10:34:56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岳燕云
某小区登记车辆达510辆,可使用的泊位却只有50多个,要解决这里的停车难题,堪比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没有一番功力是做不到的。3年来业主投诉超百次,也反映出这道民生考题的难度。
然而,方法总比问题多。近日,该小区停车难问题开始“破冰”。在停车难成为城市治理“老大难”问题的今天,几乎接近1:10的供需矛盾堪称城市治理的“极限挑战”,“破冰”经验值得总结。
车位不足,但未必真的缺口大。与开发商协商租用地下车库,实现了停车库“无中生有”,体现的是“向存量要增量”的思路。解决停车难题,不能只盯着“不够用”,更要思考“怎么用”。闲置地块、错时停车、立体车库等,都是“螺蛳壳”里的隐藏空间,关键在于主动作为、整合资源。
物理空间无法扩张,但管理可以优化。在不影响小区美化的情况下,在小区内做好泊车位规范标记,整治乱停乱放,看似是技术活,实则是治理能力的体现。有限的物理空间无法改变,但通过优化规则、强化管理,可以“挤”出更多秩序红利。这需要干部既有绣花功夫,又有啃硬骨头的决心。
做群众工作,共识是最宝贵的“空间”。动员业主到附近小区停车、引导业主去小区对面的公共停车场停车,离不开耐心沟通。城市治理的难点往往不在技术,而在人心。只有让群众理解、参与、受益,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
该小区停车难问题终得“破局”,这说明,只要有想法、有办法,“螺蛳壳”里是能够做好“道场”的,只不过空间逼仄,更考验功力,这功力是在僵局中开新局的破局能力,是化约束为机遇的创新突破能力,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群众工作能力,是在有限资源中以创新、精细和共治开辟新空间的能力。
面对问题,与其抱怨“空间不足”,不如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力。城市治理若都能在约束条件下练就这番功力,何愁民生难题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