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漫谈|“一个观众”的剧场,为何让老人泪光闪动
2025-05-17 00:10:52 来源: 天山网
新闻:“张奶奶,我们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5月9日是张香元97岁生日,10余名乌鲁木齐市幸福屯社区工作人员,化身为“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者,为老人打扫室内卫生,讲趣闻、切蛋糕,将浓浓关爱传递到老人心中。
漫谈:当97岁的张香元老人对着生日蛋糕上鲜红的“寿”字微笑时,这场只有一位观众的特别演出,已然超越了普通志愿服务的意义。乌鲁木齐幸福屯社区的"一个观众的剧场"项目,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老龄化社会中最珍贵的三个词:被看见、被关心、被尊重。
被看见,是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独居老人往往被忽略。幸福屯社区工作人员入户为张香元打扫卫生、切蛋糕的举动,看似平常,实则是将老人重新纳入社会视野。老人展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志愿者们专注地聆听,正是对这种"看见"最好的回应。社会学研究显示,长期处于社交孤立的老人,心理健康水平会显著下降。而社区工作者推开老人家门的那一刻,就是在打破这种孤岛状态。
被关心,是直抵人心的温暖。志愿者们精心编排的哈萨克族舞蹈与歌曲,本质上是用文化符号搭建的情感桥梁。当老人随着音乐打拍子时,这种关心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触及精神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内容包含"心理疏导"这一专业维度,说明当下的养老服务正在从"吃饱穿暖"向"情感抚慰"升级。老人那句"时常惦记我"的感慨,恰恰揭示了独居群体最渴望的正是持续性的情感联结。
被尊重,是对生命价值的确认。活动最动人的细节,是志愿者们完整聆听了老人讲述的革命故事和长寿秘诀。这种倾听不是敷衍的礼貌,而是对长者真心尊重。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警惕将老年人简单视为"需要照顾的对象"。张香元老人能够流畅分享入党经历,恰恰证明高龄长者仍然是具有社会价值的活跃个体。
“一个观众的剧场”提供的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社会示范。真正的养老关怀不在于活动规模,而在于能否让每位老人都成为自己人生剧场的主角。当张香元老人眼含泪光时,那泪水中映照的,正是每个生命都渴望获得的存在感与尊严。(魏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