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漫谈|盛开的玫瑰为塔克拉玛干围上“浪漫的围脖”
2025-05-23 10:09:32 来源: 天山网
新闻: 5月20日,位于和田地区于田县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10万株玫瑰花迎来第一波花期。这是2024年11月底,当地村民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时种下的。这些玫瑰花将被用来制作玫瑰花酱、玫瑰花馕以及化妆品等,为村民们带来新收入。于田县有种植玫瑰花的历史,去年人们在大田里种植的8万亩玫瑰,年产值超2亿元。
漫谈:当10万株玫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灼灼绽放,“死亡之海”的边缘被浪漫包围。这些盛放的花朵不仅为绵延的“绿围脖”绣上了生动的纹饰,更在风沙中酝酿出醉人的芬芳。这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科技为笔、以智慧为墨,在人与自然共生的画卷上描绘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既要大地披绿装,又要生活有花香。——在沙漠种玫瑰,这种浪漫只有中国人懂。
选择玫瑰作为“锁边”工程的“最后一公里”植物,不是偶然为之,而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的科学选择。于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长充足,为玫瑰的生长营造出适宜的条件。经过多年培育,当地培育出耐干旱、耐贫瘠玫瑰品种。玫瑰的枝叶可有效阻挡风沙、降低风速、发达的根系可减少水土流失。
风吹玫瑰香万里,沙退人进两相宜。玫瑰在于田是致富花,于田县不断拉长玫瑰产业链,让“沙漠生金”从愿景变为现实。盛开的玫瑰诠释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和谐共生的必答题。
从人工压沙的筚路蓝缕,到生物固沙的技术迭代;从单一防护林建设,到多元生态产业培育,新疆人用行动诠释“久久为功”的真正内涵。每一朵盛开在沙漠边缘的玫瑰,都凝结着治沙人的坚守。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韧劲,让玫瑰在沙漠边缘生根、发芽、开花。
风吹塔克拉玛干,扬起阵阵玫瑰香。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场景,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的鲜活例证,更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法则深度对话的生动诠释。盛开的玫瑰用其特有的芳香告诉我们,当科技创新以生态优先为导向,当经济增长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任何地方都可在现代化进程中寻得与自然共生的密钥。
当玫瑰年复一年盛开,在蜿蜒3046公里的绿色屏障上,浪漫和美好会让世人惊叹。(魏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