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签的不只是服务期,更是对孩子们的承诺

——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故事⑤

2025-05-25 09:39:00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发光发热的青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闫啸天 魏永贵

  开往阿图什的列车呼啸前行,窗外的景色从葱郁渐变为苍茫。车厢里,年轻的支教志愿者们怀揣着各自的初衷:有人为考研加分,有人为圆教师梦,有人只是单纯想看看远方。

  志愿者的服务期为1至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

  当服务期满,这些曾将西部计划视为人生“加分题”的年轻人,却纷纷主动延长服务期,将临时志愿变成了奋斗事业。他们的故事,正如戈壁滩上的胡杨,在风沙中深深扎根。

  “你走了我们数学怎么办”

  “老师,您为什么来新疆?”

  “为考研初试加10分。”

  这段对话发生在努尔比耶·热合曼初到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时。彼时的她不会想到,这个答案会在3年后被完全改写。

  努尔比耶最初站上谢依特小学的讲台时,面对的是平均分只有二十几分的班级。线上授课期间,摄像头前的沉默让她焦虑;线下开学后,她发现许多学生连乘法口诀都背不完整。

  女生古丽斯曼·买买提苏云是最让努尔比耶头疼的学生——上课打架、作业空白、眼神戒备。一次家访揭开了谜底:父母离异,由年迈的奶奶独自抚养。

  “她用打架来保护自己,因为她觉得没有人爱她。”了解真相的努尔比耶开始了特殊关怀:每天留堂补课,用苹果、铅笔作为奖励,甚至自学柯尔克孜语。

  转变悄然发生。古丽斯曼开始主动问:“老师,如果我考好了,能换你的橡皮吗?”学期末,当古丽斯曼举着60分的卷子冲进办公室,兴奋地喊着“老师,我第一次及格了”时,努尔比耶的泪水夺眶而出。

  努尔比耶第一次续签前,学生们突然闯进办公室,夺过她的手机拍了十几条视频。视频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努尔比耶老师别走!”“你走了我们数学怎么办?”古丽斯曼哭得最凶,她说:“只有你对我最好……”那天晚上,努尔比耶反复翻看这些视频,泪水打湿枕巾。第二天,她选择续签1年。

  然而,父母的不理解始终是努尔比耶心中的一个结。父亲热合曼·艾比思想传统,认为志愿者等同于临时工,每次视频通话都会催她回家乡考公务员。第二次续签时,父女俩在电话里发生了激烈争执。就在那时,学生努尔阿伊木·阿力马洪突然冲进办公室,对着手机大喊:“努尔比耶老师特别棒,她让我们成绩变好了!”电话那头陷入了沉默。一周后,父亲发来短信:“我们尊重你的选择。”

  进入第三年,孩子们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得知努尔比耶真的要离开,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哭闹,而是懂事地说:“老师,别担心我们了。”

  离别进入倒计时,努尔比耶也在慢慢适应“没有早读课的日子”,但手机里保存的那些珍贵片段——孩子们喊着“老师别走”、家长发来“照顾好自己”的暖心短信,还有父亲那句“你做得对”的肯定——都让她确信:这三年,值了。

  “他们就是曾经的自己”

  “第一次面试其实落榜了。”志愿者田狂说。

  2023年春天,即将毕业的田狂偶然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宣传,原本打算在家乡任教的他动摇了。面试失利后,补录通知像一束光照进了他的生活,“家里人很支持,他们说在哪里教书都是育人。”

  初到学校的日子并不轻松。田狂负责的班级语文成绩垫底,第一次月考成绩让他彻夜难眠。“看着那些分数,我整晚都在想是不是自己教得不好。”田狂说,学生基础薄弱,很多人连拼音都掌握不牢。夜深人静时,这个年轻的教师常常独自备课到凌晨。

  教学困境让田狂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的他也是个叛逆少年,直到遇到一位严厉的英语老师。“老师用激将法刺激我,说我这么聪明却不好好学习。”如今角色转换,他理解了当年老师的良苦用心,并将这份理解转化为教学动力。

  “他们就是曾经的自己,我不会放弃他们,就像当初我的老师没有放弃我。”田狂说,他采用“小老师”的办法,让中等水平的学生辅导基础更差的同学。迪力亚尔·巴依那起初总把自己名字念成“迪亚日”,田狂通过一对一辅导,不仅纠正了发音,孩子的成绩也稳步提升。

  温暖时刻不断涌现:感冒时讲台上突然出现的润喉糖、教师节手写的祝福卡片、家长见面时的真诚感谢……

  “刚来时觉得3年时间很长,现在却觉得太短了。”如今,田狂已经续签第三年服务期,正在准备当地教师的招聘考试。

  “这些孩子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夕阳映照着田狂办公桌上厚厚一摞备课笔记,扉页上写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

  初见李轲凡,很难将这个身材健壮、笑声爽朗的甘肃汉子与一年级语文老师联系起来。他自称是个“糙老爷们”,却用独特方式走进了孩子们心里。

  班里两极分化严重,麦热木别克·凯基巴依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之一。3月初的一天,男孩小声说:“老师,我想喝水。”发现他没带水杯,李轲凡递上自己的酸奶。第二天,男孩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里面整整齐齐包着两元钱。

  “我赶紧给他还回去了。”李轲凡回忆时眼睛闪着光。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语文只考30多分的孩子,后来竟考到了68分,更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会在孩子心里种下感恩的种子。

  李轲凡的课堂里充满欢声笑语。教“回”字笔顺时,他问:“回家是先开门还是翻墙?”一个孩子大声回答:“我翻墙!”全班哄笑,李轲凡哭笑不得:“我家在16楼,你翻一个试试?”29个孩子轮流和老师“抬杠”,最“头疼”的是成绩最好的沙丽娜·阿迪力,总爱追问字词根源。

  期中考试前,媒体记者来学校拍摄音乐课时,学生们突然把站在门外的李轲凡硬拉进教室,“那一刻我觉得,孩子们心里是有我的。”

  原本只打算支教半年的李轲凡,如今却想留下,“在这里,我能真实感受到被需要。”夕阳下,孩子们追着问:“李老师,明天第一节是语文课吗?”他笑着点头,心里明白,自己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三年时光,改变了什么?

  离别前,努尔比耶买了许多书包,送给每个学生。古丽斯曼送的画背面工整写着:“你是我第一个喜欢的老师。”

  田狂的办公桌上,迪力亚尔的作业越来越工整,成绩单上的红色数字不断攀升。他计划参加当地教师招聘,将临时志愿服务变为终身事业。

  李轲凡的抽屉里,珍藏着麦热木别克包着两元钱的纸条。这个曾经成绩较差的孩子,现在能自信地朗读课文。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持。在谢依特小学,志愿者们带着不同的初衷来到这里,却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将人生的“加分题”做成了“必答题”,他们用青春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用爱心点亮了边疆教育的希望之光。如天山雪水滋润着戈壁绿洲,他们的故事,正在这片热土上续写新的诗行。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王昕冉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