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秦腔何以绽放“梅花”

2025-05-25 13:21:19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5月23日晚,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到达大厅化作一片欢腾的海洋。鲜花、掌声、闪光灯交织成热烈的欢迎仪式。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来自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的青年演员李敏一身素雅,手捧奖杯与花束款款走来。  

  “特别高兴,特别激动!”面对家乡人的热情迎接,李敏的眼角泛起泪光。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她此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她用二十年时间扎根边疆,让天山脚下的秦腔艺术首次绽放“梅香”。  

李敏表演《焚香记》。李敏供图

  李敏从小与戏曲结缘。1989年,她出生在陕西渭南市,这里秦腔之韵浓郁。父母给她取名“敏”,寓意聪敏伶俐,未承想,这个小女孩日后将在戏曲舞台上演绎“梅花”传奇。  

  “四岁那年,爸妈抱着我上陕西台《秦之声》节目。”回忆起那段经历,李敏记忆犹新,“我站在话筒前,张口就来一段‘未开言来珠泪落’,台下观众掌声雷动,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舞台的魅力。”  

  十一岁,李敏踏入艺校大门,正式开启学戏之旅。进校后,她才意识到,戏曲的世界远比想象中复杂深邃。“原来,戏曲不仅仅是唱几句词那么简单。”李敏感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每一个环节都像是横亘在她面前的高山,需要从头开始攀登。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李敏就已在练功房里挥汗如雨。踢腿、下腰、劈叉,这些基础动作,她一练就是成百上千次。  

李敏(右)在梅花奖颁奖晚会合影留念。李敏供图

  “那时候,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是常事,可我从没想过放弃。”李敏咬着牙,一遍又一遍地练习。2005年毕业后,李敏和三十多名同学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初到新疆,却很快发现这里和预想并不一样。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赵强与李敏是同学,同期来到新疆。他回忆:“当时的条件并不算好,那两年,有的同学因为种种困难选择回西安,每走一个,我们的心里都会泛起波澜。”  

  然而,李敏和部分同学选择留下来,并成为乌市秦剧团的中坚力量。赵强说:“让我们留下来的原因,除了对秦腔的热爱,还有剧团对年轻人的关怀。剧团的老演员们,像王玮、王小弟等老师,在生活上关心我们,还在艺术上倾囊相授,耐心地教演唱技巧,帮助我们成长。”  

  老一辈戏曲演员的关怀给予他们温暖,而新疆戏迷如火的热情,同样是李敏和赵强选择扎根这片土地的重要缘由。“新疆的观众们很喜欢秦腔,乌市以外的群众会专程来看戏。基层演出时,观众们热情的掌声和期待的眼神,让我们感受到秦腔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力。”李敏说,正是这些支持和鼓励,让他们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李敏(右)参加座谈会,接受采访。李敏供图

  多年来,李敏宛如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在西安与乌鲁木齐之间来回穿梭,只为唱好秦腔。她先后登台演绎《游龟山》《红灯记》《铡刀下的红梅》等经典剧目,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对角色的深刻诠释,在疆内外戏曲舞台上屡获殊荣。  

  时光流转,今年5月上旬对于李敏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焚香记》在乌鲁木齐京剧院举行联排,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打磨,容不得半点马虎。李敏和剧团的伙伴们全身心投入其中,为这部剧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

  5月16日,迎来关键的一天。《焚香记》登上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的舞台。  

  为了这部剧,李敏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秦腔名家齐爱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反复练习。”赵强回忆。剧团下班时,常常还能看到李敏在剧场里挥汗如雨地训练。那一双双被磨破的练功鞋,就像她奋斗路上的勋章,见证着她为梦想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乌鲁木齐市天山国际机场到达厅,亲朋好友迎接李敏载誉归来。赵强供图

  在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演出的《焚香记》中,回归戏曲艺术本体成为一大亮点。舞台布置极简,仅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却丝毫不影响剧情的精彩呈现。李敏凭借扎实的唱、念、做、打、舞功底,将中华戏曲传统表演的精粹展现得淋漓尽致。剧中还融入交响乐,为秦腔增添别样魅力。“这是最传统的秦腔,也是最现代的演绎,努力终见回报。”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党支部书记于颖龙说。

  梅花奖颁奖晚会结束后,手捧沉甸甸的梅花奖奖杯,李敏的眼眶泛红。这一刻,她想起练功房里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子,想起每次演出后台那些期待的目光。“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也是新疆这片热土和所有支持我的人,共同托起这朵‘梅花’。”对于未来,李敏有着清晰的规划。她打算继续深耕秦腔艺术,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秦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想让它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甚至在全国的舞台上,都能唱得更响亮。”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王昕冉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