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丨团结社区有方 群众就业有门
2025-05-27 10:54:5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流动人口多、灵活就业人员多,对于大多数社区来说,管理上难免头疼。但在霍城县水定镇团结社区,却是另一幅图景。
单亲妈妈沙依热·克力木经过政府补贴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开起了家政公司,原本在东关大桥摆摊卖衣服的米娜·塔力甫转型成为一名高级面点师,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艾力帕提·阿不都外力成立了新疆畅奔旅行社有限公司,势头正好……
团结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759户居民,多为搬迁安置户,中低收入群体占比高。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妇女们不愿出门就业,家庭收入也上不去。
收入稳,人心就稳,这是硬道理。可是从哪里撕开一道口子,打开工作局面?
2021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会议精神传达到团结社区,工作队与社区干部们一寻思:“这就是良方!”
抓就业,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能那么容易?
周一升国旗、居民夜校、走访入户……干部们跑得脚底板都疼,来来回回就问三个问题:想不想增加收入?有哪些就业意愿?想参加什么培训?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跑几趟解决不了问题。干部们不等不靠,把几台电动缝纫机搬进了办公室,就业工厂挂牌营业。
那些宣讲会上犹犹豫豫的妇女,成了第一批学员。
“自己能挣钱了,就是不一样”“我应该还能挣更多”……计件工资发到手里,像一簇火焰,暖了人心,也亮了前路。
中式面点培训班、家政培训班……这几年,结合群众意愿和市场需求,社区与霍城县中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合作,不断丰富订单式培训的内容。
得知社区开设了中式面点培训班,心怀糕点师梦想的米娜鼓起勇气报了名。35天免费培训结束,她拿到了中式面点师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虽然只学会制作8种糕点,但这个急性子姑娘很快就开了一家糕点店。社区第二次开班,她又来了。
“每学到一种新的糕点制作方法,我回到店里就尝试,现在已经有十几种糕点可供顾客选择了。”5月20日,米娜说,自己的小店最高月收入可达8000元。
去年,看周围的姐妹都有了一技之长,处于低谷期的沙依热主动报名参加了家政培训班。拿到了家政服务员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她继续学习,不断提升,不仅开了家政公司——“可爱孩子”,还吸纳了几个培训班的学员就业。社区的荣誉墙上,也多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为民服务,温暖人心。
2022年起,团结社区共168名群众享受了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可社区主任谭梦颖明白,群众有了技术,就有了就业的敲门砖,可离真正上岗,还有半程路要走。
为扩大岗位资源,社区牵头建立就业咨询分享群。水定镇其他社区的就业专干、辖区企业招聘专员一并加入,实现人力资源联动。
高校毕业生斯比努尔·阿布都克依木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无意间在群里发现了一家医药公司招人的信息。
求职、面试、上岗,斯比努尔成了这家企业的招聘专员。现在她带着岗位,频频出现在团结社区组织的招聘会上。
如今,有近千人活跃在分享群中,随时随地在群里反馈招聘信息。
为了让机会离群众再近些,社区决定在水定镇柳树巷子村转转巴扎、鼎顺综合农贸市场,建立巴扎上的零工驿站。
45名社区干部、辖区党员以及乡镇人大代表,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轮流在零工驿站值班,宣传就业政策,推荐岗位信息。现在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知道,转转巴扎上还能找工作。
万一实际情况与企业宣传不符,咋办?志愿者们带着群众实地探岗。上个月,谭梦颖还带着5个姑娘,去滨河路的印刷厂考察,住宿条件、薪资待遇甚至伙食,都经受住了“考察团”的检验。
“真真假假,一看就踏实了!”吃了定心丸,姑娘们放心上岗。
今年,社区有了新的办公场地后,江阴·霍城劳务合作基层工作站也挂牌成立。社区连续组织了15场招聘会、8场线上直播带岗活动,人气很旺。
有了经费和载体,不仅跨区域的就业服务有了依托,谭梦颖和干部们想得更远了。
“前不久,水定镇人民政府与一家杭州的科技企业签订了乡村振兴主播技能培训实训基地框架协议,社区的直播基地也建好了。要把资源用起来,为群众就业多开一条路。”谭梦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