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问候——《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的新疆情缘

2023-09-21 10:22:53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精读新疆】

  王新宏

  “我在新疆度过我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我的足迹印过天山南北的土地,我深深地怀念你们。”(碧野《遥远的问候》)

  天山脚下,石河子143团紫泥泉小学4年级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认真朗诵《天山景物记》节选篇章《七月上天山》。这是一篇传播了60多年的散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碧野先生。

  碧野,原名黄潮洋,1916年2月15日出生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贫苦家庭。1935年,他开始文学创作;1936年,加入北方“左联”领导下的北平作家协会,并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加入民族革命先锋队;1938年在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学界抗敌协会;1942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任莽原出版社总编辑,主编《莽原周刊》。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碧野先生已经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

  1954年深秋,碧野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新疆。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到新疆采风的著名作家,他受到了热烈欢迎。他深知自己的使命,稍作安顿就立即投身到艰苦的采访和创作中。

  在当时的兵团农八师政治部宣教干事陆振欧陪同下,碧野每天步行十几公里去周边现场采访和体验生活。在垦荒工地上,碧野与军垦战士一起挖土抬筐、吃糠咽菜,还兴趣浓厚地学会了卷莫合烟。晚上,碧野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光书写整理材料到深夜。

  碧野迅速融入军垦战士的生活和情感中。在这里,他深切地感触到兵团人创造的荒原奇迹:一望无际的大块农田铺盖成绿色的地毯,整齐伟岸的林带排列成“绿色长城”。而这一切,都是兵团人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用血汗浇灌出来的。他们默默在荒原上建造着农场和城市,开垦着贫瘠的荒漠。碧野从这里看到了新中国的成长——夜里,即使在几十里外,你也可以望见那由无数电灯交织成光海的城市,像一颗巨大的夜明珠,使夜行人感到兴奋和喜悦。要是白天经过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真切地看见那绿荫笼罩中,随处可见的杏黄的墙、石榴红的瓦、整洁的道路和鲜艳的花丛。这就是在祖国边疆上著名的石河子新城。

  “眼看着这美好的景色,谁又能想到这是当年的一片大荒滩?我们的战士,他们已经而且还要继续用双手和智慧把荒漠的大自然改变成为人间的乐园。”碧野在《美丽的新城》中赞叹。

  1956年秋,《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秦兆阳向碧野约稿,请他写一篇关于新疆景物的文章。“当时,我还有点犹豫,祖国边疆生活素材很丰富,为什么光要写景物的文章呢?但老秦极力说服我,他说,写边疆景物就是歌颂祖国山河的伟大壮丽。回到家里,天山牧场的景色和人物涌上我的心头,一动笔,像骏马奔驰,再也勒不住。于是,一口气就写成了《天山景物记》。”碧野后来回忆。

  从此,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的名作《天山景物记》就这样诞生了。碧野索性把妻子和女儿也从北京接来,把家安在乌鲁木齐,做好了持续深入生活的准备。

  在漫长而艰难的岁月里,碧野和新疆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加之营养不良和长途跋涉,使碧野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在最为艰难的时刻,新疆人以最大的热忱帮助这位来自远方的朋友。“在哈萨克族毡房,牧民捧出热腾腾的奶茶;在维吾尔族农院,果农摘下香喷喷的瓜果;在军垦战士营地,战士们把他们的干粮和咸菜装满了我的挂包,让我在长途的深山跋涉中不致挨饿。”碧野在《遥远的问候》中写道。

  碧野行走在辽阔的边疆大地上,潜心融入最基层的生活中:跟战士在草原上扛枪放牧,与勘测队员在荒野勘察露宿,同筑路官兵在深山开山辟路,和开荒队伍在戈壁拓荒浇水。从哈密到乌鲁木齐,从伊犁到阿勒泰,从喀什到阿克苏,从石河子到克拉玛依,雪山大漠、草原戈壁,烈日下、风雪中、沙暴里,到处都留下碧野的汗水和足迹。

  这期间,碧野以极大的热情写下《我们的农场好风光》《通向幸福的金桥》《边疆风貌》等散文集和游记《天山南北好地方》。质朴而优美的文字从作家心底流淌出来,汇聚成文学的海洋,以最热情的语言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对那些普通的各民族群众、军垦战士以及他们的生活进行真诚的描述。他的笔下,有热情好客的牧民,有勤劳质朴的农民,有坚毅顽强的军垦战士,也有或矜持或开朗或严肃或奔放的各族青年男女。

  碧野走到劳动者中间,一面用心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一面尝试着和他们一起用劳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1959年,碧野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的写作。小说以开发建设新疆为线索,以真人真事为素材,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军垦战士以青春和生命进军沙漠、剿灭匪徒、开荒造田、换取绿洲的故事。

  碧野始终对天山有着最深厚的情感,常常凝视雪白、明净、淡泊而庄严的天山。他对天山的描述总能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风在盆谷里吹起绿色的波浪,浪头一排又一排地涌向山脚。高山环抱着盆谷,山顶常年积雪,在太阳下,周围临空投下刺眼的雪光,好像是哪一个仙女把她的银项圈遗落在这寂寞的荒山上……”

  1961年,接受了新的创作任务的碧野,恋恋不舍地举家离开了新疆。此后的数十年日子里,他仍然深深怀念着天山、怀念着那里的人们:

  “由于怀念你们,我的心飞回了新疆,你们的声音笑貌却时刻在我的心中,这不是别的感情能够抹得掉的,也不是时间能够冲淡的,特别使我难于忘记的,是你们曾经以辛勤劳动收获的谷物哺育过我,我饮过你们开的渠里的水;我身上有你们的血液,也有你们的汗香,这怎能不使我更加深切地怀念你们。”(碧野《遥远的问候》)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卡那提·胡尔马尼亚 ]
营业执照注册号:91650102766838851Y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013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1100009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397469069@qq.com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t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