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小品|以制度之力助推全民阅读
2025-04-24 10:41:47 来源: 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胡晓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民阅读对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制度化保障,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民生工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润疆的基础性举措。
近年来,新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全民阅读大会为重要媒介,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阅读推广格局,推动全民阅读向基层延伸。然而,当前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如城乡阅读设施布局不均衡,基层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数字化服务与群众需求存在代际鸿沟等,亟须通过法治化、规范化路径破解现实问题,以制度之力为全民阅读注入持久动能。
第一,制度化供给是破解公共服务碎片化的关键。立足《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将阅读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强制性条款。建立“三位一体”法治框架:顶层设计上,完善阅读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的量化标准;中观层面,制定《新疆全民阅读公共服务指南》,细化多语种出版物供给、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细则;基层实践中,推行阅读服务“责任清单”,将服务效能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同时,借鉴文化援疆经验,构建跨区域立法协同机制,推动阅读资源省际调配制度化。
第二,阅读空间网络化布局需遵循“均等化+特色化”原则。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逐步推进新建社区按人口比例配建标准化阅读空间,既有城区通过存量改造提升设施兼容性。针对南疆四地州,可依托县级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数字化建设方面,制定《全民阅读大数据平台建设规范》,整合“书香新疆”数字资源库,构建版权追溯体系,确保多语种数字内容安全共享。
第三,人才队伍制度化建设是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作为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专业化人才的稳定供给能够确保阅读推广服务标准化、精准化落地。特别是在边疆多语种文化传播场景中,制度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培训体系,既能提升基层服务的专业性,又能增强各族群众对阅读活动的认同感。包含三重维度:一是完善阅读推广人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分级培训制度;二是通过定向选派、职称倾斜等政策,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三是构建社会力量参与激励机制,对民办图书馆、阅读社团实行备案制管理,给予税费减免、项目优先承接等政策支持。同时,依托高校设立全民阅读研究基地,培养兼具法学、民族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制度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通过区块链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为阅读公共服务精准化提供新路径。建立自治区级阅读大数据中心,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实现资源智能推送。推行“链上阅读积分”制度,将群众参与读书活动、数字资源使用等行为转化为信用资产,与教育、就业等民生服务挂钩。此外,建立多语种内容AI审核系统,在保障文化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智慧服务能级。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将制度化规范化思维贯穿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供给、技术应用的全链条,方能构建起具有新疆特色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让书香浸润天山南北,以文化认同凝聚奋进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