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乌苏750千伏变电站三期扩建工程复工,这是新疆电网今年首个复工的超高压电网建设工程。今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预计投资48.13亿元用于建设新疆超高压电网。
抽油机旁边,是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光伏板发出来的绿电,为抽油机采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1月20日,在塔里木油田轮南采油气管理区,轮南208井和轮南2—S4—13井正式用上了光伏电,标志着轮南采油气管理区绿色低碳转型又迈出坚实一步。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065.5万千瓦,创新高。2022年,新疆电网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404.2万千瓦,同比增加254.17%,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2022年12月31日,经过最后的审查和验收,16时56分,随着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调度一声令下,吐哈油田吐鲁番区域12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并网投运工作。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塔里木油田全年油气产量当量达3310万吨,同比净增128万吨,创历史新高。其中,生产原油736万吨、天然气323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连续6年超百万吨增长。
12月2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中国石化“深地一号”取得新突破,部署在西北油田顺北油气田2号带的重点探井——顺北21斜井试获日产油气当量1242吨,成为“深地一号”第20口超深层“千吨井”。
该项目是自治区今冬明春及“十四五”电力保供项目之一,总投资约6.2亿元,占地3916亩,装机容量10万千瓦。
12月20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传来好消息:该作业区吉木萨尔页岩油的年产量已经突破50万吨。
当前,新疆油田各基层单位正全力以赴向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发起冲刺,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生产任务胜利在望。
12月17日,塔里木油田戈壁深处传来喜讯:博孜1集气站至大北处理站天然气外输管道一次性投产成功。这条管道的投产,可增加日输气量500万立方米,充分释放博孜—大北区块的产能,为冬季天然气保供再添“底气”。
自2010年启动疆电外送工作以来,截至12月12日,新疆已累计外送电量6062.45亿千瓦时,这些电量可以让全国的14亿人用188天。
12月12日,吐哈油田柯新1H井正向目标层钻进,这是吐哈油田部署的第一口煤岩气风险探井,钻探是为了探索煤岩气成藏新模式,拓展盆地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今年前11个月,塔里木油田完成油气产量当量3016万吨,同比增加124万吨。其中,生产原油达679.3万吨、天然气293.2亿立方米,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2.3%和90.8%。
今年以来,新疆不断释放煤炭优质先进产能,1—10月原煤产量达32732.70万吨,同比增长29.6%,进入11月以来,新疆加快煤炭生产“步伐”,坑口热潮涌动。
11月27日凌晨2时20分,中亚天然气管道今年向国内输气已突破400亿立方米,为快速增长的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43亿千瓦时,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26.38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三成以上。这些新能源电量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15.46万吨、二氧化硫0.68万吨、氮氧化物0.59万吨。
11月23日,托克逊县库米什光伏产业园的国投新疆新能源有限公司托克逊光伏电站,通过智能运维等举措,电站已连续2503天安全稳定运行,获评“2021年全国无故障光伏电站”。
“前10月,新疆原煤产量达32732.7万吨,同比增长29.6%。”1—10月新疆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新疆煤炭切实发挥了工业稳增长“定盘星”作用。
为掌握全年油气生产增效主动权,实现明年产量高位起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超前谋划,制定冬季稳产方案和系列保障措施,确保冬季日产油气4万吨。
截至10月31日,2022年疆电外送电量达到1036.62亿千瓦时,同比提升1.43%。这些电量可以让全国14亿居民用1个多月。
截至11月1日,今年塔里木油田累计外输天然气达250亿立方米,其中向西气东输管网输气209亿立方米,向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输气41亿立方米。
今年前三季度,疆电外送电量96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达到29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6%。
日前,哈密市两项光伏产业项目相继落地,这两个项目均为自治区重点项目,将推动哈密市光伏产业链向上游制造端延伸。其中,高效N型TOPCon晶硅电池生产项目将填补新疆光伏电池制造产业空白。